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太空


翱翔太空

文章插图
翱翔太空【翱翔太空】《翱翔太空》是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作者是唐国东、华强 。
基本介绍书名:翱翔太空
作者:唐国东、华强
ISBN:9787313089847
页数:354
定价:56.00元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9
装帧:平装
开本:16
副标题:中国载人航天之路
内容简介唐国东、华强等着的《翱翔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 , 从飞天梦想的诞生到“神舟一号”飞船横空出世 , 从“神舟”、“嫦娥”到“天宫”……中国人迈向太空的每一步 , 可谓艰苦卓绝 。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 , 涌现了发扬中国载人航天“四个特别”精神的航天脊柱钱学森、孙家栋、王永志、戚发轫等一批无名英雄以及不顾个人安危、翱翔太空的杨利伟、翟志刚、费俊龙等航天英雄与英雄航天员 。本书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决策及研发过程、中国载人航天精神、与载人航天相关的科学技术乃至中国载人航天战略的前景作了详实记录 。本书图文并茂 , 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唐国东 ,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心理学教研室主任、讲师、博士 。长期从事心理防护、军事史研究 , 先后出版着作教材7部 ,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4项、曾获军队政治理论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军队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等 。华强 ,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教授、博士生导师 , 大校军衔 。从事中国近现代军事史研究 。出版专着10部 , 主编、合编着作42部 , 发表论文260余篇 。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录第一章 飞天梦想——探秘第四疆域
翱翔太空

文章插图
飞机第一节 中国古人的飞天梦一、嫦娥奔月的故事二、中国古人的飞天实践三、实用气球和飞机的诞生四、飞机的广泛使用五、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第二节 九天揽月梦的实现一、航空与航天分属不同技术门类二、人类首次载人航天三、美国载人飞船登月第三节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一、毛泽东拍板“两弹一星”二、中国的蘑菇云三、“东方红一号”卫星四、“714”工程五、“863”计画六、“921”工程第二章 发展路标——中国载人飞天关键阶段第一节 “神舟一号”飞船横空出世一、争八保九二、“神舟一号”一飞沖天第二节 中国首次载人飞天一、从太空拍地球“看上去很美”二、複杂而又奇妙的太空生活第三节 中国航天员太空出舱活动一、太空漫步关键技术二、太空漫步 , 步步惊心三、太空漫步谱新篇第四节 “嫦娥工程”一、中国探月计画二、“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三、“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第五节 空间交会对接一、“天宫一号”二、“天宫”携手“神舟”三、航天员进驻“天宫”四、空间实验平台第三章 通天之路——载人航天火箭系统第一节 中国“神箭”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二、托起载人飞船的火箭第二节 中国航天第一港一、戈壁崛起航天城二、现代科技打造“神舟”飞天港第三节 海南航天发射场第四章 飞天之家——载人航天飞船系统第一节 神奇的诺亚方舟一、叩开中国栽人航天的大门二、太空实验舱三、飞天的準备四、实现中国人太空旅行的飞船五、从多人多天到太空漫步六、从无人对接到载人对接第二节 奔月——“嫦娥”系列卫星一、中国首位“月球使者”二、中国首辆奔月直通车第三节 太空里的家——“天宫”系列空间站一、美丽的憧憬二、一吻定江山第五章 无形之手——载人航天测控系统第一节 我国载人航天测控系统一、中国航天测控系统发展历程二、中国载人航天测控系统特点三、航天测控主要内容第二节 陆地测控系统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二、载人航天陆地测控站第三节 载人航天海上测控船一、“远望一号”船二、“远望二号”船三、“远望三号”船四、“远望四号”船五、“远望五号”船六、“远望六号”船第四节 “天链”系列卫星第六章 航天骄子——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第一节 航天员的选拔一、航天员的选拔条件二、女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第二节 航天员的体能训练一、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二、航天员的“魔鬼训练”三、升空前的準备第三节 航天员的心理训练一、航天员心理素质要求二、航天员心理训练机构三、航天员心理训练原则与目的四、航天员心理训练内容五、航天员心理减压第四节 英雄航天员团队一、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二、中国首位两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景海鹏三、首位太空行走的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四、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第七章 生命守护——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第一节 太空生活从“温饱”到“小康”一、生活空间从固定狭小到宽敞舒适二、饮食从单一到种类繁多三、个人清洁卫生设施配套齐全四、“睡床”从“座椅”到“太空睡袋”五、太空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第二节 无缝天衣——航天服一、航天服的重要性二、中国航天服三、航天服的结构和材料四、航天服的穿戴五、航天服的发展第三节 环境控制系统一、压力调节 系统二、安全预警系统三、温度控制系统四、湿度控制系统第八章 飞船归巢——载人航天回收着陆系统第一节 回家之旅——中国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一、上天容易落地难二、中国载人飞船回收技术发展现状三、飞船回家的指示灯第二节 中国载人飞船着陆场一、飞船筑巢内蒙古四子王旗 二、多种雷达接力跟蹤测量神舟飞船返回三、搜救分队实现全天候回收四、各种应急返回方案确保航天员安全第三节 着陆后航天员医保医监医疗救护一、航天员可能会遇到的疾病或伤情二、航天员生命守护者三、着陆后医监医保第九章 改变中国——载人航天科技成果转化第一节 航天技术改变日常生活一、我们身边的航天技术二、我们身边的航天科技产品第二节 航天技术的辐射一、“航天品牌”明星效应二、航天产业前景广阔第三节 尖端科技人才的摇篮一、享誉海内外的航天“少帅军团”领军人物二、扬名航天界的中青年“神舟虎将”代表三、探月工程功勋团队“嫦娥团队”代表第十章 飞向明天——载人航天事业走向深空第一节 月球探测工程一、神秘的月宫二、人类艰难的探月曆程三、再探月球四、中国探月展望第二节 登月工程一、人类登月的历史回眸二、月球舞台演出预告二、月球基地畅想曲第三节 探测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拜访飞毛腿信使——水星二、爱神维纳斯探密——金星三、探索红色行星——火星四、进入美丽的星球世界——土星和木星五、追蹤遥远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六、走访微型世界——小行星带和彗星第十一章 航天脊柱——中国载人航天精神第一节 载人航天奇蹟背后的英雄团队一、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钱学森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三、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拓荒者——孙家栋四、“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第二节 中国载人航天“四个特别”精神一、特别能吃苦二、特别能战斗三、特别能攻关四、特别能奉献第三节 中国载人航天历史经验一、科学规划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二、坚持继承借鉴和自主创新相结合三、科学管理与严格规範相结合四、以爱国奉献精神凝聚队伍五、始终坚持人才资源体系建设六、始终坚持大力协同 , 同舟共济附录:人类载人航天大事记参考书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