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语


马来语

文章插图
马来语【马来语】马来文一般指本词条
马来语(Malay language),跟印尼语是同一种语言 。是马来西亚和汶莱的官方语言,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上的马来语泛指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诸语言;狭义上的马来语指一种使用于马六甲海峡附近地区的语言 。狭义上的马来语在语言分类上属于南岛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 。
在1945年以前,苏门达腊岛以外的很多地方也是使用马来语 。但是在印度尼西亚于该年从荷兰手中宣布独立以后,印度尼西亚所使用的马来语则被改称为印尼语 。
基本介绍中文名:马来语
外文名:Bahasa Melayu
语言系属分类:南岛语系
基本介绍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 。分布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汶莱、泰国南部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廖内和林加诸岛 。使用人口约2亿8千万,是世界上第七大语言 。公元7世纪,一种含有大量梵语借词的古马来语已在南苏门答腊地区产生,它是当地广泛使用的商业语言 。14世纪以后,有马来亚、雅加达、安汶等地区方言,同时还出现了市场马来语,它是简化了的马来语,分布于南洋群岛 。马来西亚的现代标準马来语,也称作马来西亚语,它在部分基本辞彙、部分语音和某些形态与句法特徵方面跟印度尼西亚语有所区别 。马来语有6个单元音,3个双元音,24个辅音(其中6个是外来语的辅音) 。借词多源于梵语和阿拉伯语 。大部分词由两个音节词根组成,通过前、后、中缀构成派生词或表达某些语法意义 。名词没有性、数、格的变化,重叠法可以构成複数和表示其他语法意义 。马来语是分析型语言,句法关係由功能词和词序表示 。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在名词之后,状语在动词之后 。马来语最初使用源于印度的帕拉瓦文字,14世纪以后使用爪威文字,即阿拉伯字母书写的马来文 。19世纪末,英国人把阿拉伯字母改成了拉丁字母 。1904年后在马来亚推行了用拉丁字母书写的现代马来语,爪威文还在马来亚和苏门答腊部分地区继续使用 。名称来源根据马来西亚、印尼和汶莱共同达成的默契,马来语是以廖内语(Bahasa Riau)--- 苏门达腊廖内省(Riau)的口音 --- 当作标準语的 。这是因为长久以来,现属印尼的廖内省一直被视为是马来语的诞生地 。
马来语

文章插图
马来语使用人群在马来西亚,马来语被称之为“Bahasa Melayu (马来语言;Malay language)”或“Bahasa Malaysia (马来西亚语言;Malaysian language)” 。“马来西亚语言”是马来西亚政府在1967年的《国语法案》(National Language Act)中被使用的语彙 。一直到1990年以前,“马来西亚语言”是比较常被用来指涉马来语的一个名称 。但是在1990年以后,不论是官方人士或者是学院里面的学者,却都逐渐倾向于用“马来语言” --- 这是马来语版的“马来西亚联邦宪法”中所使用的语彙 --- 来指涉马来语 。印尼在宣布独立以后,也是使用某种形式的马来语当作其官方语言,但是却将其称之为“Bahasa Indonesia (印尼语言)” 。至于在汶莱和新加坡,他们所使用的马来语则是被简单称为“Malay (马来语)”或者是“Bahasa Melayu (马来语言)” 。基本上,所谓“马来语言”和“印尼语言”的区别,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于语言学上的考虑 。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沟通的,虽然有不少语彙不一定完全相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马来方言彼此之间反而无法完全互相沟通 。比如说,对很多马来人而言,他们就很难理解吉兰丹语(Kelantanese)的发音 。此外,印尼爪哇的马来语(Javanese Malay),则是拥有很多特有的辞彙,即使是熟悉马来语的马来人也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辞彙的意思 。与印尼语区别马来语和印尼语之间的差别,可以类比为英式英语(British English)和美式英语(American English)之间的差别 。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彼此沟通的,只是在书写系统的拼音和语彙上有一些差异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印尼语从爪哇语和荷兰语中借用了不少辞彙 。比如说,马来语中的“邮局(post office)”是“pejabat pos”,但是印尼语中的“邮局”则是“kantor pos”,这是借用“kantoor”这个荷兰语 --- 荷兰语中的“办公室(office)”--- 而产生的辞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