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让美妙之音“声”入人心 廖永昌中国之最( 三 )


从今年初开始 , 上音开展了中国艺术歌曲向海外推广项目 , 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以及维也纳先后举办了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 , 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我会现身说法告诉大家 , 回国发展既能报效祖国 , 自身也能得到长足发展 。”很多时候 , 他一边演出 , 一边代表上海音乐学院向那些“流失”到海外的艺术家抛去橄榄枝 , 只为“挖”回更多高水平音乐人才 。
以出品人身份参与到《声入人心》舞台 , 他希望用人们喜闻乐见的综艺形式 , 拉近大众与高雅艺术的距离 。
3 恩师周小燕告诫:“夹着尾巴做人”
廖昌永不止一次提及 , 对他从艺之路影响最大的是已故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 。“我蛮幸运的 。从大学二年级就跟着周老师学习 。在她的学生当中 , 我是跟她最亲密 , 也是跟随她时间最久的学生 , 前前后后将近三十年 。”在他看来 , 他跟周老师的感情不仅是师生之情 , 更像母子之情 。“在她身上学到的 , 除了专业知识之外 , 更多的是对艺术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对事业的态度 , 这些是我觉得最值得珍惜的 。就像一所大学所秉持的精神 , 正是一代一代大师们的言传身教 。”
如今 , 斯人已去 , 老师做的每件事情都成了自己的标杆 。“不论是对系里的老教师、青年教师 , 还是对学校的外国专家以及家里的服务人员 , 她都会一视同仁 。”廖昌永记得 , 周老师每回走到校门口 , 校工跟她打招呼 , 她从来都是笑眯眯地回应 。在楼下对于开电梯的阿姨 , 她同样和蔼可亲 。“老师常说 , 她对他们微笑和说‘谢谢’都是真心的 , 每个人工作的岗位不同 , 但是大家的人格和尊严都是一样的 , 大家是平等的 。”
廖昌永记得一件事情 , 他从国外比赛获奖回来 , 一下飞机 , 周老师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夹着尾巴做人” 。“她对我说 , 你没有成名以前 , 在外面看见别人不打招呼 , 可能你没在意 , 反正人家也不认识你 。但是当你获了奖有了成绩的时候 , 和别人擦肩而过不打招呼 , 人家就会觉得你有什么了不起 。”在不少人印象里 , “夹着尾巴做人”多少有些贬义色彩 , 但是廖昌永理解老师的教诲 , 这是一种对艺术的敬畏感、对人生的敬畏感 , “荣辱不惊 , 遇到开心的事情不要得意忘形;遇到不如意的事情 , 也不要自暴自弃 。一个艺术家要经得起人家对你的赞扬 , 也要受得住命运给你的历练 。”
学艺贵在做人 。有一件“小事” , 令他至今难以忘怀 。有一次廖昌永到一个小镇演出 , 原本约好了去老师那儿上课 , 头天晚上临时给老师打电话请假 , 说自己明天要去演出 。老师听后接连问他 , 有演出为什么不早和她说 , 都要演唱哪些作品?“我说 , 这不过是个小演出 。就这句话 , 老师狠狠地把我批评了一顿 。”时隔多年 , 廖昌永还清晰记得老师的训导:“要对得起主办方和听众的信任 , 要对得起老百姓拿着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买你的票 。哪怕是县文化馆的演出 , 你也要把这里当成世界顶级舞台 。演出没有大小 , 作品没有大小 , 角色没有大小 , 只有你对艺术的态度有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