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卷大模型,阿里云递锤子?( 三 )


这个问题 , 蔡英华没有给出答案 , 而是给出了路径 。蔡英华认为 , 智能化的本质就是以数字化为基础 , 以数据为驱动 , 最后迈向应用智能化的过程 。
云智一体只是智能化发展的起点 , 但不是智能化的终点 , 应用智能化是一种产品形态 , 却不是商业策略 。
怎么能够一边打磨能力一边赚钱?不只是阿里云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
事实上 , 即便没有大模型的催熟 , 云巨头们也来到了一个转折点 。回顾阿里云历季营收数据会发现 , 2020年Q1至今 , 阿里云营收同比增长在逐渐下滑 , 环比增长呈跳跃式 , 近两年仍未达到稳定增长趋势 。
数据来源于阿里巴巴财报
不只阿里云 , AWS的增长状况也达到了一个新的瓶颈期 , 亚马逊公司首席财务官奥尔萨夫斯基称 , AWS现在的增长率在13%-19%中段 。他指出:“早在2022年第三季度中期开始 , 我们的同比增长速度放缓 , 是因为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在评估如何优化其云计算支出 , 以应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 。”且在之后的几个季度里 , AWS仍然要遭遇阻力 。
这意味着 , 无论是AWS还是阿里云 , 商业化都到了变革的关键节点 。MaaS很可能成为云厂商们增长的第二曲线 。
带这个思考重新看“2019年 , 微软Azure花10亿美元买断成为其独家供应商” , 就更加感叹纳德拉的老谋深算 。一方面 , Azure成为的独家供应商后 , 所有基于和GPT4的MaaS(模型即服务)服务都长在Azure上 , 这将为Azure快速获得市场份额 , 甚至有反超AWS的可能 。另一方面 , 通过Azure训练自己的AI大模型 , 也快速、高强度打磨了Azure的智能化能力 , 目前Azure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智能云 。
目前 , 微软已经在努力使Azure的AI功能变得更加强大 , 推出了新的虚拟机 , 使用英伟达的H100和A100Core GPU , 以及-2 网络 。微软表示 , 这将允许和其他依赖Azure的公司训练更大、更复杂的AI模型 。
但这始终是产品和能力的补齐 , 商业模式该如何像产品一样拥有创新式的改变?
周靖人在峰会后采访中讲到 , 基于MaaS的AI原生架构 , 可能会对现有的模式带来冲击 , 将出现不以业务付费而以效果付费的模式 。这也是目前开放后的收费模式 , 以企业调取的Token进行收费 。
这将会改变现有的SaaS订阅制付费、PaaS解决方案定制化付费和IaaS资源购买式付费的规则 。这是对所有云巨头提出的新挑战 , 在新的规则下找到新姿势 , 并非个体的努力所能成就 , 也不是一日之功 。
正如比尔盖茨曾讲到:“人们总是高估了未来一到两年的变化 , 却低估了未来十年的变革 。”站在这个智能化的开端 , 技术的速度以天为单位在迭代 , 产品和商业化能力也许要更快速地补齐 , 但我们需要给大模型和云厂商们一点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