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礼( 四 )


揖礼

文章插图
明十三陵叉手礼这是叉手与跪拜礼一起施行 。女子行“万福礼”也有加上叉手动作的 。《水浒传》第二十回,写潘金莲拿叉竿挑门帘子,不想叉竿失手,正好打在过路的西门庆的头上,那潘金莲情知不指叉手深深地道个万福,说道:‘奴家一时失手,官几体怪 。”’又:1983年江苏江宁县张家山西晋墓出土 。高19.6 厘米 。青瓷,灰白色胎,黄绿色釉,釉大部已剥落,仅剩少量痕迹,模製,再以贴塑、刻纹作装饰 。现藏南京博物院 。俑分头、模製,再粘接成形,然后贴塑、刻划眼、耳、口、鼻和髮饰服饰 。头髮向后梳理,挽成扁形弯曲的十字花式髻 。髻的上部中空,可能是簪笄的地方 。扁平的脸庞,广的额头,有一双圆圆的大眼睛,眼珠鼓起,几乎突出在眼睑之外,流露出惊 恐的神态 。在瘪嘴小口上刻划 出长而深的人中,耳垂上缀两枚 圆形珠饰 。身穿对襟宽袖衣衫, 衣长曳地 。颈下两道刻纹,是在 宽大衣衫之内,还穿着齐颈的中 衣 。双手交置胸前,似作恭敬的“叉手礼” 。叉手示敬,是古代汉 族拱手揖礼中的一种姿势 。唐 柳宗元诗曰:“入郡腰恆折,逢人 手尽叉 。”所以一般认为在唐代 始流行这种见面礼 。这件青瓷 俑的叉手姿态,让我们看到西晋 时,行叉手礼的形象 。说明在早于唐朝三百多年前的西晋元康年间,已有叉手示敬的礼节 。唐以后的五代、宋还盛行这种礼节 。在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上绘有作叉手礼的人物形象 。《事林广记》中,有“叉手法”的记载 。女俑在行叉手礼时,衣衫的宽袖滑至肘部,将整个小臂裸露在外 。腰部束带,挽成蝴蝶结 。按人体比例来看,女俑似为跪姿,宽大的衣衫将其身躯笼罩住 。宽袖长衫,是魏晋以来流行的服饰 。据晋《东宫旧事》载:“太子纳妃,有白縠、白纱、白绢衫,并紫结缨 。”晋《修复山林故事》称:“梓宫有练单衫、复衫、白纱衫、白縠衫 。”可见衫是当时上下通用的便服,而且多用白色薄质丝绸製作 。这件女俑的服饰虽然简单,但緻密的质地,柔的线条,表现出大袖衫的悬垂和飘逸 。可见俑的衣衫应是用质薄的丝绸缝製的 。抱拳揖礼起源抱拳揖礼源于古代军礼,《汉书·周勃传》: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抱拳揖礼是因为在行军礼时,右手(持兵)拿着武器,因而,左手抱盖于握着武器的右手背上 。
揖礼

文章插图
《管子》:管子执枹而揖军士曰:“谁能陷陈破众者,赐之百金 。”管仲拿着鼓槐向战士拱手为礼说:“谁能陷阵攻破敌众,赏黄金百斤 。”可见管仲是拿着鼓槐向士兵行揖礼的 。抱拳揖礼是古代军中主要套用礼节,可拿着东西施礼,抱拳手态简单,舒适自然 。是一种常用而相对较轻易的礼仪,在古代军队广为流行,随军队作战而转移因而也传到民间 。抱拳揖礼在民间流行起于周初,盛行于明、清、民国时期 。抱拳揖礼在民间流行,主要是春秋至两晋期间,朝庭与官府等官场活动,强调周礼制,周礼仪施礼等级繁锁,礼仪仪容要求複杂,相对难学难记,而唐宋期间,盛行叉手揖礼,抱拳揖礼相对式微,直到明朝,民间习武风气盛行,因而抱拳揖礼也在民间得以推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出于民间,长期军旅,因而对抱拳揖礼套用起规範性作用 。姿势和含义抱拳的标準姿势是:左脚上前一步,右脚跟上;并步的同时,两手环抱胸前,右手握拳,拳面外向左手,拳顶对着左掌中指下端;左手四指伸直,或左手四指併拢自然覆裹右拳上,左手拇指扣右手虎囗,拇指弯曲,两手手心朝胸,向外前平推出 。此礼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