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下辖镇 任村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下辖镇 任村

文章插图
任村(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下辖镇)【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下辖镇 任村】任村镇位于河南省林州市西北端,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又是林州全市水源咽喉要道(红旗渠青年洞),西依雄伟秀美的太行山与山西平顺县毗邻,东临华北平原,北隔滔滔漳水与河北涉县相望,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美誉的牛岭山 。全镇33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47000余口人,辖区面积1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00多亩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任村
所属地区:河南省林州市
地理位置:河南省林州市西北端
人口:47000余口人
简介编辑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东和东岗镇相接,南与姚村镇、石板岩乡相连,西依太行山同山西省平顺县相邻,北与河北省涉县隔浊漳河相望,是林州市的北大门,总面积185平方公里,人口4.7万余人(2007年),辖任村、盘龙山村、赵家墁村、皇后村、石岗村、豹台村、后峪村、南丰村、白 家庄村、石界村、井头村、杓铺村、木秋泉村、西坡村、小王庄村、仙岩村、石株村、赵所村、盘山村、尖庄村、前峪村、马家岩村、芦家拐村、盘阳村、王目村、圪针林村、清沙村、杨耳庄村、石贯村、桑耳庄村、牛岭山村、古城村、木家庄村33个行政村,耕地2.35万亩,总人口4.5万人 。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现有工业企业38家,初步形成了精密铸造、汽车配件、石英砂开採加工三大支柱产业 。2004年,工业总产值完成2.7亿元,利税300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0万元 。地理编辑该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西邻能源大省山西,北与河北涉县隔河相望,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的牛岭山 。省道新河公路纵贯全镇南北,是晋煤东运的重要通道 。红旗渠总乾渠径流全镇,漳河沿边而过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青年洞风景区,络丝潭风景区就在该镇境内 。风景名胜任村镇历史悠久,山川名胜,景色诱人 。林虑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绵亘南北,山峦起伏,绝壁万仞,奇峰突兀,姿态万千 。北雄风光的“雄奇险秀”荟萃于斯,悠久的古文化叹为观止 。雄宏的现化杰作“人工天河”——红旗渠最险处点缀到极至,形成了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远至新石器时代的盘阳遗址,战国时期修筑的赵南长城,南北朝时的法济寺,唐代的王墓古塔,宋朝穆桂英驻扎的穆家寨和囤粮仓,明初修建的“昊天观”以及万曆年间荣昌公主的望京楼阁、清代翰林张家骏的翰林府等 。近有抗日战争年代建立在这里的磁武涉林反顽战役指挥部,八路军前方总部豫北办事处及三条豫北地下交通线,刘少奇、邓小平、刘伯承、陈毅、杨得志、薄一波、肖劲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都曾通过以任村镇为中心的交通线,往返于敌伪封锁区 。极负盛名的青年洞风景区,像光芒四射的珠宝镶嵌在莽莽太行,凌云亭、一线天、凤凰台、双龙洞、虎口崖等一个个景色姿态迥异,熠熠放光 。任村镇,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乡镇工业任村镇的铸造工业驰名全国,仅汽车发电机爪极的生产量就占全国市场总额的75%,占市场维修份额的60%,对我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全镇现有工业企业38家,1997年转制后全部为民营企业,近几年新上工业企业10家 。我镇企业以机械製造为主,主要生产汽车配件、发电机爪极、耐磨钢球、煤矿配件、暖气片、石英砂等产品,企业主要分布在省道228线公路两侧的井头、清沙、任村、盘阳、牛岭山等村 。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四家,分别是:新发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力发精铸公司、山河机械製造有限公司、永盛水暖有限公司 。2004年,全镇GDP完成1.655亿元,较2003年同比增长38.3%;全镇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2.79亿元,利税3000万元,同比增长94%;工业增加值完成6345万元,同比增长94.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97万元,同比增长95.8%;财政收入完成381万元,同比增长29.2%;农民人均收入完成2260元,同比增长30.7% 。人文古蹟进士街进士街原名“任村西街”,因街道两旁全是张、魏两家进士的庄园得名 。由“翰林府”、“进士第”及“西门券楼”三部分组成 。翰林府位于进士街中部 。是林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名园 。占地20余亩,共有6个套院,38个独院,房屋359间 。每套院落既相互通联,又自成一体 。翰林府原名“太守第”,创建者名叫张鸿逵,任村人 。清道光年间,初任工部侍郎(正五品),后转刑部 。鹹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事紧,调任湖南永州知府,同年受鹹丰皇帝召见,升任四品道台,鹹丰赐名“张丞实”,鸿逵自此改名 。在此后的九年中,张丞实又相继担任湖南衡阳及湖北施南、黄州三地知府,后告老还乡,终年84岁 。在张家6个套院中,张鸿逵住的地方为主院,仪门名曰“广亮门”,门上悬挂一匾,上刻有“太守第”三个大字,右侧竖刻有“湖南衡阳道”五个小字,门前有三级台阶 。门内迎面建有影壁 。自此向西转至前院,客厅位于3尺高的台基上,前有八扇花格扇门,室内置有彩画插屏,东西两侧各附有三间耳房及抄手游廊 。过屏风出中堂后门,即是楼院 。院内主楼是张丞实寝室,室内隔扇西门额上刻有“不欺室”三字 。“太守第”历经张鸿逵及其长子张检之(邓州学正)、次子张孚月(紫阳知县)两代人的不断修建,才形成了今日的规模 。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丞实的曾孙张家骏又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司法佥事等职 。从此以后,民间便称张家骏叫“张翰林”,张家庄园“太守第”也改称“翰林院” 。进士第位于进士街东段,建筑风格与翰林院大同小异,因是清嘉庆戊辰(1808年)武进士魏五魁的庄园得名 。进士第与翰林府比邻而筑,紧密相连,从街面很难分清两家庄园的界限 。创建时间早于张家的翰林府,面积也比翰林府大,共有9个套院和9个独院组成 。西门券楼位于进士街西段村头,是西出进士街的必经之地 。券楼创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券门洞高3.1米,宽3.2米,深10米,外上方刻有一凶相毕露的兽面浮雕,成威不可侵之势 。下侧有坐东向西的石狮守门 。券门内上方则是风格迥异的“二龙戏珠”吉祥图 。券楼台高5米,南北长12.3米,东西宽10.5米,门内北侧有青石台阶可上 。此券楼现为林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昊天观昊天观位于进士街北、任村西北隅 。当地人俗称“北庙” 。院落呈平面长方形,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是一处奉祀玉皇大帝的道教活动场所 。古时,人们认为,风雷雨电、雹雪霜冻等自然现象,全是由天上的神仙操纵 。这些神仙的最高统帅就是天帝(民间俗称老天爷) 。于是,便产生了“玉皇大帝”的形象 。在古人心目中,要想过上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的日子,就必须敬奉好天帝 。昊天观之类的祭神场所,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任村昊天观始建于明朝初期,具体年月现已失考 。观内建筑创建时间,有明、有清年代不一 。清道光十年(1830年)大地震,多数殿堂倒塌,现存的戏楼、拜殿、玉皇殿三大主建筑,皆为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 。戏楼位于昊天观最前方 。面阔三间,座南向北,上下两层,与拜殿、玉皇殿遥相面对 。山门过道从戏楼底层中间穿过,上层为演戏的舞台,台前场地空阔,可容纳观众数百人 。过戏楼北行10米,便是拜殿 。此殿筑于0.9米高的青石台基之上,4根巧夺天工的石雕盘龙巨柱,一字排开分立殿前,工艺水平极高,令人望而生叹 。拜殿是人们祭神拜神之地 。出拜殿北行6米,再上三级台阶,便到了昊天观的主殿——玉皇殿 。大殿为单檐悬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前为4扇格门,两侧分置欞窗 。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雕樑画栋,雄伟壮观 。除上述建筑外,主殿及观内两侧,还建有龙母殿、五龙殿、三官殿、西佛殿、关帝殿及护观房14间 。历代名人魏五魁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武进士 。历任“京城提塘”、“晋营守备”,后升为“直隶乐亭营都司” 。曾4次护卫嘉庆皇帝出京外巡 。《旧志》言其“昼驰夜警,恪尽职守”,44岁卒于任上 。魏兴仁五魁长兄,例赠“武略骑都卫” 。其妻贤孝受旌表,在任村街立石坊一座,上书“旌表例赠武略骑都卫魏兴仁妻”十三字,圣旨现存后裔家中 。五魁三兄魏三台,赠昭武都卫 。五魁子魏允中,封修职郎 。五魁侄魏元戎,武略骑卫 。任村魏氏系清代林州名门望族 。在嘉庆、道光两朝,魏家连出了5位名人 。张鸿逵任村人 。清道光壬午年(1822年)中举,初任工部侍郎(正五品),后转刑部 。鹹丰二年(1852年)调任湖南永州知府 。同年,受鹹丰皇帝召见,升任四名道台 。祖茔牌坊上书写的张镇川,系张鸿逵的祖父 。“中宪大夫”(正四品)是朝廷敕赠的荣誉官衔 。张家骏到了光绪癸卯年(1903年),张鸿逵的曾孙张家骏又中了进士,当了翰林院庶吉士,因此,后人也称此坟叫“翰林坟” 。其实,翰林张家骏墓并不在此 。地图信息地址:安阳市林州市二二八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