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及元朝的禁卫军 怯薛


蒙古帝国及元朝的禁卫军 怯薛

文章插图
怯薛(蒙古帝国及元朝的禁卫军)怯薛(蒙文:Хишигтэн,英文:Kheshig)又称怯薛军,怯薛制,是一个蒙古语辞彙,指代蒙古帝国和元朝的禁卫军,是由成吉思汗亲自组建的的一支军队 。是突厥-蒙古语“番直宿卫”之意,见《元史·兵志二》 。汉译多作宿卫,有轮流值宿守卫之意 。怯薛成员称怯薛歹(ke ig-tei)﹐複数作怯薛丹(ke igten) 。怯薛起源于草原部落贵族亲兵﹐带有浓厚的父权制色彩﹐后来发展成为封建制的宫廷军事官僚集团﹐元代官僚阶层的核心部分 。
【蒙古帝国及元朝的禁卫军 怯薛】怯薛主要由贵族、大将等功勋子弟构成,每名普通的怯薛军士兵都有普通战将的薪俸和军衔,他们的统帅是元初“四杰”: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朮,又被封为“四怯薛” 。怯薛军有着严格的纪律,同时也享有非同一般的特权,一个普通的怯薛军人的地位甚至高于千户官,这支怯薛军维护成吉思汗的统治,构建了蒙古帝国的统治基础 。
基本介绍中文名:怯薛
外文名:Хишигтэн(蒙)
时代:蒙元时代
含义:蒙古帝国及元朝的禁卫军
发音汉文:怯薛(拼音:qiè xuē、注音:ㄑㄧㄝ ˋ ㄒㄩㄝ)蒙古文:Хишигтэн(音Khishigten)英文:Kheshig释义《元史·兵志二》:“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 。”怯薛(Keshig)并非单纯的战士,他们是成吉思汗钦点的禁卫军,最早是由百人的贴身护卫发展为一万人的勇猛军队,包括1千名宿卫,1千名弓箭手,8千名散班 。这一万怯薛军由纳牙阿统领,没有可汗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调动包括纳牙阿将军 。战时,怯薛直接受可汗号令,可汗前往战场,必有怯薛护驾 。这些禁卫军平时则负责管理,包括督导宫廷执事、照顾马匹及维护辎重 。成吉思汗所建怯薛共一万四千人 。担任宿卫的怯薛人员称“怯薛歹(Keshigtai)”,从万户、千户、百户那颜子弟及随从中选拔,分四班宿卫,轮番宿卫,每番值卫三昼夜,称四怯薛 。怯薛人员除宿卫外,也分任大汗(大王)的冠服、弓矢、食饮、文史、车马、庐帐、府库、医药、卜祝等事 。任事者一概世袭 。诸王亦各有怯薛 。入元后怯薛歹成为近侍大官 。出任随朝官员后,仍接番直入宫廷服役 。随着元皇朝的建立,其行政职能,已由依仿汉制所建立的中书省官僚机构所取代 。军事护卫也由逐步扩大的诸侍卫亲军来担承 。怯薛在军事上的作用,已只是轮番宿直禁廷,而极少直接使用于征战 。因此,人元以后的怯薛组织,与其把它视为军事组织,毋宁说它是一个给侍内廷的上层人物的特权集团 。由来辽金时期﹐蒙古高原各部首领的斡鲁朵都有称为那可儿(伴当﹑伙伴)的亲兵组成卫队﹐兼作各种服役﹐这种父权制主僕关係由来已久 。成吉思汗即蒙古大汗位后﹐便着手进行改组整顿御林军的工作 。他降旨道:“昔者,朕仅有担任白昼警备任务之侍卫七十人,负责夜间警备任务之宿卫八十人 。今赖长生天之助力,得天地之赞助,匡普天下之百姓,俾入朕一统之制 。今当拣选十户官、百户官、千户官、万户官之子弟人为卫士,俾满万数而为怯薛军 。”建立了一万人的怯薛﹐其中火儿赤(箭筒士)一千人﹐客卜帖兀勒(宿卫)一千人﹐秃鲁花(散班﹐质子军)八千人﹐大多数是万户﹑千户﹑百户、十户的子弟及其随从 。这支队伍﹐当时称为大中军﹐是最大最精锐的部队﹐也是以徵调子弟入质来控制臣下的手段 。成吉思汗给怯薛以很高的地位﹐宣布在外千户若与大汗怯薛争斗﹐千户有罪 。怯薛分四番入值﹐每番三昼夜﹐护卫大汗﹐还从事大汗斡鲁朵的各种服役 。服役分工种类繁多﹐有火儿赤﹑昔宝赤(鹰人)﹑必闍赤(文书)﹑札里赤(书写圣旨者)﹑宝儿赤(厨师)﹑云都赤(带刀者)﹑玉典赤(门卫)﹑速古儿赤(尚供衣服者)﹑玉烈赤(裁缝)﹑烛剌赤(掌灯火者)忽儿赤(奏乐者)﹑八剌哈赤(守城者)﹑阿塔赤(牧军马者)﹑帖麦赤(牧骆驼者)﹑火你赤(牧羊者)等﹐这些内廷服役的职务是世袭的﹐后来总称为怯薛执事 。四番怯薛各有怯薛长﹐由成吉思汗时称为“四杰”的博尔忽﹑博尔朮﹑木华黎﹑赤老温的亲族世袭担任 。大蒙古国时代﹐怯薛作为大汗的内臣﹐实际上参预军政事务的管理 。大汗死后﹐各斡耳朵都保留一定员数的怯薛 。诸王也建立自己的怯薛 。除蒙古人外﹐怯薛中还吸收了一批色目人和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