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文章插图
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是2010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阿祥 。本书以讲座的形式,分十五讲,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基本介绍书名: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页数:294页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
装帧:平装
图书信息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 9787807297864, 7807297867条形码: 9787807297864尺寸: 22.8 x 16.8 x 2 cm重量: 399 g作者简介胡阿祥,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 。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职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会长 。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与中国古代文史研究 。出版专着及各类大小册子20多种,发表论文与长短消闲文字300余篇,主编丛书多部 。内容简介《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内容简介:曹操施政,受其寒门出身的影响,与儒学士族阶层一味倡导仁义,主张宽纵不同,诚如陈寅恪先生所指出:“魏统治者曹氏出身于寒族,且与阉宦有关 。曹操的崇尚与政策即由他的阶级出身决定 。”曹操治军施政的一个鲜明特色在于厉行申韩法术 。第一讲《说曹操》439年,拓跋焘在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后,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当真以“太平真君”自许 。此前平城开展的尊崇道教活动,实际上是崔浩在道教外衣下复兴儒教的努力,崔浩本人也因此再次在政治上得宠,使拓跋焘对他言听计从 。431年,崔浩被任命为司徒,成为朝廷最显赫的官员之一 。第四讲《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从实质上讲,东晋南朝特别是其中的东晋、宋、齐、梁,是移民政权 。东晋皇统是北方的河内司马氏,朝代形式上也是晋朝正统的延续 。东晋转换为刘宋,刘宋创始者为彭城刘裕,又兰陵萧道成禅宋建齐,兰陵萧衍禅齐建梁 。宋、齐、梁三朝皇室,原籍也无一不在北方 。目录引言: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徵第一讲 说曹操一、东汉末年的乱局与曹操势力的兴起二、曹操的主要政治举措及其性质与影响三、曹操父子的“通脱”品格及其对汉魏之际文化风尚的影响第二讲 论孙吴统治者的阶级出身一、关于孙吴统治者的阶级出身问题二、孙吴统治者寒门身份的文化表现三、孙吴统治者与儒学士大夫之间的冲突及侨旧集团关係的演变第三讲 魏晋时期北方民族形势与淝水之战一、少数民族内迁潮流二、匈奴、羯族政权与民族冲突三、氐族前秦与淝水之战四、淝水之战:十六国历史的分水岭第四讲 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一、鲜卑拓部的兴起与北魏创立二、中原与草原三、一波三折的汉化进程四、崔浩“国史之狱”:激进者的悲剧第五讲 孝文帝汉化改革及其历史影响一、冯太后的品格及其用人与改制二、孝文帝的身世之疑及其汉文化素养三、孝文帝迁都洛阳及其原因四、孝文帝全面汉化的主要举措五、关于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得失的讨论第六讲 东晋南朝的人口南迁及其影响一、东晋南朝人口南迁的概况二、东晋南朝人口南迁之影响第七讲 南朝政权的更迭与禅让制度一、南朝政局的特点二、刘裕父子的武功文治三、齐、梁两朝和兰陵萧氏的崛起四、陈朝的建立与南朝终结五、因缘时会的禅让制度第八讲 分久必合——论魏晋南北朝走向重新统一一、不可避免的趋势二、周隋禅代三、重新统一的实现四、为本时期做总结——从隋唐回首魏晋南北朝第九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一、问题的提出二、气候形势三、动植物资源四、河流与湖泊五、海岸推移六、自然灾害第十讲 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的变迁——以北魏均田制为中心的讨论一、北魏“均田令”的内容二、均田制实施的背景与性质三、“均田”不均的实质与法令本身的用意四、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与“桑田”二十亩的意义第十一讲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传承一、学术文化传承的“家门化”——影响魏晋南北朝文化传承的关键之一二、魏晋南北朝士族的基本类型及其文化特徵三、以儒家礼法为基调的土族门风四、以儒家礼学为核心兼容并蓄的士族家学第十二讲 六朝贵族的精神世界一、魏晋风流二、神仙道教的魅力与困惑三、忘情山水的隐逸世界——从《逸民列传》到美的觉醒第十三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佛教与民间宗教一、道教的特点及其在本时期传播的背景二、佛教的本土化和影响的扩大三、民间宗教及其与佛教、道教的互动第十四讲 来自异域的风采——祆教徒墓葬一、粟特商人与祆教二、同州萨保全伽墓三、凉州萨保史君墓四、太原虞弘夫妇墓五、固原史氏家族墓地六、唐苏谅妻马氏墓誌——代结语第十五讲 拓宽加深六朝文化的研究一、六朝的概念与文化的概念二、开展六朝文化研究的几个前提三、拓宽加深六朝文化的研究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