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中国之最大熊猫

1983年,胡锦矗教授在实验室
胡锦矗,1929年3月24日生于四川开江,动物学家,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他是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中国大熊猫之父” 。曾组织领导了我国第一次大熊猫调查,建立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曾任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首任主任,是我国大熊猫研究的标志性人物 。
2月16日晚,胡锦矗在四川南充病逝,享年94岁 。
2月19日下午,胡锦矗遗体告别仪式在南充市殡仪馆举行 。胡锦矗生前亲友、同事、学生以及业界代表数百人送别先生 。在很多人的朋友圈,他的照片已经调成黑白色——那是大熊猫的颜色 。与大熊猫相伴半生,胡锦矗留给世界一个不再濒危的大熊猫种群 。
独创“胡氏方法”
1974年2月,45岁的胡锦矗受命进入四川卧龙,组建一支30人的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开展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 。
这位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的学生,毕业时遵从组织号召回到家乡,任教于刚刚组建的南充师专(西华师范大学前身)生物系 。从此,他的人事单位再也没有换过 。但是,直到45岁前,他研究的都是飞鸟鱼虫 。大熊猫?他只是零散地听过介绍 。
被任命为这支调查队队长的胡锦矗,后来才认识到,接手的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任务 。这支野调队成员复杂,有的仅学会了最基本的生物学常识,还有的压根儿就看不懂地形图 。
比这更没谱的是,这支30人的队伍要弄清楚野生大熊猫的数量 。但大熊猫的活动区域具有季节性,春季为了相亲求偶,往往“串门”几十上百公里 。秋冬季,又跑到低海拔地区找饭吃 。就算是相对固定的区域,高海拔地区跑步速度奇快的大熊猫也不会等着调查队员来挨个点名 。
咋办?只能从最明显的活动痕迹,也就是大熊猫的粪便里找答案 。胡锦矗发现,不同大熊猫的粪便中竹节长短、粗细、咀嚼程度、咬痕各不相同 。有限的资料显示,大熊猫是个“直肠子”,吃进去的竹子什么形状,还能原样拉出来 。仔细分辨,就能确定大熊猫的大体年龄、种群数量等信息 。这套方法后来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节法”——又称“胡氏方法”,沿用至今 。
根据“咬节法”,1977年,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显示,全球野生大熊猫共有2459只(当时对外公布的数据为1000只左右) 。
20世纪80年代在五一棚工作的夏勒博士(左二)与胡锦矗教授(右一)
建立“五一棚”
全国第一次大熊猫资源调查后,国家决定继续加强大熊猫的生态学研究 。1978年,胡锦矗牵头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取名“五一棚”,因为从住地到取水处需要走51级台阶 。
在“五一棚”,最苦最累的活,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定位戴着无线电颈圈的几只大熊猫 。夜晚,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雪地,踩着没膝深的积雪,反复测试,确定大熊猫的位置 。一夜下来,胡锦矗的军大衣冻成冰甲,走起来如机器人一样咔嚓作响 。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胡锦矗带领团队用长达8年的时间,在35平方公里区域内,建立了7条观测线路,并获得了大量有关大熊猫生物学的第一手材料 。1985年,胡锦矗编写的首部关于野生大熊猫生态研究的学术专著——《卧龙的大熊猫》出版,首次揭秘了大熊猫在密林里的“隐士”生活,引起世界动物保护学界的极大关注 。这部著作至今仍是最具权威的大熊猫保护科研基础性资料 。
以“五一棚”为起点,大熊猫研究保护工作拉开序幕 。胡锦矗带领的团队虽扎根在四川卧龙的山野之间,却很快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1980年,以大熊猫为会标的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后更名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即WWF)进入卧龙,与中国政府展开合作,增设帐篷,扩点建站,派驻专家 。这不仅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的起点,也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开展的第一个保护工作 。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得益于中国持续数十载的保护,大熊猫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