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丰大路坝地震

鹹丰大路坝地震【鹹丰大路坝地震】同治《鹹丰县誌·祥行眚》卷二十记载,公元1856年6月10日8时(清鹹丰六年五月初八辰时)鹹丰大路坝(今湖北省内)地震 。大路坝山崩,由悔(许)家湾、板桥溪抵蛇盘溪三十余里皆成湖,压毙居民数百计 。
基本介绍中文名:鹹丰大路坝地震
出处:《鹹丰县誌·祥行眚》
时间:1856年6月10日8时
后果:压毙居民数百计
事件概要据同治《鹹丰县誌·祥行眚》卷二十记载,公元1856年6月10日8时(清鹹丰六年五月初八辰时)鹹丰大路坝(今湖北省内)地震 。大路坝山崩,由悔(许)家湾、板桥溪抵蛇盘溪三十余里皆成湖,压毙居民数百计,李姓最多 。地震烈度八度区,分布于鹹丰县大路坝至蛇盘溪一线,在此区内,地面震动强烈,滑坡、山崩、地裂极为普遍,地面变形显着,人畜伤亡惨重 。地震时箭子岭西段山体被劈裂并产生左旋错动,导致大规模滑体堵截近东西流向的老窖溪而形成"地震湖",现名小南海 。若轿顶山山麓的滑塌体和被水淹没的堆石加以计算,则其总体积应以倍增 。如此巨大的滑崩,在中外地震史上尚属罕见 。地震烈度七度区,北抵鹹丰活龙坪以北,南到黔江县城以南,东达茅坝、燕朝,西至毛坝子 。在此区内,地面震动仍然相当强烈 。距震中18公里的黔江,"室宇晃摇,势欲倾倒,屋瓦皆飞,池波涌立,民惊号走出,仆地不能起立 。"在活龙坪一带,大规模的山崩和滑坡计有九处 。地震烈度六度区,地面震动强烈,人普遍站立不稳,田里水振荡,器皿中的水荡出,少数建筑物损坏,局部产生崖崩,地下水位有明显变化 。尖山土司皇城遗址(建于明万曆辛亥年,即公元1611年),其石坊,皇坟等占建筑物均系长石石英砂岩巨块构成,地震时,上部构件与立柱及柱体两侧的装饰物都出现位错,衔接部位被拉开,最大3-5厘米 。震中北纬29.7°、东经108.8°,震级6.25级,震中烈度八度,震源深度8公里 。地震有感範围北至四川巫山,东南达湖南吉首,西南抵四川南川,最大半径230公里,有感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