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症

高山症概述登山对促进身心健康都有好处,可强化心、肺、血液功能,增进个人体力及耐力,是值得鼓励的休闲活动 。然根据国外的研究报告指出,超过2440公尺的高度即可发生高山肺水肿,超过2750公尺的高度即可发生高山脑水肿﹔急性高山病则是到3000公尺以上高山旅游常见的病况 。另依据高伟峰医师的调查研究,于合欢山雪季时发现约一半以上的病患都是高山症﹔又发现登玉山的山友有超过四分之一符合急性高山病的诊断 。在台湾的高山风景区,也有不少游客发生高山病症状,甚至也可能发生严重甚至足以致命的病况 。据分析,许多山难事件与高山症有关,如在山上可能因高山脑水肿造成走路不稳而坠崖,因急性高山病的虚弱或高山肺水肿的呼吸困难,造成行动迟缓以致无法到达避风寒的营地而失温等情形 。在台湾不是没有高山症,只是以前大家对它不够了解,以致于常被忽视或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如感冒、肺炎等来处理,而错失了治疗的先机 。由于几乎所有严重高山症都是可以预防的,惟有对高山症有充分了解,才能真正防範于未然,确保登山安全 。以下介绍高山病的症状、预防及治疗,提供您从事高山旅游时参考 。症状一、急性高山病1.轻度症状:头痛、头晕、厌食、失眠、噁心、周边水肿、全身倦怠等 。2.中度症状:呕吐、使用一般止痛药无法缓解的头痛、尿量减少等 。3.重度症状:意识改变、步态不稳、休息时呼吸困难、肺部可听到罗音、以及发绀 。二、高山肺水肿1.早期症状︰运动表现变差(常是最早的症状)、乾咳、疲倦、心跳加速、呼吸加速等 。2.晚期的症状︰休息时仍呼吸困难、多痰的咳嗽、咳血、极端虚弱、发绀等 。三、高山脑水肿严重的头痛(常会因走路、用力或平躺而加重)、步态不稳、噁心、呕吐、判断力异常、行为异常、幻觉、意识混乱、以至昏迷 。其中步态不稳被认为是高山脑水肿最重要且最有用的早期临床指标 。预防高度上升原则:预防胜于治疗,缓慢上升,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高度的变化,是预防高山症最重要的準则 。一般预防原则:包括携带氧气筒(瓶)或携带式加压袋、避免剧烈的活动、保温、不要吸菸、不要喝酒及服用镇静剂、吃高碳水化合物、避免吃产气食物(如豆类或碳酸饮料),都可减轻或避免高山症的发生 。药物预防:药物方面,目前被证实对预防高山症有效的药物包括丹木斯(Diamox, acetazolamide),类固醇(dexamethasone),钙离子阻断剂( nifedipine) 。对磺铵剂过敏及蚕豆症者则禁止服用丹木斯 。其他:1.攀登3,000公尺以上高山,应先于海拔2,500公尺左右地区适应高度(约一晚)后再从事登山活动 。2.如必须在24小时内由平地上升到3,000公尺以上,应考虑服用药物预防 。治疗早期警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乃是成功治疗的关键,其治疗的主要原则为:(一)离开高度环境(下山)(二)矫正产生症状的环境(给予氧气、增加环境压力)(三)休息(减少氧气消耗)(四)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