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 无( 二 )


中国汉字 无

文章插图
古篆字“无”〔古文〕《唐韵》武夫切,音巫 。《说文》𣞣,亡也 。奇字,无通𣞣 。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 。《易·乾卦》无咎 。《释文》无音无 。易内皆作此字 。《艺苑雄黄》无亦作亡 。古皆用亡无,秦时始以蕃橆之橆为有无之无 。诗、书、春秋、礼记、论语本用无字,变篆者变为无,惟易、周礼尽用无 。然论语亡而为有,我独亡,诸无字,盖变隶时误读为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广韵》莫胡切,音模 。南无,出《释典》 。(无)〔古文〕𣟒𣚨𠘩《唐韵》武扶切《广韵》武夫切《集韵》《韵会》《正韵》微夫切,𠀤音巫 。《说文》亡也 。《玉篇》不有也 。《书·舜典》刚而无虐,𥳑而无傲 。《益稷》懋迁有无化居 。《尔雅·释诂》虚无之闲也 。《注》虚无皆有闲隙 。《老子·道德经》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周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 。《礼·三年问》无易之道也 。《注》无,犹不也 。县名 。《前汉·地理志》越巂郡会无县 。姓 。《正字通》汉无且明,无能 。《广韵》汉複姓无庸无钩,俱出自楚 。文无,药名 。《古今注》相别赠之以文无 。文无,一名当归 。《说文奇字作无 。《玉篇》虚无也 。周易无字俱作无 。《集韵》或作亡 。《诗·衞风》何有何亡 。通作毋 。书,无逸 。《史记·鲁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 。《后汉·冯衍传》饥者毛食 。《注》衍集:毛作无 。今俗语犹然 。或古亦通乎 。《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通雅》江楚广东呼无曰毛 。《集韵》或作武 。◎按礼器:诏侑武方 。注:武当为无,声之误也 。郑注:明言其误 。集韵合无,武为一 。非 。《集韵》无或作橆 。韵会,𣞣本古文蕃𣞣字 。篆借为有无字 。李斯变隷变林为四点 。〇按说文𣠮,从亡无声,在亡部 。至蕃橆之橆,在林部 。音义各别,不云相通 。且有无与蕃橆义尤相反,不应借用 。玉篇集韵韵会俱非 。韵会蕃橆作蕃𣞣,尤非 。按读书通云:通作勿莫末没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义通,或止音近,实非一字也 。读书通误 。梵言,南无呼那谟 。那如拏之上声,谟音如摩,犹云归依也 。方言发音潮汕话
中国汉字 无

文章插图
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