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啤酒的知识,看这一文就够了 吉尼斯记录啤酒度数( 四 )


捷克“皮尔森”啤酒的首创人格罗尔
皮尔森属淡色拉格啤酒,酒体偏淡,具有典型的啤酒花香味和苦味 。
至19世纪中叶,啤酒传世已数千载,酿造配方传遍世界并不断改进,酿酒人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这只是在实践方面 。因为人们始终没搞清楚酵母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在啤酒中“施法”的,直到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证实酵母产生酒精的原理 。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后,将最好的啤酒花种植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意志帝国 。这促使巴斯德积极投身啤酒发酵和保存的研究,希望能在日耳曼人擅长的领域里一雪国耻 。此前,法国许多啤酒厂的酵母都是在各厂间循环使用 。1871年,巴斯德发明了一种拉格酵母培养法,使酒厂能独立生产酵母,有效避免循环使用带来的微生物污染 。1876年,巴斯德发表了论文《啤酒研究》,随之巴氏消毒的熟啤酒诞生 。以此为起点,啤酒工业步入量产的轨道 。然而,法国的啤酒行业似乎未能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巴斯德对德国的“啤酒复仇计划”终究是南柯一梦 。
路易·巴斯德对酵母的研究改变了人类对酒类发酵的认知
从巴斯德的研究成果中获益更多的是丹麦 。19世纪下半叶,啤酒在这个北欧国家是个兴旺的产业,产品甚至远销英殖民地印度,因此巴斯德的啤酒研究颇受丹麦人关注 。当时的嘉士伯还是哥本哈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酒厂,在学习了巴斯德的酵母培育和啤酒保存方法后,工艺流程进行全面改造,产能得以快速提升 。为向巴斯德的贡献表达敬意,1878年嘉士伯啤酒厂入口处竖起一座他的半身雕像,门前道路也以“巴斯德”命名 。
位于嘉士伯集团哥本哈根总部的大象之门 。它曾是嘉士伯酿酒厂建筑群的入口之一,也是当地著名的地标性建筑 。
新嘉士伯美术馆由嘉士伯啤酒厂创始人之子于1882年创立,目前共有3个展馆,馆藏数量超过1万件,以古希腊罗马时期及19世纪的雕塑作品为主 。
嘉士伯啤酒的口感属于典型的欧洲式拉格,酒质澄清甘醇 。自1904年被丹麦皇室许可作为指定的供应后,其商标亦多了一个皇冠标志 。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酵母公司在不断优化酵母菌株 。在艾尔和拉格两大啤酒家族中,已有数百种酵母被鉴定、分类编目、繁殖和储存,为酿酒师创造了更丰富的选择空间 。“酵母之于啤酒的意义怎么夸大都不为过”,在酵母面前,酿酒师无不自谦道,“我们只是制作麦芽汁,只有酵母才能酿造啤酒 。”
一方水源一方酒
毫无疑问,啤酒的绝大部分成分是水 。根据酒精度不同,啤酒中水的占比可高达98% 。所以水质优劣对啤酒质量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
事实上,不同地域的水源特点早已对当地啤酒风格的演化定下基调 。例如利用矿物盐含量较高的水源酿酒时,一般会加入深色麦芽进行中和,于是英伦三岛、爱尔兰地区流行起了用深色甚至黑色麦芽酿造的波特(Porter)和世涛(Stout);欧洲中部的水质优于英伦地区,能较好达到酸碱平衡,因而德国、奥地利、捷克等地的啤酒颜色略淡些 。其中捷克皮尔森地区的水质较软,能最大程度突出麦芽和啤酒花的味道 。
英国和爱尔兰流行黑啤,原因之一是当地的水质碱性大,为达到酸碱平衡且增加口感,会选用深色甚至黑色麦芽酿制啤酒 。
技术人员正在检测啤酒的纯度
但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水质已不再是影响啤酒风味的决定性因素 。在某些啤酒的非传统产地,酿酒师通过调节水的酸碱度,也能生产出风格接近的啤酒 。例如英国特伦特河畔伯顿地区的水质十分特殊,含有大量硫酸钙,酿制中有利于提取啤酒花的苦味而减少刺激,这也是该地区的IPA获得成功的关键 。虽然伯顿的水是出了名的难复制,但通过加入矿物盐仍能达到不错的模仿效果 。这种做法已被广泛使用,还有个专业名称——“伯顿水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