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抱团出圈!沿淮兄弟何以打开“中国第四极”想象? 淮河有什么中国之最( 二 )


“千里长淮,奔流不息,见证了盛世中华,也一直为淮安城市发展赋能 。”淮安市市长陈之常说,近年来,淮安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首提首倡城市,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当好打造淮河流域区域协作样板的领头羊 。他指出,举办首届淮河华商大会,是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抓手,旨在推动沿淮各省市与侨领华商之间开展全方位、常态化对接合作 。
《规划》对徐州的要求,是“着力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徐州市发改委规划处处长唐恒介绍,近几年徐州以推动淮海经济区发展为着力点,在淮海经济区首倡建立协同发展的新机制,连续两年召开区内10市主要领导参加的协同发展座谈会 。
从建立跨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到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再到加强产业合作对接......随着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淮河沿线城市携手合作的空间正被逐渐打开 。
生态优先
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河是纽带,生态是前提 。
淮河是我国第一个依法进行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大江大河,流域内曾长期存在水污染问题,高耗水、重污染企业居多,污水处理工程运行滞后,地下水开采过度,无一不制约着这片土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
【深度丨抱团出圈!沿淮兄弟何以打开“中国第四极”想象? 淮河有什么中国之最】翻看《规划》,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被放在最突出的位置,生态理念贯穿始终 。
从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统筹上中下游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到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和森林湿地保护修复,《规划》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淮河流域生态发展新图景 。
对照《规划》要求,采访人员注意到,淮河生态经济带省际合作框架协议的第一条重点内容,便是打造绿色生态走廊 。协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近期要协同构建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重要生态廊道 。
“没有淮河的一河碧水,沿河省市就失去了生态保障、环境支撑 。”在江苏省社科院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周睿看来,《规划》强调“生态”二字,向沿淮城市释放强烈的信号: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出现冲突时,要坚持环境保护优先 。
当下,淮河流域上下游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发展理念不同、诉求不一,生态优先则统一淮河流域各城市间的发展理念 。“如果在生态治理方面各干各,上下游不协同,将很难真正形成生态带 。”
采访人员采访发现,在国家战略规划的引领下,在淮河上中下游,一系列跨省份协同发展的机制正在探索:
2019年12月,淮安市、安徽省蚌埠市、河南省信阳市共同发起成立淮河生态经济带水利专委会,合作探索淮河流域水利科技攻关、水利技术推广和合作共治新路径 。
去年7月,盐城市牵头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合作联盟生态环保联防联治专委会,探索建立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环保联防联治长效机制 。
……
“一盘棋”思想也在逐渐成为共识 。
“为下游提供一江清水,是上游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河南信阳市发改委地区科科长向芳胜介绍,《规划》实施以来,信阳铁腕关停淮河沿岸120余个畜禽养殖场,水源地周边所有餐厅实现搬离,域内12个国省控河流断面全部达标,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
宿迁市发改委经合处处长高家郎告诉采访人员,宿迁不仅在省内与徐州、淮安、连云港签订生态补偿协议,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也跨省与宿州建立定期沟通、通报制度,推动上下游联动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