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庙

廊庙廊庙,指殿下屋和太庙,后指代朝廷 。
【廊庙】拼音:láng miào
李贤注:“廊,殿下屋也;庙,太庙也 。国事必先谋于廊庙之所也 。”
基本介绍中文名:廊庙
出处:《孙子·九地篇》
含义:殿下屋和太庙
后人指代:朝廷
拼音:láng miào
注音:ㄌㄤˊ ㄇㄧㄠˋ
词目廊庙拼音láng miào基本解释[the imperial court] 指朝廷 。夫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国语·越语下》廊庙之宝,弃于沟渠 。——《后汉书·孟尝传》廊庙无才天下求 。引证解释指殿下屋和太庙;朝廷 。1、《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2、《国语·越语下》:“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许也 。”3、《后汉书·申屠刚传》:“廊庙之计,既不豫定,动军发众,又不深料 。”4、《后汉书·孟尝传》:“廊庙之宝,弃于沟渠 。”5、《三国志 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6、唐 孟棨《本事诗·高逸》:“上亦以非廊庙器,优诏罢遣之 。”7、宋叶适《资政殿学士参政枢密杨公墓志铭》:“夫同在廊庙,徒晚觉于十年之后 。”8、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既食朝廷之禄,敢忘廊庙之忧!”9、明 顾大典《青衫记·乐天蒙召》:“感吾皇宠召,趋命还朝,绛节朱轮,紫泥丹诏,履舃重登廊庙 。”其它相关典源《孙子·九地篇》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 。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译文因此,在决定战争方略的时候,就要封锁关口,废除通行符证,不充许敌国使者往来;要在朝廷里再三谋划,作出战略决策 。敌人一旦出现间隙,就要迅速乘机而入 。首先夺取敌人战略要地,但不要轻易与敌约期决战 。要灵活机动,因敌情来决定自己的作战行动 。因此,战争开始之前要象处女那样显得沉静柔弱,诱使敌人放鬆戒备;战斗展开之后,则要像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使敌人措手不及,无从抵抗 。释义廊庙,指殿下屋和太庙,后指代朝廷 。李贤 注:“廊,殿下屋也;庙,太庙也 。国事必先谋于廊庙之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