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大三弦舞


彝族大三弦舞

文章插图
彝族大三弦舞【彝族大三弦舞】彝族大三弦彝族大三弦,是彝族弹拨弦鸣乐器 。彝语称二合亚莫、三弦亚莫、达达 。彝语“二合”为三弦、“亚莫”为大,直译为大三弦 。
基本介绍中文名:彝族大三弦舞
申报日期:2006
所属地区:云南
遗产编号:Ⅲ-17
信息彝族大三弦舞省级Ⅲ-19文化遗产名称:彝族大三弦舞遗产类别:民间舞蹈申报人/申报单位:陆良县、石林县遗产级别:省简介彝族大三弦彝族大三弦,是彝族弹拨弦鸣乐器 。彝语称二合亚莫、三弦亚莫、达达 。彝语“二合”为三弦、“亚莫”为大,直译为大三弦 。历史悠久,形体硕大,音色浑厚,用于民间歌舞伴奏 。流行于云南省曲靖地区路南彝族自治县、宜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泸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等地,是彝族支系阿细、阿哲、撒尼人喜爱的民间弹弦乐器 。入选理由“听见笛子三弦响,人人脚桿都会痒” 。彝族"大三弦"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每逢"火把节",人们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围着篝火弹起"大三弦"载歌载舞,纵情高歌 。跳大三弦是撒尼人借鉴“阿细跳月”发展起来的 。在男子所弹拨的大、中、小各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竹笛的伴奏下,舞蹈始终保持跳跃状态,双臂左右摆动、按节拍击掌的同时,换脚跳三步,空中蹬两脚,由五拍组合成的这种“三步弦”,是阿细人在“火把节”时所特有的自娱性舞蹈 。
彝族大三弦舞

文章插图
传统历史
彝族大三弦舞

文章插图
彝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民间很早就有了歌舞活动 。每逢彝族火把节、插花节和三月会等传统节日,人们都要身着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男子手持小三弦边弹边跳,女子则边舞边双手拍掌和用脚踏地 。在滇东路南、弥勒等地,阿细、阿哲、撒尼支系称这种歌舞为“跳乐”;在滇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尼苏支系称作“打跳”或“踏脚舞”;在滇中楚雄彝族自治州则称其为“姑梭” 。滇东彝家少年,十几岁就开始弹奏三弦、参加跳乐,个个都是“听见三弦响,心慌脚板痒” 。
彝族大三弦舞

文章插图
早期的跳乐,彝语又称“阿博毕”为拍掌跳之意,舞蹈节奏舒缓,动作轻盈舒展,男女边弹边唱边舞,伴奏乐器除小三弦外,还有笛子、三胡、月琴和木叶等,多在村寨以内选择场地进行 。民国以后,伴奏跳乐的葫芦小三弦改为木製筒形小三弦 。1921年,弥勒县凤凰村阿细青年段显王在筒形小三弦的基础上,製作出第一代大三弦 。1930年,西山烂泥箐村小伙张崇仁製作出第二代大三弦,从此用大三弦伴奏跳乐,传遍阿细的每个村寨 。此后,彝族民间艺人石凤林等,又对大三弦进行了改革规範,才成为现在广为流行的彝族大三弦 。1946年夏,西南联大部分师生到路南组织了圭山彝族舞蹈队,併到昆明演出,使民间歌舞首次登上城市音乐舞台 。如今这种欢快的跳乐(跳月),彝语又称“嘎斯毕”,为欢乐跳之意,已成为彝族民间传统舞蹈,即闻名全国的“阿细跳月” 。节日的夜晚,明月高悬,在彝家寨外的空场上,青年男女围成圆圈,中间燃起高大的火堆,小伙子一边弹着大三弦一边同姑娘对舞 。主要动作有跑三步、停两拍、向前一抬脚和原地跳转等,舞步刚健,动作敏捷,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整个舞蹈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彝族大三弦舞陆良县大三弦舞曲靖市陆良县小百户镇打鼓村彝族撒尼人的大三弦舞世代流传,无具体起源时代可查 。彝族大三弦舞主要是人们在节庆时和劳动之余跳的一种集体舞 。小伙子们在天黑后挎上三弦,见景生情,边弹边唱,在寨中邀请舞伴 。人们听到传出的琴声和掌声后,就会跑来公房内跳舞 。若遇娶亲嫁女,会通宵达旦跳舞,“听见笛子三弦响,人人脚桿都会痒” 。跳大三弦舞时人数不限 。男女两排对舞,男的拨弦引笛,女的击掌拍迎,队形变化複杂,以圆圈和方队为主 。速度有快有慢,蹬脚有韧劲,收脚有弹力,蹬脚快,收脚慢,乾净稳健,一进一退,起落有致,节拍鲜明,节奏感强 。舞者随着音乐快慢和哨音的长短,可变化不同的舞步 。主要套路有“弹跳步”、“跑跳步”、“转自跳”、“十字档”、“弹脚转身跳”、“摆臂转圈”等 。舞蹈的主要特点是沉、稳、颤、顿、朴实、矫健、豪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