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中国赋税制度起源甚早,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进一步肯定和发展了已往的赋税制度 。公元前216年,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令地主和有地农民自报占有土地数,按定製缴纳赋税 。秦田律规定“顷入刍三石,二石”,即每顷土地应向国家缴纳饲草三石,禾秆二石 。
基本介绍中文名: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起源:秦始皇统一全国后
具体时间: 公元前216年
要求:按定製缴纳赋税
秦朝赋税制度如果隐瞒土地,少缴或不缴租税,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如果部佐已向农民徵收田租,而不上报,就以“匿田”论处 。此外,秦王朝还徵收“户赋”和“口赋”(即人头税) 。汉朝赋税制度基本制度汉王朝建立后,承袭秦制,“既收田租,又出口赋”(《汉书·食货志》) 。汉律要求农民按田亩如实向国家报告应缴租额,报告不实或家长不亲自报告,要罚铜二斤,还要把未报的农作物及贾钱没入县官 。与秦差异汉与秦所不同的是,汉初鑒于秦亡的教训,被迫採取“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公元前202~前195在位)时规定十五税一;景帝(前157~前141在位)时改为三十税一,但这并不能说明汉代人民的负担轻,因为早期封建王朝对人民的征敛中,往往按丁口徵收,即重征人头税,汉王朝除征田赋外,还征“算赋”、“口钱”和“更赋” 。算赋、口钱是人头税 。汉高祖四年始为算赋,“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算”,贾人及奴婢加倍,出二算;惠帝六年(前189)令民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出五算;文帝(前180~前157在位)时减轻算赋三分之一,民赋四十钱 。口钱是未成丁的人口税;武帝(前140~前87在位)用兵,国用匮乏,“民三岁以至十四岁,出口钱人二十三” 。魏晋南北朝赋税制度计亩而税、计户而征魏武帝初兴,实行计亩而税、计户而征的赋税法令:每亩粟四升,户绢二匹、绵二斤,余皆不得擅兴 。《占田令》晋武帝(265~290在位)统一后,于280年颁布《占田令》,规定:丁男(十六至六十岁)按五十亩缴田租,丁女按二十亩缴田租 。如户主为次丁男(十三至十五岁,六十一至六十五岁)按二十五亩缴租,为次丁女的不缴租 。五十亩,收租税四斛,即每亩八升 。除田租外,还要缴纳户调,丁男作户主的,每年缴绢三匹、绵三斤;户主是女的或次丁男的,户调折半交纳 。晋武帝死后,内乱即起,这个《占田令》并没有得到长久实施 。南朝赋税苛重混乱 。均田制北魏实行均田制 。北魏太和九年(485)颁布《均田令》,主要内容是: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授种植穀物的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男子每人授种植树木的桑田二十亩,产麻地方男子授麻田十亩,妇人五亩 。次年,颁布徵收租调的法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交纳租粟二石调帛一匹,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四人、从事耕织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头,分别负担相当于一夫一妇的租调额 。并建立“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责三长清查户籍、徵收租调和徭役 。唐朝赋税制度唐初颁布的均田令规定:丁男(二十一岁为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各受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二十亩为永业田 。受田丁男,承担交纳赋税和服徭役的义务 。武德七年(624)颁布“租庸调法”,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租粟二石;调随乡土所出,每年交纳绢(或绫、)二丈,绵三两;不产绵的地方,即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此外,每丁每年还要服徭役二十日,闰月加二日;如无徭役,则纳绢或布替代,每天折合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叫作庸 。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加二十五天,免调;加役三十天,租调全免 。每年的额外加役,最多不得超过三十天 。租庸调法还规定依照灾情轻重,减免租庸调的具体办法唐中叶,面临安史之乱以来的财政匮乏和尖锐的阶级斗争,统治者着手整理财赋制度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制定了两税法 。两税法的实行是土地兼併改变了土地占有状况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 。安史乱后,百姓田地“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併”(《唐会要》卷85),以丁户为本的租庸调法不再适用 。两税法从按人丁课税转到按财产课税,体现了赋税的发展规律 。同时,它将各种捐税加以合併,分夏、秋两季徵收,简化了税制,故宋、元、明、清皆兼采之 。宋朝赋税制度宋朝王安石变法 。其中,与赋税制度有关的法令,有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熙宁四年(1071年)八月由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 。“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 。募役法又称“免役法”,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由司农寺拟定,开封府界试行,同年十月颁布全国实施 。免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僱人应役 。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 。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称为“助役钱” 。明朝赋税制度明代行一条鞭法,徵收货币地租,既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商业发展冲击了农业,佃户人身依附关係弱化,又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劳动力,清代继续施行,部分丁银摊入田亩徵收,部分丁银按人丁徵收 。到乾隆时通行全国,摊丁入亩后,地丁合一,丁银和田赋统一以田亩为徵税对象,简化了税收和稽徵手续 。清朝赋税制度清廷入关后,宣布以明代的一条鞭法征派赋役,并免除一切杂派和“三饷” 。但由于军需频繁,常常横徵暴敛,杂派无穷 。一条鞭法虽然把徭役银挪向地亩征派,但丁银从未被废除 。康熙(1662~1722)时,人民的丁银负担极为繁重,山西等地每丁纳银至四两,甘肃巩昌至八、九两 。农民被迫逃亡,拒绝交纳丁银,以至形成丁额无定,丁银难收 。于是康熙五十一年宣布,以五十年(1711)全国的丁银额为準,以后额外添丁,不再多征,叫作“圣世滋丁,永不加赋” 。雍正(1722~1735)时,清朝政府又进一步採取了“地丁合一”、“摊丁入亩”的办法,把康熙五十年固定的丁银(人丁二千四百六十二万两、丁银三百三十五万余两)平均摊入各地田赋银中,一体徵收 。从此,丁银就完全随粮起征,成为清朝划一的赋役制度 。摊丁入亩的做法:将丁银摊入田赋徵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併;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 。同时,政府也放鬆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 。清代鹹丰(1851~1861)以前的税法,大抵因袭明代;较明代所增加者有契税、当税和牙税等项 。顺治四年(1647)规定:民间卖买土地房屋者,由卖主依卖价每一两纳税银三分,官于其契尾钤盖官印以为证 。雍正七年又将契税每两加征一分,以充科场费用 。乾隆十四年又定契税之法,严格契约的印製、填写及保存,无“契尾”者,照漏税律例论罪,并提高税率,买契为9%,典契为4.5% 。“牙税”系征自牙行的一种特别营业税 。雍正年间规定,“牙帖”(经营牙行的执照)由户部颁给,每五年发给新帖一次,依牙行之资本、卖买成绩等,令纳税五十两至一千两不等,每年还要徵收一定的牙税 。“当税”系当铺的营业税 。顺治九年制定典铺税例,规定各当铺每年纳税五两,康熙五年又规定当铺徵税制,依等级每年征银五两、四两、三两、二两五钱,其后成为当税的标準 。雍正六年制定当帖规则,令纳帖费,其额各地不同 。以后产生种种附加 税,当税亦渐增高,每年五两者,至光绪(1875~1908)年间增至五十两 。
- 中国古典文学名着——
- 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
-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4
-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 华东 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技术及套用展览会
- 原有2010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好心情好人生
- 中国历史故事集
- 中国一路通
- 刘一志
- 幼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