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教材·无机化学


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教材·无机化学

文章插图
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教材·无机化学【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教材·无机化学】《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教材·无机化学(第2版)》共13章 , 内容包括:绪论、溶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酸硷平衡与沉澱平衡、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合物、p区元素、s区元素、d区和ds区元素、无机化学实验及第2章至第9章的习题、检测题参考答案 。
基本介绍书名: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教材?无机化学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306页
开本:16
品牌: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曹凤歧
出版日期:2010年1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9787564119416
内容简介《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教材·无机化学(第2版)》主要介绍物质的巨观性质、微观结构、巨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套用 ,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繫 , 重视无机化学在生物学、药学、医学中的套用 。《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教材·无机化学(第2版)》可作为高等医药院校生物学、药学、医学等专业的专科教材 , 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图书目录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1 论 1.1 化学的出现与化学的分类 1.2 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 1.2.1 实验方法 1.2.2 理论方法 1.3 大学化学的学习方法 1.3.1 注重以基本自然规律为指导 1.3.2 注重模型的引出、理想模型与实际状态的比较 1.3.3 注重由特殊到一般、由性质到结构 2 溶液 2.1 液体的沸点与蒸气压 2.1.1 液体的沸点 2.1.2 液体的蒸气压 2.2 溶液的浓度 2.2.1 溶质B的浓度或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 2.2.2 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MB) 2.2.3 B的摩尔分数(XB) 2.2.4 质量分数(WB) 2.3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2.3.1 蒸气压下降一RaouIt定律 2.3.2 沸点升高 2.3.3 凝固点下降 2.3.4 渗透压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检测题 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1 热力学中的常用术语 3.1.1 体系与环境 3.1.2 状态和状态函式 3.1.3 过程和途径 3.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2.1 热力学第一定律 3.2.2 内能是状态函式 3.2.3 热和功不是状态函式 3.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焓变 3.3.1 恆容反应热、恆压反应热与焓变 3.3.2 盖斯定律 3.4 化学反应的方向 3.4.1 反应的自发过程 3.4.2 熵和熵变 3.4.3 化学反应的判据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检测题 4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4.1 化学反应速率 4.1.1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 4.1.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1.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1.4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1.5 酶催化作用 4.2 化学平衡 4.2.1 化学平衡 4.2.2 平衡常数和自由能变化的关係 4.2.3 化学平衡的移动 4.2.4 02、C0、Hb的平衡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检测题 5 酸硷平衡与沉澱平衡 5.1 电解质溶液 5.1.1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5.1.2 强电解质的活度与活度係数 5.1.3 电离度 5.2 酸硷理论 5.2.1 酸硷质子理论 5.2.2 酸硷电子理论 5.3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5.3.1 一元弱酸、弱硷的电离平衡 5.3.2 多元弱酸的电离 5.4 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5.4.1 同离子效应 5.4.2 缓冲溶液 5.4.3 盐效应 5.5 盐类水解 5.5.1 盐类水解、水解常数 5.5.2 影响水解平衡移动的因素 5.6 沉澱溶解平衡 5.6.1 溶度积常数 5.6.2 沉澱的生成 5.6.3 分步沉澱 5.6.4 沉澱的溶解与转化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检测题 6 原子结构 6.1 玻尔的氢原子模型 6.1.1 玻尔模型建立的基础 6.1.2 玻尔的氢原子模型 6.2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6.2.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6.2.2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6.3 多电子原子结构 6.3.1 禁止效应与钻穿效应 6.3.2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6.4 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6.4.1 周期 6.4.2 族 6.4.3 特徵电子组态 6.5 元素的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6.5.1 原子半径 6.5.2 原子的电离能 6.5.3 原子的电子亲合能 6.5.4 元素的电负性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检测题 7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7.1 离子键 7.1.1 离子键 7.1.2 离子的性质 7.2 共价键 7.2.1 现代价键理论 7.2.2 杂化轨道理论 7.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7.4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7.4.1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7.4.2 分子轨道的形成 7.4.3 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 7.4.4 分子轨道理论的套用实例 7.4.5 氢键与蛋白质结构 7.5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7.5.1 分子的极性和偶极矩 7.5.2 分子间作用力 7.5.3 氢键 7.6 晶体结构 7.6.1 晶体的基本概念 7.6.2 离子晶体 7.6.3 原子晶体 7.6.4 分子晶体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检测题 8 氧化还原反应 8.1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方程式的配平 8.1.1 氧化数 8.1.2 氧化与还原 , 氧化剂与还原剂 8.1.3 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 8.2 电极电势 8.2.1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与原电池 8.2.2 电极电势 8.2.3 标準氢电极和标準电极电势 8.3 标準电极电势的套用 8.3.1 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8.3.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8.3.3 求反应的平衡常数 8.3.4 元素电势图及其套用 8.4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8.4.1 能斯特(Nernst)方程 8.4.2 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思考题 习题 …… 9 配位化合物 10 p区元素 11 s区元素 12 d区和ds区元素 13 无机化学实验 习题、检测题参考答案 附录 元素周期表 无机化学教学日曆序言《无机化学》教材第一版2003年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来 , 受到国内许多兄弟院校化学教师的重视 , 被全国众多兄弟院校师生使用 , 在使用的过程中 , 他们发现的不要之处以及改进的意见等 , 均以通信的方式或在有关的教学研讨会上与编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 。在此 , 对关心本教材和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和学生 , 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次修订的原则是:全书内容及编排体系基本不变 , 主要对一版中的不妥和错误之处进行修订 , 考虑到21世纪化学科学与药学科学的发展及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 , 增加了“绪论”一章内容 , 适当增加了化学与药学的相互渗透知识 。参加本书二版修订工作的有王越、陈亚东、何海军、陆军农、黎红梅、熊晔蓉、刘静、陈颂仪、曹凤歧 , 主编曹凤歧 。在本书的二版修订过程中 , 我们仍然力图全书体现内容的基础性及强调实践能力的提高 , 但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 , 书中仍有欠妥甚至错误之处 , 恳请同行专家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