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研究所

植物营养研究所【植物营养研究所】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主要研究养分元素的生理功能与养分的再循环、再利用;养分对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过程的调控机理等 。如,水稻等主要作物碳、氮代谢特徵与其产量品质的关係;抗逆境营养机理;作物高效利用养分(油菜氮高效)的生理及分子机理等 。
基本介绍公司名称:植物营养研究所
成立时间:1994年
员工数:研究人员12人
成就: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所概况植物营养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现有研究人员12人,其中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授7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8人,已获博士学位者8人 。学科建设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全国省属农业院校中第一个国家批准的植物营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4年被评为校级A类重点学科2005年所在一级学科获得“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7年所在一级学科获得“农业资源利用”获準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领域施肥原理技术与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主要研究农作物,经济作物、园林植物(花卉、草坪等)的营养规律及优质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新型环境友好型肥料的研製等 。如,水稻高蛋白高必需胺基酸栽培技术、菸草优质高产施肥技术、植物抗逆境施肥管理(菸草盐硷地施肥) 。植物营养生态:主要研究各种营养元素在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中的转化和迁移规律;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有机废弃物污染防治等;如,(蔬菜生产)化肥中养分的转化和迁移规律及其化肥污染(污染蔬菜、水体、大气)控制技术研究;湘江流域氮、磷污染现状、成因及防治 。有机废弃物(污泥、植物秸秆、畜禽粪便、酒糟等食品加工业废弃物)的污染防治等 。植物营养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研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新型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製与套用(包括缓释肥与控释肥配方、膜的筛选、生产工艺及生物肥的配方、接种技术、生产工艺等),这些物质的作用机制、经济与环境效益评价等 。科研成果1、获奖及鉴定成果(1)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及套用理论研究,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11月 。(2)菸草优质高效施肥技术体系及其决策系统的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11月,罗建新排名第三 。(3)荣湘民获湖南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2005年11月 。(4)高蛋白饲料稻研究与开发,省级鉴定成果,湖南省科技厅,2006年12月 。(5)双效精製生物有机肥,省级鉴定成果,湖南省科技厅,2006年7月2、发表论文在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套用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土壤能报、中国农学通报、生态学杂誌等国核心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13篇,其中国家一级学学论文32篇 。3、出版专着教材(1)水稻丰产高效实用技术.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月,荣湘民参编 。(2)湖南植烟土壤肥力与平衡施肥.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5月,罗建新副主编 。(3)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理论基础与技术套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刘强参编(4)湖南省土壤肥料学会辉煌50年. 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6年11月,刘强 主编(5)耕地保护与社会发展. 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6年6月,刘强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