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弟子规


图解弟子规

文章插图
图解弟子规《图解弟子规》是2010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清代)李毓秀 。此书既起到了文化积累、智慧启蒙的作用;又有规範自我的言行、培养人格的功能 。
【图解弟子规】
基本介绍书名:图解弟子规
作者:(清代)李毓秀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图书信息ISBN: 9787510803291开本: 16开定价: 68.00 元内容简介《图解弟子规》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学好《弟子规》,对于“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弟子规》文风朴实,言语隽永,说理透彻,含义深远,是中华文化的传世经典 。国学教育的风行,使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被人们所追捧,尤其是一些看似简单的童蒙教育读本,实则是哲理深刻的为人处世绝学,不仅是华人智慧启蒙的範本,更是全人类追求成功的必读参考书籍 。学校教育、企业管理的必备手册——《弟子规》 。作者简介李毓秀(1662-1722年),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龙兴镇人清初着名学者、教育家.、平生虽只考中秀才,但其一生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此书是李毓秀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进而创作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 。他的着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图书目录第一辑 总叙篇出人行孝悌,为人知谨信待人之仁爱,求学之惜时第二辑 孝礼篇父母呼与命,子勿缓父母教与责,子宜听冷暖要常询,早晚要请安出 入要稟报,作息要有度勿事小而为,事事稟父母小物私之藏,亲知心之伤亲所喜物应取之,亲所厌物应弃之知健康免忧愁,懂道德免蒙羞父母爱孝易,父母憎孝贤父母有过,子女劝导吋要诚恳反覆劝谏,直至父母改过之亲如病,子长随亲逝之,子常怀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第三辑 行悌篇兄弟姊妹和,家道自然兴钱财罪恶源;言语福祸门饮食起居,长幼有序长辈呼代为传,人不在代为做称长辈勿呼名,长辈前勿炫耀途遇长辈应问好,长辈无事站一旁途遇长辈应下乘,百步之余方离去长无坐子勿坐,子要坐应听长与长语声要柔,勿低语进退有度,对答有礼对叔伯如亲父,对表兄如亲兄第四辑 谨言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晨起面要洁;厕后手要洗穿戴要整洁,扣带要系好衣物放置要整洁,勿杂乱穿着要有度,持家要有道饮食勿拣择,食之要有度年少勿饮酒,酒醉丑态出立行如松风,施礼面要敬站勿歪斜,坐勿抖动执帘轻轻;行走慢慢器,手执谨慎;室,人内请示事多勿慌乱,事难勿退缩秽之地勿近,邪恶之事勿做人门须询问,人厅声要扬主询问,客必答用人物先明求,反之,即为偷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第五辑 守信篇与人言,信为先,骗为无言,少而精,达其意则矣巧言勿轻信,市井气勿沾染事未见勿轻言,事未真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如轻诺进退难言必清,勿模糊;言必缓,勿急疾事不关己,莫要多言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德才兼备,勤以自勉衣破饭简勿自卑闻声相应,同气相求无心过则为错,有心过则为罪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第六辑 仁爱篇人本同宗,彼此相惜人所重者,是德高,非貌美人所服者,是能强,非言大秘技藏私,妒才忌能嫌贫爱富,喜新厌旧人所忙勿搅之,人所烦勿扰之人有短勿揭穿,人有私勿张扬赞人善犹作善,人知之愈更勉扬人恶犹作恶,人知之招祸患善恶相劝,品行相随取与明细,取少与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报恩之心长存,怨恨之心早忘主待婢僕,身端心慈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人心不齐,圣多凡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亲近仁者,益增过减亲近小人,益减过增第七辑 求学篇重理轻行,华而不实缺文而力行,偏见蒙真理读书法:心到 、眼到 、口到读书,勿朝三暮四,宜此终彼起读书,计画宜宽,执行宜严心疑随记,不耻下问房清墙净,案洁四宝正墨偏字歪,心生杂念书有所位,读毕归原读书,急事卷齐,破损修补非圣书宜弃之,勿蒙志困难,勿自暴自弃,宜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