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啤酒的知识,看这一文就够了 吉尼斯记录啤酒度数( 三 )


法国画家马奈的油画作品《女神游乐厅的吧台》 。画中吧台两侧摆放着巴斯酒厂出产的带醒目红三角商标的IPA 。
其实,IPA这一名称并非英国人命名,而是在从印度转运至澳大利亚时,当地报纸大肆宣传这款“来自印度的淡色艾尔”而得名 。随着啤酒风格多元化,今天的IPA已非往昔,它代表的是一个以浓郁酒花风味为最大特色的啤酒家族 。
现代酿酒商试图量化啤酒花中的苦味,作为啤酒质量控制的一种方法 。酒标上常见的IBU即国际苦味单位(International Bittering Units) 。一般来说,啤酒的IBU从20?45是常见范围,口感较为温和;IBU小于20的几乎感受不到酒花的存在;IBU大于45的啤酒苦味则较重 。
酵母——真正的酿酒师
瞥一眼啤酒杯,目光会先被啤酒的颜色、清澈度以及顶上奶油状泡沫所吸引 。啤酒里的碳酸气体往往被忽视,除非它在你的鼻尖上嘶嘶冒泡或是在舌头上激烈跳动 。端近酒杯,当光线穿透杯子,细小的气泡从杯底纷纷上浮,犹如啤酒中的火花把香气传递出来 。这就是酵母在啤酒中的碳酸化作用——酵母菌吞食麦芽汁中的糖分产生酒精,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 。
啤酒不仅品种、颜色、风味多样,盛放的杯子在造型和质地上也颇有讲究 。
发酵是个微妙的过程 。最古老的啤酒无须添加酵母便自动发酵,而今只有布鲁塞尔旁的谐纳谷(Senne Valley)酿造的酸啤兰比克(Lambic)仍采用这种方法 。在康狄龙(Cantillon)啤酒厂,麦芽汁于通风环境中冷却,山风将河谷特有的微生物菌群源源不断地带入发酵池??研究发现,兰比克在发酵过程有超过100种酵母菌、数十种小球菌和乳酸菌参与,正是在这些微生物的作用下,酒液呈现出独特的酸爽和菌香 。将不同熟成度的兰比克混合二次发酵,又能得到另一种香槟风格的啤酒——贵兹(Gueuze) 。
根据发酵工艺特点,世界上所有啤酒都可分为艾尔(Ale)和拉格(Lager)两类 。艾尔是酵母上层发酵法,温度较高(15℃?24℃),酵母活跃,发酵过程产生大量代谢物,从而能塑造复杂的风味 。拉格是一种低温熟成技术,温度一般低于10℃,酵母沉于酒液底部发酵 。下层发酵产生的代谢物也相对较少,因此拉格啤酒品质稳定、口感清爽 。
上层发酵自古有之,但在酿酒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艾尔啤酒难以保持稳定的品质 。早在16世纪,巴伐利亚地区的修道院僧侣为避免夏日高温对酿酒造成不良影响,将啤酒放进清凉的地窖或是岩洞中发酵,酿出的啤酒清澈而温和 。这就是拉格的雏形 。“拉格”一词即源于德文“窖藏”(Lagern)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当时欧洲各封建小国的“啤酒理念”存在分歧,所以这一窖藏技术并没有在其他地区产生多少影响 。直到2个多世纪之后,拉格啤酒才被邻近的捷克皮尔森(Pilsen)发扬光大 。
格罗尔酿造第一批“皮尔森”啤酒时使用的铜罐
1838年,皮尔森市民对本地易变质的艾尔啤酒终于无法忍受,爆发了破坏酒厂的事件 。市政府不得不出面邀请巴伐利亚的知名酿酒师约瑟夫·格罗尔(Josef Groll)前来开发新产品 。格罗尔调研后发现,皮尔森有着得天独厚的酿酒原料和环境优势,他大胆选用了当地新品浅色麦芽和萨兹啤酒花,结合自己掌握的下层发酵技术反复实验,用3年时间成功酿出一种罕见的金黄色透明酒液 。这款以皮尔森市名命名的啤酒一经推出就火爆起来,并很快占领了布拉格、巴黎等欧洲大都市的酒馆,一时间,由新颖的细长轻薄、口大底小的皮尔森杯装盛的金色啤酒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独特风景 。皮尔森酿制法也为日后啤酒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找到了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