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让美妙之音“声”入人心 廖永昌中国之最( 二 )


他坦言 , 上任半年多以来 , 教学时间和行政事务并没有太大冲突 。每天上午大多数都在课堂里上课 , 开会大多安排在下午 。上任之初 , 各级领导嘱咐他不要荒废了专业 。因此 , 即便因为事务性工作耽误了课程 , 也要想方设法把它补回来 , 保持一个非常好的业务状态 。“不过 , 还是有一点忐忑 , 因为当初蔡元培先生创立国立音乐院至今 , 历届的院领导都是名家大师 。我会尽己所能做得更好 。”
在《声入人心》舞台上与学员互动 。
2 往前走 , 不能甩开本土艺术
廖昌永上任之际 , 上海音乐学院迎来一个不错的发展机遇——有了新校址 , 新的歌剧院也该完工交钥匙了 。
“条件越好对我们的要求也会更高 。从学科的规划到学校的发展 , 以及各学科委员会的建设 , 都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廖昌永解释说 , 国家对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 , 学院一方面要继续学习西方优秀艺术 , 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国民间传统文化 。
据了解 ,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 , 国内艺术院校与国际著名的院校合作办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上海音乐学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合作组建英皇联合学院 , 和伯克利音乐学院合作成立了现代音乐学院 。此外 , 上音还成立了贺绿汀高等音乐艺术研究院以及全国首家中国民族乐队学院 , 努力创建中国民族音乐的音乐体系 , 先后推出了《贺绿汀》《一江春水》《日出》《汤显祖》等民族歌剧 。
“我们都说笔墨当随时代 , 但创新不能不尊重传统 , 不能不管不顾地往前走 。”身为一名美声歌唱者 , 廖昌永毫不掩饰自己对演唱中国艺术歌曲的渴望 。“中国人唱中国艺术歌曲 , 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感情来 。”他回忆说 , 早年间去国外参赛 , 唱的都是德、法、俄、英文的艺术歌曲 , 发音是否准确是很重要的评分标准 。从那时起 , 他就期盼比赛曲目里有中国人自己的艺术歌曲 。廖昌永当年做了一件颇有些惊世骇俗的事儿 , 把当代流行歌曲改编成艺术歌曲 。于是 , 人们听到了不一样的《在银色的月光下》《橄榄树》《征服》 。在他的眼中 , 能打动人的就是好音乐 , 无关流行还是民族歌曲 。“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并不天然排斥 , 如今的古典音乐 , 曾经也流行过 。而且 , 正是大众的喜爱让它传承成为古典 。”
其实 , 自1920年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诞生 , 上海音乐学院一直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重镇 , 作曲家萧友梅、黄自、谭小麟、贺绿汀等 , 在艺术歌曲创作史上都赫赫有名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上音的传统 , 专注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挖掘、整理和推广 。”不过 , 众所周知 , 起源于17世纪意大利的美声 , 因其历史悠久 , 加之演唱难度大、专业要求高 , 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 , 始终是高雅音乐的代名词 , 与大众距离感明显 。这就需要更多真正懂专业的引路人 。
廖昌永曾经不无自豪地说 , 他带领的美声教研室拥有众多既有海外留学经历又有丰富的国际大舞台实践经验的“海归”教师 。而这些在国际上有着金字招牌的“海飘”都是被他从海外“捞”回来的 。廖昌永回忆 , 当年和杨光一起在美国演出歌剧 , 已经执掌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的他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把这位当红的女中音“忽悠”到自己的旗下 。一次在美国演出 , 男中音周正来看他 , 他又苦口婆心地展示了“忽悠”功夫 , 之后不久 , 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台上多了一位周正教授 。后来 , 廖昌永又相继“捞”回来王凯蔚、男低音沈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