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绳


汉语汉字 绳

文章插图
绳(汉语汉字)【汉语汉字 绳】绳的读音有shéng、mǐn、yùn,绳字的本义是“可以无限接续延长的索带” 。绳是日常生活用品 。绳一般有塑胶绳、麻绳、尼龙绳、棉绳等种类,以实心塑胶绳为佳 。
基本介绍中文名:绳
总笔画:11
 部外笔画:8 
部首:糹
日本语:縄 なわ
汉字释义部首笔画五笔86:XKJN 五笔98:XKJN 仓颉:VMRLU笔顺编号:55125125115 四角号码:2611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7EF3基本字义1.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子 。~索 。缆~ 。~梯 。~操 。~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 。~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2.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準、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準去衡量、纠正:~墨 。準~ 。~正 。~之以法 。3. 继续:“~其祖武”(继承祖先) 。4. 讚誉:“~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 。5. 姓 。详细释义◎ 绳绳 shéng〈名〉(1) (形声 。从糸( mì),从黾(měng),黾亦声 。“糸”指“纤维” 。“黾”本指“吃食少而繁殖多”,转义为“可以无限制低成本繁衍” 。“糸”与“黾”联合起来表示“可以无限制低成本接续延长的纤维索带” 。本义:可以无限制低成本接续延长的纤维索带 。说明:古代绳子多用草、麻等植物纤维用手工搓成 。必须延长时,可以手工散开绳子的一端,把另一股草、麻纤维用搓的办法接续上去,手续简便,成本低廉)(2) 同本义 [rope;cord;string]绳,索也 。——《说文》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 。——《小尔雅》巽为绳直 。——《易·说卦》作结绳而为网罟 。——《易·繫辞传》言纶之绳 。——《诗·小雅·采绿》民结绳而用之 。——《庄子·胠箧》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 。——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绿碧青丝绳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 又如:绳床(交床;交椅);绳缢跌扑(用绳子吊死,跌倒摔死);绳文(文字未创造以前,结绳代替文字,称为绳文);绳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绳头(绳的一端);绳戏(即绳伎 。走绳之杂戏);绳络(绳编的网状饰物);绳床瓦灶(以绳为床,以瓦为灶 。比喻生活贫困)(4) 墨线 [carpenter's line marker]其绳则直 。——《诗·大雅·緜》孔子曰:“木受绳则直 。”——《孔子家语》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天之用密,有準不以平,以绳不以正 。——《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5) 又如:绳尺(指墨线和量尺 。皆为匠人所用的工具)(6) 準则;法度 [norm rules and regulations]王道有绳 。——《商君书·开塞》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 。——《韩非子·孤愤》(7) 又如:绳尺(标準;法度);绳治(以法治罪);绳度(法度,準绳;悬度 。以绳索相牵引而越度);绳直(犹準绳);绳规(犹法规);绳律(规矩格律)(8) 水名 [Sheng River](9) 金沙江的古称(10) 山东省的南阳水、北阳水(11)姓词性变化◎ 绳绳 shéng〈动〉(1) 继承,通“承”绳其祖武 。——《诗·大雅·下武》(2) 又如:绳法(继承效法);绳祖(继承祖先业迹)(3) 衡量 [weigh;judge]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4) 又如:绳尺(衡量);绳量(衡量)(5) 纠正 [correct]故举兵绳之 。——《孙膑兵法》(6) 又如:绳愆(纠正过失);绳正(以墨线正曲直 。引申为纠正错误);绳逐(纠正挑剔别人的过失而加以斥退);绳愆纠缪(纠正过失错误);绳劾(弹劾;纠正)(7) 约束;制裁 [restrain]绳之以法,断之以刑 。——桓宽《盐铁论·大论》(8) 又如:绳约(拘束,限制);绳之以法(以法律纠治不法之人 。指犯罪者接受法律的制裁);绳束(约束;束缚);绳按(亦作“绳案” 。约束制裁)(9) 称讚 [praise]绳息妫以语 楚子 。——《左传·庄公十四年》◎ 绳绳 shéng〈形〉常用词组◎ 绳锯木断shéngjù-mùduàn[perseverance will prevail] 用绳子不断地拉,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微小的力量也能成事◎ 绳捆索绑 shéngkǔn-suǒbǎng[tie and rope] 用绳索捆绑◎ 绳墨 shéngmò(1) [carpenter's line marker]∶木工打直线的墨线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不中绳墨 。——《庄子·逍遥游》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2) [rules and regulations]∶比喻规矩或法度颇循绳墨◎ 绳其祖武 shéngqízǔwǔ绳:继承 。武:足迹 。依祖先的足迹继续走下去 。比喻继承祖辈事业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诗·大雅·下武》◎ 绳趋尺步shéngqū-chǐbù谓规行矩步,举止合乎法度是以盗贼下人,夷狄异类,虽奴隶之所耻,而往往登之朝廷,坐之郡国,而不以怍 。而绳趋尺步,华言华服者,往往反摈弃不用 。——宋· 苏洵《广士》 ◎ 绳绳 mǐnmǐn(1) [continuous]∶形容接连不断众力绳绳可劈山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2) [cautious]∶小心谨慎绳绳乎唯恐失仁义◎ 绳枢shéngshū[poor family] 以绳系门,代替转轴的门枢 。形容极贫穷的人家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汉· 贾谊《过秦论》◎ 绳索 shéngsuǒ[rope] 粗绳子◎ 绳套 shéngtào(1) [loop]∶用绳子结成的环套绞架上的绳套(2) [hemp or leather rope]∶拴大牲畜用的皮绳或麻绳◎ 绳梯 shéngtī[rope ladder]两边用绳而磴子用绳、木或金属做的梯子◎ 绳子 shéngzi[equivalent to “绳”] 见“绳”◎ 绳绳 shéng姓氏古籍解释康熙字典《广韵》食陵切《集韵》《韵会》《正韵》神陵切,𠀤音剩 。《说文》索也 。《急就篇注》绳谓紨两股以上 。总而合之者也 。一曰麻丝曰绳,草谓之索 。《易·繫辞》上古结绳而治 。《书·说命》惟木从绳则正 。《礼·经解》绳墨之于曲直 。《前汉·律曆志》规圆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準 。又《书·囧命》绳愆纠谬 。《疏》木不正者,以绳正之 。绳谓弹正 。又《诗·周南》宜尔子孙绳绳兮 。《传》绳绳,戒愼也 。《朱传》不绝貌 。又《大雅》绳其祖武 。《传》绳,戒也 。《朱传》绳,继也 。又《礼·乐记》省其文采,以绳德厚 。《注》绳,犹度也 。《史记·乐书注》王肃曰:绳,法也 。又《礼·深衣》负绳及踝以应直 。《注》绳谓裻,与后幅相当之缝也 。又《左传·庄十四年》蔡侯绳息妫,以语楚子 。《注》绳,誉也 。《小尔雅》绳之,誉之也 。又《集韵》以证切,音孕 。《周礼·秋官·薙氏》秋绳而芟之 。《注》含实曰绳 。又《集韵》弭尽切,音泯 。绳绳,无涯际貌 。一曰运动不绝意 。又《集韵》石证切,音剩 。𡽪也 。又《韵补》叶剩融切 。《𨻰琳武库赋》陵九城而上跻,起齐轨兮玉绳 。车轩辚于雷室,骑浮厉乎云宫 。《广韵》俗作绳 。绳的概述简要介绍古代的绳子用草麻纤维搓成,必要时,可以在端头处散开纤维,把另一股草麻纤维接上去 。绳一般有塑胶绳、麻绳、尼龙绳、棉绳等种类,日常生活中用途也比较多,比如跳绳,质量上则以实心塑胶绳为佳 。跳绳握把(握柄)有塑胶制及木製两种 。塑胶制握把较轻,适合在单人跳绳中使用 。木製握把因其在前端附有使绳子易转动的金属装置或钢珠,易于转动,可防止绳子在快速旋转中打结或扭曲,因此较适用于双人和多人跳绳中使用 。单人跳绳应比身高长60~70厘米,最好是实心材料,太轻的反而不好 。长绳一般的长度约6公尺至15公尺,但也可视跳绳者的高度或人数的多少来决定绳子的长短 。绳子考证绳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在海上航行,绳更是安危之所系,所以结绳是海员的基本功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