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市镇名 开平

开平(河北唐山市镇名)【河北唐山市镇名 开平】开平是河北唐山市镇名 。据史书记载,开平在唐、虞、夏的时候为冀州地,商朝为孤竹国 。后来相继属于燕、辽西、北平、石城、契丹,明朝永乐元年(1403)设开平中屯卫,永乐二年建开平镇 。迄今600多年历史了 。
开平是京东四大名镇之首,素有“填不满的开平城”之说 。古蹟如观音阁,被称为“京东第一阁”,孙家牌楼,被称为“京东第一牌楼”;主要特产有:开平麻花,俗称到口酥;开平王刀,已有500多年历史 。此外,因为开平郊外有回族聚集村落,所以开平清真小吃也很有名气,着名的有牛羊肉饼、爆肚羊汤等 。另外开平大缸、饭筛子、化金碗也都誉满京津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开平
外文名称:KaiPing
行政区类别:区
所属地区:河北唐山市
政府驻地:开平镇
电话区号:0315
地理位置:唐山市东
面积:251.3平方公里
人口:24.5万
方言:冀鲁官话保唐片蓟遵小片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类型
着名景点:玉清观
史料记载如果搜寻一下“开平”两个字,绝大多数结果都显示的是广东的开平市,那里的碉楼举世闻名 。这里所说的唐山开平镇,位于唐山郊区,是近代着名工业城镇,今开平区政府所在地,如今的开平已经丝毫找不到半点古城的痕迹了 。史书记载,开平在唐、虞、夏的时候为冀州地,商朝为孤竹国 。后来相继属于燕、辽西、北平、石城、契丹,明朝永乐元年(1403)设开平中屯卫,永乐二年建开平镇 。迄今600多年历史了 。

河北唐山市镇名 开平

文章插图
古城北门牌楼开平原有城墙环绕,到明朝已经颓废,明朝永平府通判段玑重修,城墙总长9278步,高2仗3尺,城墙内外均用青砖,中间用灰土夯实 。环城挑挖护城河,城墙在东西南均有城门楼,唯有北面只是一个券洞,所以开平俗称“三门庄” 。南门外有吊桥一座,后改石桥,名曰“普光桥” 。开平有九村、十八胡同、九桥、十八庙、四大花园(九村:小大夏庄子、大小张庄子、刘庄子、黄庄子、南小庄、古王庄、鞠庄子;十八胡同:马家胡同、二道胡同、谢家胡同、无名胡同、陆家胡同、辘轳胡同、杨家胡同[也叫杨家巷]、衙门胡同、霍家胡同、韩家胡同、嚎丧胡同、喇叭胡同、钱叉子胡同、高家胡同、鸡毛胡同、狗屎胡同、李家胡同、耳朵眼胡同;九桥:普光桥、罗锅桥、东西护城河桥等;开平古城内外古庙群落居京东之首,主要有十八庙:碧霞元君寺、鲁班庙、三官庙、老母庙、魁星楼、药王庙、兴福寺、北大楼庙、岳王庙、白玉庵、天齐庙、观音阁、龙王庙、关帝庙、玉清观、火神庙、文昌宫、灶君庙;四大花园:老花园、祁家花园、赵家亭子、尚园子)开平是京东四大名镇之首,素有“填不满的开平城”之说 。古蹟如观音阁,被称为“京东第一阁”,孙家牌楼,被称为“京东第一牌楼”;主要特产有:开平麻花,俗称到口酥;开平王刀,已有500多年历史 。此外,因为开平郊外有回族聚集村落,所以开平清真小吃也很有名气,着名的有牛羊肉饼、爆肚羊汤等 。另外开平大缸、饭筛子、化金碗也都誉满京津 。
河北唐山市镇名 开平

文章插图
古城示意图历史沿革其一:古镇开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它真正的兴起却是在明代屯兵和移民之后,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 。造物赋予它衔接东北、华北的要塞位置,还有地下的宝贵资源,然而人的到来才让它的价值被挖掘和体现,尤其是山西、山东的移民带来的烧制陶瓷的技术,让这块沉睡的土地有了自己的形象标籤,从此生生不息,在每一页历史上都留下了轨迹 。古镇走到今天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已拥有骄人的工业文明业绩,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却是它血脉中最有温度的存在,把根留住是古镇永远的课题 。开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以后成为京东军事、经济重镇,清朝在这里开设了武备学堂,19世纪末叶,古城开平以丰富的煤炭资源闻名于世,20世纪末又以“河北第一村”、“中国乡镇之星”享誉大江南北,开平的古庙会、花会极富民俗特色,有浓郁的冀东风味,开平大集更以商品齐全、数量大、成交营业额高而着称,成为京东重要集镇之一 。一条陡河贯穿全境,土地肥沃,盛产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矿藏丰富,煤炭、矾土、石灰石使工业生产飞速发展,位于燕山余脉风山南麓冀东平原上的开平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天津港、秦皇岛港、京唐港均为100公里,距唐山市中心区仅9.5公里 。据《滦州志》记载:夏、商、西周时,开平属孤竹国地,春秋为山戎地,战国时属燕国地,秦为辽西郡地,西汉时属幽州地,东汉、魏晋时皆属辽西郡地,北齐时属肥如县地,隋朝时为卢龙地,唐朝在这里设定石城县至辽金时代,元为义丰县,明改为开平中屯卫,属滦州、滦县、丰润,至清、民国年间,开平镇也由此得名 。开平镇是进出山海关、出入京津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屯兵筑垒,抵御外患,护卫京师,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塞 。明永乐元年(1403年),高阳王高煦备边义丰县旧址 。永乐三年开平中屯卫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迁至此地,建立开平镇,驻军屯扎,成为明朝北方军事重镇 。明成祖朱棣曾两次亲临开平巡视劳军并驻跸开平 。明成祖在位22年中一直把大同、兴和、开平当作重要防线,派多名侯、伯镇守开平 。自建立中屯卫后,五千多名士卒迁来,原为土城堡的开平因城小人多而拥挤不堪 。明成化四年(1468年)土城堡被改建为砖石城堡,并疏浚水道,架设桥樑,开挖了护城河,成为利居住、便防守的坚固、整齐的城镇 。城周的辖区屯田垦荒,许多称为“营”、“屯”的村庄大部分是这个年代建立起来的 。开平中屯卫建制前后,明王朝不断从山东、山西等人口稠密的地区向这一带移民,屯兵和移民带来了开平政治、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守军将领、官宦之家和商贾富户不断在开平城修建官府衙门、宅第及商业门市大院 。明朝中叶,开平已成为京东颇具规模、很有影响的军事、经济重镇 。明朝曾把开平城作为军粮军草的贮备地 。据《畿辅通制》记载:“开平城,在丰润县东南四十里,明万曆年筑,以贮粮” 。开平的集日为贮粮创造了集散的条件 。旧《滦县誌》记载:“明成化三年开平兴集,每月农曆逢五排十为集日,由镇内商号划分粮食、柳编、农具、牲畜、木料、土产、山货、百货等市场,并确定市场价格 。”至建国前夕,历经五百余年未变,只是受政局影响,有时兴旺,有时萧条 。集日促进了商品的生产,一些手工业作坊相继开业 。据考证,省优产品“双王”牌开平刀的祖先,就是500多年前由山东来开平落户的 。粮油、食品肉类加工、酿造业开始兴起,山西人开设的“公升泉”、“公顺泉”是开平最早的两家酒烧锅 。明嘉靖年间,皇家开始允许开採开平的地下煤炭 。小煤窑的开採带来陶瓷和烧石炭业的发展,17世纪末,开平大缸在东西缸窑生产 。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平地区的开採业、陶瓷业、石灰烧窑业已初具规模,农耕也得到发展,开平镇成为年纳粮万石、捐银万两的重镇 。19世纪中叶,清朝在开平开设了“开平矿务局”,在乔屯、林西先后凿井开採煤炭,开平镇的经济全面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滦县誌》载,光绪四年(1878年)开平煤矿开办后,八方人士云集,镇内商业兴旺发达,经商者达50余家 。其中大商户有“公合兴”、“凯威”、“德昌栈”等八大粮庄;“福盛兴”等22家百货店;“惠丰号”等4家金银首饰楼,酿酒、酱醋酿造、食品加工等手工业作坊40余家,还有石油洋货店“义发祥” 。以“孙家钱庄”为主体的四家大钱庄和他们开的“隆来”、“隆记”两家当铺是镇上最早的金融信贷机构 。镇上开设了六家医药店,“德生堂”于明初洪武年间开设 。一些长者听他们的长辈回忆,清末明初,小镇的商业主要汇聚在开平东西大街,酿酒业最为兴盛,大街小巷都飘着酒香 。当铺的生意也十分红火,“隆来号”当铺什幺都当,小到镰刀斧头,贵到古玩珍奇,没有不收的物件 。每逢集日,各方商客云集开平城,一时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派繁荣景象 。邻近的迁安、遵化、丰润、滦县、乐亭以及口外的粮油、木材、木炭、核桃、栗子、花生、鲜货、条编及腌製的水产品大量进入开平集市出售 。开平集市很下货,货到即销,特别是粮食几乎没有剩市的,晚清《咏开平》一诗中就有“黄登岁晚千仓粟,绿长霜前一架瓜”,“千仓粟”并非泛指农家的富庶,实指开平在滦州一带烧锅极盛、粮铺最多,粮食的消费吞吐量最大,因此位列京东四大集镇之首,有“拉不败的建昌营,填不满的开平城”之说 。1888年开平铁路通车后,大量农副产品通过开平运往天津、北京、东北各地,开平商贸迅速发展,古城开平成为滦州以西、天津以东地带的政治、经济中心 。其二:□李树生从明清之际至鸦片战争前(公元十六世纪末至1840)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没落时期,在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在江南一些经济发达的城镇,出现了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 。位于北方的军事、经济重镇开平,也显露了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代成化三年至四年(1467至1468),官府将开平原来的土城堡改为砖石城堡 。城池的坚固,安定的社会秩序,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居民消费不断增长,为开平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资本主义萌芽培育了土壤 。明代初期,政府曾两次组织大规模的移民来开平 。现在的214个村庄中,明代建制的达147个,占75% 。这些来自山西、山东、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及河北南部的移民,建村舍修道路,垦荒造田,饲养六畜,给农村经济带来生机 。官府为了鼓励农民发展生产,一方面给移民分置田地,组织垦荒造田;一方面招抚流散的土着居民,回原籍耕种原有土地 。据《永平府志》记载,当时皇家复业原籍的流民“特免差役三年”,又“新垦荒地免徵赋税三年” 。永乐元年,除驻军外,“屯田278顷,纳粮3348石,穀草660束” 。移民垦荒,驻军屯田,很快在广袤农村出现了“村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景象,战乱后的农村经济得到复甦 。手工作坊发展 。开平地处燕山余脉南麓平原,北部和西部丘陵区的煤炭、矾土、高岭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明代中后期,开平城北3公里处的山樑上,土法开採小煤窑、小矾土井、小石头坑已初具规模,从而促进了陶瓷手工作坊和土法烧制石灰业的发展 。来自山东枣林庄及山西介休等地的移民,带来了烧制缸盆技术,自此境内有了烧窑业 。因烧窑作坊多而得地名的东缸窑和西缸窑一带,以馒头窑烧制瓷器的陶瓷厂多达六、七十家 。明嘉靖年间就有缸盆问世,产品主要是大缸、口盆、饭盆、饭碗等粗瓷 。酿造业发达,有开平公升泉、公顺泉等八大酒烧锅,真可谓“酒旗林立,市井飘香” 。拥有永泰等九家酱园,榨油作坊多处 。铁匠炉颇多,山东移民中的铁匠世家王家的刀具、霍家的小农具,每日里叮噹叮噹生产不停 。商品经济活跃 。在开平城内四条大街和城外三条大街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 。有公和兴、永和兴、天顺楼等八大粮庄,秋收后集中收购农民粮食,常年供应市民 。有福盛兴等经营布匹、绫罗绸缎的布庄;有春茂永、天兴隆等经营日用百货的商店20多家;有包销“美孚”、“德士古”石油洋货的义发祥、德昌源等杂货店;有惠丰号、尹家银匠铺等四家首饰楼;有孙家钱庄,隆来、隆记当铺;有德生堂、同仁堂等六家中药铺,有仁德、多仁医院,还有4家中西医结合的诊所 。总之,各种行销店铺门类齐全 。开平于明成化四年(1468)兴集,农曆逢五排十的集期 。每逢集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云集市场,关外的木材,口外的骡马,遵化、迁西、迁安的乾鲜果品,冀东各县的粮食,沿海的鱼虾海货,从针织百货到菸酒茶糖,各类商品应有尽有 。开平集以商品种类齐全,数量大,成交额高而着称,成为京东重要集镇之一,素有“填不满的开平城”之说 。与此同时,服务业获得较大发展,一些传统风味小吃诞生,开平麻花、开平酥糖、油酥烧饼、谭家饺子、赵家切糕、孙家燻肉等风行一时 。西门外的翟家大车店、南门外的王家客店,澡堂子、理髮店、饭馆等也应运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