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可挡!新能源车型L2搭载率破50%,TOP20品牌数据出炉

中国乘用车市场正在走出去年的阴霾 。
机构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产量1100.77万辆,同比增长7.5%;终端销量959.08万辆,同比增长4.7%;乘用车出口152.36万辆,同比增长87.6% 。
在实际交付量方面,上半年乘用车(不含进出口)市场交付新车929.30万辆,同比上年同期增长4.46% 。不过,和2021年相比,仍下滑7.59% 。
不过,在智能化方面,尤其是新能源车的智能驾驶细分市场,依然呈现高景气度态势,各项数据表现抢眼 。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L2(含L2+)交付新车324.35万辆,同比增长37.65%;前装标配搭载率为34.90%,同比上年同期提升约8个百分点 。
其中,新能源汽车前装标配搭载L2(含L2+)交付新车147.13万辆,同比增长75.55%,前装标配搭载率为50.38%,同比上年同期提升约10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增速状态 。
不过,在标配搭载车型价位方面,今年上半年标配搭载L2(含L2+)交付新车均价,相比上年末,提高1.46万元至26.62万元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车企降本效应(低价选装)以及中高端车型标配的趋势 。

势不可挡!新能源车型L2搭载率破50%,TOP20品牌数据出炉

文章插图
注:本次数据选取2023年H1实际新车交付量排名前20的品牌,部分车企旗下多个品牌不合并处理 。
智能驾驶整体市场的持续升温,也带动核心供应商订单增加 。
以东软睿驰为例,2022年该公司获得多家头部车厂乘用车的量产订单,特别是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的量产订单同比大幅增长 。
目前,该公司与广汽、长安、东风岚图、吉利等整车企业,以及采埃孚、地平线、芯驰科技、中兴通讯等供合作伙伴都正在开展深入的合作 。
此外,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具备智能驾驶基础软件量产能力的厂商,东软睿驰也推出了针对域控制器开发者提供的完整SOA开发平台 。
比如,DS( )可以提供特定的操作系统、BSP、标准基础软件、域控制器整套开发流程所需的软件栈、工具链及针对典型芯片的工程适配,为开发者构建一站式开发环境,从而提升开发效率 。
而处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市场份额领先位置的德赛西威,一方面高算力平台IPU04已在理想、小鹏、飞凡、高合等多家客户实现规模化量产,并有大量在手订单将陆续实现量产配套 。
同时,该公司的轻量级智能驾驶域控制器IPU02将推出更多新方案,适配国内车市的中低至中高价位区间车型这一最大的细分市场 。
此外,在关键的核心计算方案部分,除了英伟达、地平线、TI,黑芝麻智能也在开始交付搭载双A1000芯片的智驾方案(领克08) 。
势不可挡!新能源车型L2搭载率破50%,TOP20品牌数据出炉

文章插图
公开信息显示,这套高阶行泊一体智能驾驶方案,将在城市领航 (City pilot)、高速领航 (NOA)、智能泊车 (AVP) 等功能上落地实现 。而规模化的背后,除了车型的销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智驾系统的性价比 。
在黑芝麻科技联合创始人、COO刘卫红看来,“国内电动车市场还是个比较年轻市场,自主品牌想要有比较高的溢价还需要一个过程 。在短期内,我们的解决方式就是提供快速的降本增效解决方案 。”
目前,黑芝麻智能能够实现支持10V(摄像头)NOA功能的行泊一体域控制器BOM成本控制在3000元人民币以内,支持100T以上的物理算力,帮助车企解决成本压力 。
同时,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同时也是首个量产的符合车规、单芯片(非分时复用)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国产芯片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