平舆白芝麻


平舆白芝麻

文章插图
平舆白芝麻平舆白芝麻,河南省平舆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誌产品 。
平舆县有种植芝麻的传统,芝麻在平舆县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优势农作物,是中国夏芝麻集中产区,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素有“中原百穀首、平舆芝麻王”的美称 。先后获得白芝麻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誌产品、国家地理标誌商标等称号 。
【平舆白芝麻】2003年8月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平舆白芝麻”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
基本介绍中文名:平舆白芝麻
产地名称:河南省平舆县
品质特点:色泽洁白,籽粒饱满,出油率高
地理标誌: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誌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3年第74号
批准时间:2003年08月07日
产品特点品质特性平舆白芝麻种皮薄,色泽洁白,籽粒饱满,水洗不脱皮,炒食无烟焦苦味,口感醇香,后味甘甜,出油率高 。千粒重2.8—3.0克,含油量52—55% 。不仅是小磨香油的原料,而且可以直接食用或用于糖果、糕点、调料、饮料等 。
平舆白芝麻

文章插图
平舆白芝麻营养价值平舆白芝麻含油率高,生产加工成的“小磨香油”是食用油中的珍品,富含各种营养元素和维生素E、C,亚油酸等,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健发润肤的功效 。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测定,平舆白芝麻含油量在55%以上 。其中蛋白质含量22%,超过优质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标準;含钙1%,为牛奶含钙量的2倍;每千克含铁量为73毫克,是菠菜含量的3倍、牛肉的5倍,由此而获得“平舆白芝麻原产地保护产品”称号,并通过绿色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认证 。1.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镁等营养成分;芝麻中的亚油酸有调节胆固醇的作用;2.芝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皮肤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细胞内有害物质游离基的积聚,可使皮肤白皙润泽,并能防止各种皮肤炎症;3.芝麻还具有养血的功效,可以治疗皮肤乾枯、粗糙、令皮肤细腻光滑、红润光泽 。药用价值南朝医学家陶弘景评价芝麻为“八谷之中,唯此为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芝麻可以“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久服轻身不老,坚筋骨,明耳目,耐饑渴,延年” 。
平舆白芝麻

文章插图
小磨香油产地环境驻马店市平舆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地处东径114°24′-114°56′,北纬32°40′-33°10′之间,是典型的内陆平原农业县,总面积1285.12平方千米 。平舆县处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半湿润气候带,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完全吻合芝麻全生育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光热和水资源 。且平舆县地处淮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全县71%的土壤质地为砂姜黑土,速效钾含量丰富 。1980年,经农业部组织专家考证,平舆县为芝麻生长的最佳区域 。历史渊源平舆县白芝麻栽培史上溯至周初,《史记》记载:周公稷,儿时以种植树和芝麻为游戏 。这是有关中国栽培芝麻的最早记载 。明、清时期,在今平舆县杨埠镇形成了芝麻集散地,清廷设立了杨阜巡检司 。清初,驻马店一带的小磨香油已成为宫廷供品 。1975年,河南省农科院在平舆县建立芝麻试验站,先后培育出芝麻品种“豫芝五号”、“豫芝八号”等19个适于不同生态区域的芝麻新品种和杂交种 。20世纪80年代,平舆县培育出了优质高产白芝麻品种“豫芝二号”和“豫芝六号”,河南省农科院在平舆县东皇庙乡张庙村开展白芝麻新品种的研究工作,相继培育出了芝麻新品种“豫芝五号”、“豫芝八号”、“豫芝十号”等,先后通过了省审和国审,并在黄淮、长江流域广泛推广种植 。1998年,平舆县被列为国家标準化种植试点县,把白芝麻生产标準 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了农业标準化领导小组和专业技术委员会,制定了白芝麻产前、产中、产后的标準体系,实现了农业生产管理的标準化,使白芝麻生产很快形成了从良种选育、生产种植、加工外销的产业化链条 。期间,河南省农科院组织力量在该县攻关,相继培育出了 “豫芝五号”、“豫芝八号”、“豫芝十号”等优质白芝麻新品种 。2000、2001年,平舆县连续实施了国家财政支持科技扶贫白芝麻标準化生产项目建设 。2000年,平舆县“国家级白芝麻标準化示範基地”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验收 。2017年,平舆县把白芝麻产业列入“五大产业”之一,成立了农业标準化领导小组和专业技术委员会,颁布了白芝麻标準化种植地方标準 。在不同乡镇设立白芝麻高产示範田,从种到管,农业人员亲临地块,全程跟蹤指导 。同时,设立了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对集中连片种植1000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县财政每亩给予160元补贴;集中连片种植2000亩以上的,县财政给予每亩210元补贴 。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种植白芝麻,入专业合作社和自种的,一律按照每亩300元的标準,给予扶贫资金补贴 。2017年4月,平舆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定,共同开发以平舆县白芝麻为主要原料的新型保健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