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县城公路 墨脱公路


西藏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县城公路 墨脱公路

文章插图
墨脱公路(西藏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县城公路)墨脱公路:随着墨脱县公路建设的发展,这个概念所指在变化 。
首先是指扎墨公路:从西藏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县城墨脱镇,属G559国道,是第一条进墨脱县的公路 。
【西藏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县城公路 墨脱公路】历史:1975年动工,多次被自然灾难破坏,多次修修停停 。再修:2009—2013年10月国家全额投资9.5亿,挖隧道,改建成功,墨脱能通车9个月,大体上“摘帽”中国高原孤岛的历史 。整改:2017年10月开始三年总投资12亿整治改建 。
路线:先后跨越波斗曲、金珠曲、西莫曲等6条江河,经嘎隆寺,以隧道穿越嘎隆拉雪山,很长距离是靠近嘎隆曲—雅江行进,经米日和马迪村到达墨脱县城莲花广场 。路线全长117公里 。从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隧道到1千多米的墨脱镇,有很多连续的下坡 。
公路级别:从扎木镇到嘎隆拉隧道是三级公路建设(7.5米宽),隧道出口到墨脱县城的道路按四级公路建,其中80K到县城最窄路段(塌方和土石流经常发生)是4.5米宽 。
附:墨脱公路路态 实时动态查询
基本介绍中文名:墨脱公路
位置:扎墨公路连线波密县扎木镇与墨脱县
早期情况:1975年动工,多次被自然灾难破坏,多次修修停停
首次大再修:2009年国家投资9.5亿,2013年底通车
2次大整改:2017年10月开始三年投资12亿整改
路态查询:路况信息实时查询-西行川藏 
公路级别:波密段为三级公路,墨脱段为四级,其中80K到县城是4.5米宽
墨脱地理
西藏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县城公路 墨脱公路

文章插图
嘎隆拉雪山墨脱县面积3.4万平方公里、人口11567人 。由于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雅鲁藏布江贯穿县域全境,海拔由7000多米急速过渡到低谷地带的200米,陡峻的山、湍急的水阻“置”墨脱于“井底”;频发的地震、滑波、塌方、土石流、高雨量和局部的强降雨几乎“屏风”墨脱于“孤岛”之上 。截至2010年,各乡之间仅通骡马驿道,村寨之间只有羊肠小道 。县城通往外界的扎墨简易道路,需分段、分季节年勉强通行2至3个月 。
西藏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县城公路 墨脱公路

文章插图
路线墨脱,西、北、东三面被喜马拉雅山与岗日嘎布山阻隔,加上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及帕龙藏布峡谷从一侧分割,从而使道路无法通行 。截至2010年,通往墨脱的是仅能供行人和马队行走的山路,且都要翻越4000米以上的雪山隘口,穿过蚂蟥、毒虫、猛兽出没的原始森林,一路上随时都有可能遇到雪崩、暴雨、塌方、沼泽,行人安全无保障 。从波密县扎木镇南行,沿嘎隆拉北曲直上,便来到海拔4100米的嘎隆拉山口 。嘎隆拉雪山被当地人称为“神山”,这也是到墨脱县的必经路之一,每年11月至来年4月间,大雪开始封山,这给墨脱人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
西藏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县城公路 墨脱公路

文章插图
翻越嘎隆拉雪山,共耗费约五个半小时时间 。海拔虽然渐渐降低,但气候也越发潮湿,大雨、小雨不时地斜织着成大片的雨雾,象个大网似的笼罩着整个山林 。路面上积水和污泥很多,极其难走 。嘎隆拉雪山隧道是墨脱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气象条件恶劣,穿越多条地质断裂带,岩体破碎,涌水量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极其複杂 。据了解,通往墨脱的主要古道有四条:一由米林县派区翻多雄拉至墨脱;二由波密县大兴越金珠拉至墨脱;三由波密县翻索瓦拉至墨脱;四沿帕隆藏布、雅鲁藏布至墨脱 。前三条古道都要翻越4000多米的高山隘口,冰冻封雪,每年只能通行两三个月 。而沿江一线,虽不翻雪山,但要通过大峡谷,道路更加险要 。墨脱人民将土特产背往米林、波密交换茶叶、盐巴及日用必需品 。其背法是,背兜上扎三条竹篾编带,两条挎于双肩,一条套于头额 。手持T形拄杖攀援,歇息时顶撑松肩 。行人趑趄于山峦峻岭、悬崖峭壁、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之间,还要过溜索或爬独木悬梯,以岩洞歇脚 。自带返回食用的糌粑、生肉等,各自挂在岩洞壁上,别人不会动用,民风纯朴 。政府每年要从邻近各县动员骡马1900多匹和大量人力搞运输,还难以维济 。工程历程1961年10月西藏军分区已组织人员开始线位踏勘 。1965年,拉萨市试图打通自帕龙(帕隆)老虎嘴沿帕隆藏布江、雅鲁藏布江通往墨脱的道路,由于山势太险而被迫停工,这是墨脱公路的第一次修建。从1975年动工至1981年停工,整个过程历时6年,历经数次灾难,粗通约100公里,耗资2538万元,施工中牺牲34人,重伤近百人 。所作工程除扎木大桥及扎木至嘎隆寺段能使用外,其余路段损毁严重,无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