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蝉


沫蝉

文章插图
沫蝉【沫蝉】沫蝉 froghopper,同翅目沫蝉科,常见的沫蝉有红纹沫蝉和小红斑沫蝉,亦称吹沫虫(spittlebug)或鹃唾虫(cuckoo spit insect)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沫蝉
拉丁学名:froghopper
别称:吹沫虫、鹃唾虫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六足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同翅目
亚目:蝉亚目
科:沫蝉科
总科:沫蝉总科
简介概述同翅目(Homoptera)沫蝉科(Cercopidae)昆虫,约2,000种,小型,长度很少超过1.5公分(0.6吋) 。后足胫节有1-2个侧刺,有2横列端刺 。后足基节短而呈锥状 。若虫灰白色,其肛门分泌物与腹部腺体分泌物形成混合液体,再由腹部特殊的瓣引入气泡而形成泡沫状,可使若虫不致乾燥和受天敌的侵害 。草地沫蝉(Philaenus leucophthalmus)外形似蛙,有灰褐色翅,善跳,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洲 。某些非洲种类常成大群,并分泌大量泡沫,从树枝上滴落犹如下雨 。蔗沫蝉(Tomaspis saccharina)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一大害虫 。沫蝉属(Aphrophora)严重危害柳和松树 。有一类沫蝉,其分泌物形成钙质管状,形似螺壳,一度被误认为贝类 。
沫蝉

文章插图
沫蝉沫蝉的种类很多,是一种身长只有六毫米的小昆虫,有些都不到 5mm大小,颜色都很朴素,生活在植物叶片上,保护色良好所以不容易发现 。它常分泌一种泡沫状物,用来保护自己不至于乾燥及免受天敌侵害,所以又称为吹泡虫 。
沫蝉

文章插图
沫蝉沫蝉的栖息地十分广泛,遍布全球各地,但一直不引人重视 。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的生态学家发现,沫蝉后腿记忆体在有大量的肌肉,就像一个弹弓,可以在一毫秒时间内释放出储存在肌肉里的能量,跳跃到70厘米的高处 。这相当于人跳200米那幺高 。相对于自身长度而言,沫蝉的跳跃高度已经超过了先前人们普遍认同的昆虫界的跳高冠军跳蚤 。特徵特性稻赤斑黑沫蝉和刘氏长头沫蝉的特徵特性稻赤斑黑沫蝉又名稻沫蝉,雷火虫 。主要分布于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 。80年代以来,随着杂交稻的推广普及和有机氯农药停用,该虫害已呈上升趋势 。刘氏长头沫蝉是近年在岳西发现危害水稻的一种新害虫 。有关此虫生物学特徵特性及防治方面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导 。结果与分析2种沫蝉在海拔100-900m处都有分布,其中以400m以下最多,400-700m少见,700m以上极少见 。1997年8月11日在南庄海拔400m以下各种类型的水稻田调查,稻赤斑黑沫蝉、刘氏长头沫蝉及2种混合危害面积分别占调查面积的27.8%、26.2%和23.3% 。杂交水稻受害程度高于常规水稻,单季中稻受害程度重于单晚,双季晚稻次之 。
沫蝉

文章插图
沫蝉
沫蝉

文章插图
沫蝉2种沫蝉皆以成虫刺吸水稻上部直立叶片液汁危害 。稻赤斑黑沫蝉刺吸的叶片,初期多在主脉和叶缘之间形成棱形斑,以后全叶逐渐枯黄,呈土红色 。刘氏长头沫蝉危害初期多在叶尖出现,后沿叶缘迅速向下加长加宽扩展,中期除中脉绿色外全部枯黄,后期全叶枯黄,呈土红色 。1996年9月18日在南庄对受害严重的杂交中稻汕优63考察,稻赤斑黑沫蝉、刘氏长头沫蝉的被害株空壳率分别为37.3%、29.3%,比正常株增加22.6、15.5个百分点,千粒重降低11.7%、6.8%,减产30.8%、18.3%,损失很大 。世界第一跳跃者有的科学家认为:沫蝉是世界上跳跃最高的动物,虽然他身体只有3毫米,但是它却能跳到70厘米,这个相当于一个人往上跳210米!竟然比跳蚤跳的都高形态特徵稻赤斑黑沫蝉①成虫:体长11-13.5mm,全体黑色有光泽 。头冠不大突出,複眼黑褐色,单眼黄红色,前胸背板中后部隆起 。足长、前足腿节特别长 。小盾片三角形,中部有一明显的棱形凹斑 。前翅乌黑,较平展,近基部有2个大白斑,近端部雄性有一个肾状大红斑,雌性有2个—大—小红斑 。②卵:初产淡黄色,后期变深 。扁椭圆形,长1.0-1.2mm 。③若虫:5龄,1-2龄前,体色较浅,无翅芽,长1.5-5.1mm,3龄体色淡褐色,有翅芽长5.1-6.6mm,4-5龄黑褐色,中后胸两侧向后形成八字形翅芽,后翅芽超过前翅芽到达第1腹节,长6.6-1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