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故事:从文字初创到计算机时代


图书馆的故事:从文字初创到计算机时代

文章插图
图书馆的故事:从文字初创到计算机时代【图书馆的故事:从文字初创到计算机时代】《图书馆的故事:从文字初创到计算机时代》是2014年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弗雷德·勒纳 。
基本介绍中文名:图书馆的故事:从文字初创到计算机时代
作者:弗雷德·勒纳 (Fred Lerner) 武学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页数:281页
开本:32
品牌:时代华文书局
外文名:The Story of Libraries
类型:人文社科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9787807695516
内容简介国内最全面介绍图书馆文化承袭的图书 。2. 浓重的人文情怀 。3. 全书双色,精美的装桢设计,引人喜爱 。4. 大量资料图片,极具价值 。诠释图书馆的历史作用 解答人类文明如何由此沿袭 双色设计,张扬不一样的古典人文情怀 。随书附赠漂亮书籤《图书馆的故事》阐明:没有一种数位化的奇蹟,能减少中世纪的彩绘图饰手抄本或格罗里埃式装订的美学价值 。任何一位研究书籍艺术的历史学家,都不会接受用电子书替代《乔叟全集》或《古登堡圣经》 。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不会废止书籍艺术杰作的保存、编目及展示 。弗雷德·勒纳(Fred Lerner)旨在揭示人们收集、组织和记录生活经验的途径 。它只是简单地叙述历史,而不是对图书馆进行详尽地统计调查 。勒纳博士没有详细讲解每一个重要的图书馆,也没有记录图书馆学科发展历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 。《图书馆的故事》的目标是追蹤图书馆从文字初创到现在直至未来的进化过程,发掘图书馆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 。勒纳博士所揭示的是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载体所发挥的作用:揭示历史上世界主要文明如何使用图书馆,以及这些文明是如何被自己创建或继承的图书馆所影响 。作者简介弗雷德·勒纳(Fred Lerner),作家,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和图书馆学博士,图书馆学研究者 。曾出版《古今图书馆概览》(Libraries Through the Ages ) 。沈英,东北师範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研究生,任职于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部,负责文献开发、读者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 。马幸,80后,湖南省漵浦县人,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英语系,硕士研究生,曾多次在全国重要期刊、杂誌上发表论文 。译有《藏书票的故事》一书出版 。媒体推荐“一本内容丰富、发人深省的作品,能够在读书界引起广泛的兴趣 。” ——AB Bookman’s Weekly “Lerner以 轻快、柔软又富有热情的风格写了人们是怎样创建和维持图书馆的 。他是一个很好的指导者 。” ——GraceAnne A. DeCandido, Wilson Library Bulletin的总编图书目录致谢 序 引言 第一章科学和宗教 第二章量子实在 第三章精密微调的宇宙 第四章长青哲学 第五章你就是自性 第六章上帝理论 第七章远离天堂 第八章意识和现实 第九章后物理学时代 第十章意识至上 第十一章路向何方? 宇宙的10个关键属性 参考书目后记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蹟中有一个位于亚历山大 。法罗斯岛上耸立着一座巨大的灯塔,其122米高的塔楼顶端是永不熄灭的火焰,在48公里外的海面仍可见由金属镜反射的火焰光芒 。列举了七大奇蹟的古希腊诗人和历史学家都非常清楚地知道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存在,但是他们并没有平等地把它与他们纪念的七项人类宏伟成就相提并论 。与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或埃及的金字塔相比,亚历山大图书馆并没有展现更多的想像力 。对一位诗人或历史学家来说,把世界上的文献着作聚集于一地可能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对它的读者来说,亚历山大图书馆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捲轴库 。如果亚历山大图书馆展示了人类超越时间约束的能力,那幺灯塔则象徵着人类征服了黑夜和距离 。二者都是人类跨越时空的成就的纪念碑,都激励了后世 。亚历山大的图书管理员从已知的世界中收集书籍 。他们获取了希腊文献,埃及人、犹太人和波斯人的着作 。如果他们知道中国的话——在中国,汉武帝正在为皇家图书馆四处收集经典着作——他们肯定会派出特使搜寻儒家经典 。从那时起,人们的文学创作一直有增无减,无数文学语言和文化着作涌现出来 。世界各地的图书馆都承担起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任务——收集和保存世界文学遗产 。但它们未来的角色很可能更像亚历山大港灯塔——指引它们的用户在日益影响其生活的信息海洋中远航 。许多人认为纸作为一种传输和记录信息的媒介很快就会过时 。信息的传递和文献的保存将採用数字形式 。读者将不再被要求遵照作者论证的顺序或编辑的风格 。作者和读者之间将不再横亘着出版商、书商和图书馆员 。所有的文献,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通过世界的计算机网路都可获取,经济和地理因素将不能再限制人们接触到历代的智慧或最新的文学盛事 。在“无纸化图书馆”(paperless library)中,所有的读者都是平等的,贫富差距及地理位置将不会成为读者与其所需信息之间的障碍 。对于这个构想有明显的反对意见 。免费提供这些资源对谁有利?文学着作作者和参考书编者付出的努力又该如何补偿?读者如何发现和找到他们想要的文献?即便最乐观的技术爱好者的美梦全部成真,储存纸质图书的老式图书馆仍然会有一席之地 。没有一种数位化的奇蹟能减少中世纪的彩绘图饰手抄本或格罗里埃式装订的美学价值 。任何一位研究书籍艺术 的历史学家都不会接受用电子书替代《乔叟全集》或古登堡圣经 。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不会废止书籍艺术杰作的保存、编目及展示 。未来肯定会带来信息生产、传输和保存方式的实质性变化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使获取和使用记录信息更加灵活 。这将使读者渐渐不再依赖图书馆和图书馆员,至少在信息获取方面是如此 。但矛盾的是,这还将增加图书馆一些传统功能的重要性,例如编目和引导读者 。以电子形式生产和传输文献的简单便捷和经济实惠将转变出版行业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以及图书馆在选择和保存文本方面的作用 。图书馆员的职能一直是选择用户所需的资料,为资料编目,方便用户知道那些资料可供使用以及这些资料存放在哪里;保存资料以方便当代和后世读者的使用 。随着图书馆向更广大的民众开放,图书馆员的另一项任务随之而来,即帮助用户选择最适合他需要的图书馆资料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并没有使这些任务消失 。仍要有人去做:如果不是图书馆员,便是图书馆员的替代者 。对于新手来说,网际网路的无序状态可能令人却步,但它与印刷机五个半世纪的使用带来的文献混乱几无差别 。《英美编目规则》与《国际十进分类法》背后的科学原 理同样可以套用于全球资讯网 。激发了馆际互借和联合採购的合作精神可 以保证电子文档的建立和维护 。数代图书馆员从文献学教学和读者指导中收穫的专业技能既可套用于印刷型出版物,也可套用于电子媒介 。只要人类一直使用从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知识、继续向同时代的人学习,只要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不断增加信息的储量,就需要 有人和机构去收集、编目、保存和指导 。自从文字发明后,书籍和图书馆在几千年中一直在变化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变化的步伐加速了,在计算机时代,再次加速 。但图书馆员的基本工作还是一样:收集和保存人类成就和想像力的记录,并把这些记录放到有需要的使用者手中 。这些任务依然重要,依然会被执行 。是否由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来完成这些任务,这交由他们自己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