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漆


中国漆

文章插图
中国漆【中国漆】中国漆俗称大漆 。是一种天然漆 。为漆树的 一种分泌物 , 割其树干而得之 。其主要化学成分是漆酚 ,  性能优异 , 为我国一大特产 , 历史悠久 , 驰名世界并因之而得名 。我国种植漆树、採集和利用中国漆的悠久的历史 。採集漆树汁经过除去部分水分并滤去杂质得生漆 。生漆经加温处理成熟漆 。加颜料得到彩色漆 。还用于制推光漆 。生漆或熟漆可与熟桐油调製成广漆 。也可製成各种改性漆酚漆 。
基本介绍中文名:中国漆
外文名:Chinese lacquer
别称:大漆、天然漆
源自:漆树分泌的粘稠状液体
化学成分:主要化学成分是漆酚
优点:漆膜坚硬而富有光泽 , 耐久耐磨等
简介中国漆是一种“油中水球”型乳液 。主要含漆酚、漆酶、树胶质和水分 。常温下藉助于漆酶的作用氧化聚合成膜 。要求在温湿环境(一般以20-30℃和80%-90%相对湿度)为最适宜 。生漆漆膜坚硬、富有光泽、耐水耐潮、耐化学介质和土壤腐蚀 。但漆膜色深、性脆、不耐日光照射、不耐硷 。生漆乾燥前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 , 能引起发痒和肿疮 , 谓之漆疮或漆咬 。中国漆即天然漆 , 又名土漆、大漆 。它是我国着名的特产之一 , 属于天然树脂涂料 。刚从树上采割下来的生漆为乳白色胶状液体 , 当接触空气氧化后 , 逐渐转变为褐色 , 紫红色 , 以至黑色 。其主要成分为漆酚 , 树胶质 , 含氮物 , 水分等 。由于大漆漆膜坚硬而富有光泽 , 具有独特的耐久性、耐磨性、耐热性、耐油性、耐水性、耐溶剂性及优越的电绝缘性等 。因此广泛套用于特种工艺品、家具的涂饰及军工、化工、纺织等行业 。大漆中的漆酚有毒 , 能引起部分人皮肤过敏 。套用漆膜光滑坚韧、经久耐用 , 并耐许多化学品侵蚀 。传统的用途是漆刷竹木建筑物、日用家具等 , 现在主要用于製造工艺美术品(漆器、漆画)和仿古家具 。工业上也曾用防腐蚀漆 , 如化学试验室的工作檯板等 , 但用量不多 。我国漆器发展历史中国漆工艺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催生了生漆装饰艺术 , “饰威饰荣”的政治文化主张 , 是漆工艺繁衍滋生的土壤 , 技术的进步成就了漆工艺的辉煌 , 时代的变迁演绎着漆文化的生髮起伏 。漆艺是财富的象徵物 , 生漆艺术的高贵品性决定了它的兴盛衰微总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文化思潮的影响息息相关 , 和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发生着千思万缕的联繫 。在远古时代 , 人类出于装饰器物的需要 , 孕育了漆器发生的胚胎;夏商周时期 , 伴随着青铜生产工具的使用 , 漆器嵌玉贴金 , 使生漆装饰艺术走向了多元化发展之路;春秋战国时代 , 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油漆”製造技术的发明 , 生漆装饰艺术体系日臻完善 , 漆工艺的发展突飞猛进 , 最终迎来了秦汉时期生漆艺术的辉煌 , 为中国漆文化的历史树立了一座高耸的丰碑;三国至隋唐时期 , 是漆文化的消长时期 , 它承前启后 , 使漆器走上了向精品工艺美术品发展的轨迹 , 密陀僧、绿沉漆等工艺的出现 , 就是这一时代的漆工艺发展的杰出成就 , 而后来夹纻造像、金银平脱工艺的兴起则迎合了时代逆转的风向;宋、元、明、清时期生漆 , 精製关键技术的突破 , 把生漆工艺推向了极致 。1976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出土一木胎漆碗和漆筒 , 据考 , 其製作年代距今已有7000余年 , 是目前发现的最为古老的漆器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十过篇》有“尧禅天下 , 虞舜受之 , 作为食器 , ……流漆墨其上 , ……舜禅天下 , 而传之于禹 。禹作为祭器 , 墨染其外 , 朱画其内”的记述 。50年代在江苏吴江县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了漆绘黑陶罐 , 与上述记述恰吻合 。继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又出土一红色雕花木刻漆器 。及至春秋髤漆彩绘的几、案、俎、鼓、瑟、戈柄、镇墓兽等文物出土甚多 , 且精美至极 。五代时有朱遵度着有《漆经》 , 惜未传世 。宋代刷漆一般只简单的将木面打磨光滑 , 而后刷上一层漆 , 保持光亮 。这种漆现代国际上称之为“宋漆” , 或“中国漆” 。这种漆光亮如镜 , 刷在木器上 , 可以保持漆面一千年仍明亮如镜——现代很多出土的宋代漆盘证明了这点 。但现代 , 这种漆的配方已经在中国失传 , 日本人抢先以“中国漆”地名字注册了国际专利 , 这种漆是现代社会最华贵 , 最高档的油漆 , 它无毒无副作用 , 用这种漆刷出来的家具 。价格一般都在百万元之上 , 哪怕是一只小凳子 。其后有隆庆年间(1567—1572)新安民间剔红艺人黄成才着成《髹饰录》一书 , 复于天启五年(1625)由嘉兴漆工杨明为其注释 , 是为我国现存古籍中唯一一部漆工专着 。漆为一化学涂料 , 中国漆的成膜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 髹漆堪称我国古代化学工艺一卓越创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