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四大发现”如何成为传承中华文脉的“四大显学” 中国之最100集目录( 三 )


“敦煌遗书本来保存得非常好,就封藏在一个洞窟中,而且是中国人王道士发现的 。但在发现后的十来年里,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妥善保管,才造成了流散,这是时代的悲剧 。”赵晓星说 。
殷墟甲骨和居延汉简的发现,也伴随着外国探险家与古董商的盗掘 。
更让人痛心的是中国人自己的损毁 。1909年,伯希和将携带的部分敦煌遗书展示给罗振玉等人,引起中国学者关注 。劫余的部分敦煌遗书终于得以由敦煌运至北京,入藏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这也是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的主体 。
“藏经洞文物从出洞的那一刻起,就又经历了一次劫难 。”赵晓星说,整个东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官员乡绅哄抢盗窃,押运人员监守自盗的情况 。
到达北京的敦煌遗书仍没逃过流散与损毁的命运 。罗振玉在《鸣沙石室佚书》的序言中,曾指出“比既运京,复经盗窃” 。其孙罗继祖在讲述祖父生平的《庭闻忆略》中,有更详细的描述,“他们就尽力盗窃其中的精华,为了凑足八千之数销差,他们竟然把盗窃之余的长卷破坏截割为二、三,甚至五、六段 。”他感叹,“鸣沙秘藏,一被窃于外国人之文化侵略,二被窃于国内的不肖官吏 。”
但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的写卷长度仍为世界各大藏家之首 。1930年,陈寅恪在《敦煌劫余录》的序言中有这么一段话:“或曰: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其发见之佳品,不流入于异国,即秘藏于私家 。兹国有之八千余轴,盖当时唾弃之剩余,精华已去,糟粕空存……”
“直到今天,这段话还不断被引用 。但其实这不是陈寅恪先生的观点,而是他在下文中予以反驳的观点 。”赵晓星说,“这段话是当时不少人对国图收藏的敦煌遗书的看法,认为这8000多个卷轴都是别人挑剩的,精华已经没有了 。陈寅恪先生十分反对这种观点,他真正去研究了这些敦煌文献,所以他举了好些例子,证明国图收藏的有价值的敦煌遗书很多,并不比国外和私家所藏的差 。”
明清档案的命运更有戏剧性,一次差点焚毁,一次差点化为纸浆 。清宣统元年(1909年),内阁大库年久失修,库墙倒塌,所藏书籍、档案、实录、圣训被移出,部分档案被视为“无用旧档”,准备焚毁 。正在学部任职的罗振玉,发现了这些档案的巨大价值,于是建议军机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焚毁,将档案移归学部,存放在国子监敬一亭 。
民国元年(1912年),新设的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接管了这些档案,但一直未能好好整理 。民国十年(1921年),历史博物馆因经费短缺,将其中的八千麻袋档案以4000元卖给了同懋增纸店,罗振玉再次将这些档案从毁灭的边缘抢救回来 。
王国维在《库书楼记》中,记录了这充满戏剧性的经过 。1922年2月,罗振玉“以事至京师,于市肆见洪文襄揭帖及高丽国王贡物表,识为大库物 。因踪迹之,得诸某纸铺,则库藏具在,将毁之,以造俗所谓还魂纸者,已载数车赴西山矣” 。最终,罗振玉以原价三倍的价格,买回了这些档案 。
“八千麻袋”事件的发生,使整个学术界意识到了危机,认为有责任保护这批珍贵文献 。对明清档案的抢救,由罗振玉等个别学者,变为整个学术界的共同行动 。这些抢救下来的档案经过多次辗转,大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后移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
目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明清档案1067万余件,其中明代档案3800多件册 。对于明清两代档案数量上的巨大差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韩永福认为,这是因为大量明代档案还是被毁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