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大都市|俞力:数字化管理是上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上海世博会四个历史之最( 三 )


因为博物馆的物件没法像工业品一样,可以批量地赋予统一编号 。比如,汽车的引擎、轮胎,给一批编号,你可能就知道是什么了 。但对于文物来说,差不多形状的器皿,可能是陶的,也可能是青铜的;同样是青铜的,有的是镜子,有的是盘子,甚至差不多材质和外表的东西,还有纹饰、铭文等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博物馆相关物件的信息化过程中,要格外细致 。
所以,博物馆的信息化工程更不能仅仅是领导关心的事情,是涉及到每个员工的任务 。因为所有的展品、部件、布置效果等,配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展示系统 。那么如果把这个小系统全部都拆成代码化,变成可视化的图像,然后它的重要信息变成文字档案 。这个过程,需要博物馆各个部门通力协作,最终建立一个扁平式的信息管理处理平台 。
澎湃新闻:您觉得相比传统博物馆,游客参观数字化博物馆能获得哪些不同体验?
俞力:现在,观众对博物馆的需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到此一游”的体验 。通过网络,观众可以实现一种预参观,大致了解展览内容和活动信息,能让他来到博物馆后,直接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而且这种体验,是在“观赏”,而不是在“阅读”或者“知道”,这种观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真正的看见,既有捕获信息的“看”,也有分析信息的“见”,把网上和实际的结合,那就是他真正看见了,表示他对器物,既完整地了解了知识,也感受了实物的精彩 。
信息化还进一步丰富了观众全链路的艺术欣赏路径 。我认为,博物馆的建成就是人类为保存前辈所创造的文化而建设的一种空间载体,它的任务不仅仅是留存,更要研究,研究有了成果,才能把这件物件真正转换为公众的展品,并通过不同的数字化的宣传,了解物件折射出的时代背景,物件代表着当时民族制造工艺和国家整体实力,这些也是预参观的内容 。
我举几个国外可借鉴的例子,比如我在大英博物馆参观,它们会把一幅历史画上的每一个人抽出来进行介绍,分别讲述他们参与这个历史事件的背景 。在法国奥赛博物馆,为了对《天堂之门》库尔贝《画室》进行研究,一幅画就是一个临展 。因为他当年创作的时候运用了照相技术,上面的每个人物都有原型,所以研究人员把他可能用到的素材进行罗列,进行个别分析,然后再整合为对完整作品脉络的鉴赏 。这些东西光靠传统做法,是很难完成的,依靠信息化技术,就显得容易很多 。
澎湃新闻:对于上海博物馆的数字化、信息化之路,您有怎样的建议?
俞力:从整个大框架来说,我想引用一句话“Think global, act local”,我的理解就是放眼全球,脚踏实地 。不要去想着一步登天,而是要先做好顶层设计,避免走入一些误区 。
如何做好顶层设计?我想有三个结合,一个是专家提出设想,对产品未来的功能和功效进行规划;第二个是工程师完成设想,努力把愿景变成真实;第三是负责人要统筹规划实施,把每一部分融入一个清晰的体系 。
上博现在又有了东馆,在东馆可以进行更为大胆的尝试,也更容易取得成绩,在本馆,由于需要兼顾对公众开放的任务,所以不妨等待东馆的实践经验成熟后,再进行分区域实施 。
信息全了,那你运用再生产能力的基础就有了 。我相信,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但是上海博物馆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列,因为有天时、地利、人和,创造了这样一个机遇,希望上海博物馆能把握住这样一个机遇 。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相信,循序渐进,上海博物馆一定能成为一座世界一流的实体和信息化兼顾的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