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文章插图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含1德之厚2,比于赤子 。蜂虿虺蛇3不螫4,猛兽不据5,攫鸟6不搏7 。骨弱筋柔而握固8,未知牝牡之合9而全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10而不嗄11,和12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13曰祥,心使14气曰强15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创作年代:春秋末期
作品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文学体裁:文言文
作者:老子
原文《老子》第五十五章注释1含:内含、隐含,本有 。2厚:充足 。3蜂虿虺蛇:毒虫 。4螫:刺螫、施毒 。5不据:不扑捉 。6攫鸟:凶鸟 。7搏:搏爪 。8握固:固,牢牢 。握手牢牢闭气不失 。9牝牡:雌雄 。10号:哭号 。11不嗄:不沙哑 。12和:无欲虚中气自和 。13生:自然生存 。14使:司使 。15强:自强、无损 。今译本含本德之厚,好比初生的婴儿 。有毒的蛇虫不螫咬,猛兽不扑捉,凶鸟不搏爪 。骨弱筋柔而手握闭固气门,不知雌雄交合而始终挺勃,是精之至足 。终日哭号而喉不沙哑,是无欲气和之至的原因 。知静和是自然的生态,知自然而不妄为明 。益于处常而生为祥和,心明使气神宁和虚静为自强不息 。万物离虚、离柔、趋壮则自衰老,称谓不合道,不合道就必然不能恆常而走向结束、走向早于生命的尽头 。要旨参解一、以赤子之自然状态来理解内含本能之德 。二、了解赤子婴儿虫不螫咬、鸟不搏爪、双手握闭、常勃、不哑这种真实的天性之功其理之妙 。三、学赤子无欲精气神自和,知此本常之和者明,明能常才益本生名祥和、名能心使气静虚,才为自强不息、自强不去 。续解一、赤婴的天性,有死了兽不吃的民间找老者草烧的习俗 。这种潜性、天性应当给人以益生的启示,并且大德也具有赤婴的这种天性,甚至远远超越这些天性,达到虫兽不近、无死地 。二、从婴儿状态吸收无欲神不驰的精气神自和内强之式天性德 。三、其握固自闭之式,很多人在遇冷和发誓之时都会自然握固 。但婴儿的握固是拇指在内 。四、以赤婴之柔破说妄欲强生执生之壮之为之不道早已的必然后果 。消积延年益寿法应当是从柔弱使生命减速至到无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