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姐姐和志虹


怀念我的姐姐和志虹

文章插图
怀念我的姐姐和志虹【怀念我的姐姐和志虹】2010年1月12日 , 海地发生强烈地震 , 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 其中来自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和志虹是唯一的女性 。此文系和志虹表妹杨顺祥为纪念表姐而作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怀念我的姐姐和志虹 
创作年代:2010年 
作品出处:《中国民族报》 
作者:和志虹表妹杨顺祥 
资料来源:人民网 
创作背景: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文章介绍作品出处:《中国民族报》创作背景:2010年1月12日 , 海地发生强烈地震 , 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 其中来自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和志虹是唯一的女性 。此文系和志虹表妹杨顺祥为纪念表姐而作 。正文内容1月21日清晨 , 我们来到了北京八宝山 , 取回阿虹姐姐的骨灰 。姐夫抱着姐姐的骨灰盒 , 阿乾姐抱着她的遗像 , 大姨妈一声声地呼喊:“阿虹 , 类物部塞(纳西语 , 意为回家了) 。”她的声音在寒风中听起来撕心裂肺 。我终于像个孩子般嚎啕大哭 , 压抑了多天的情绪终于在此时爆发 。在苦苦等待姐姐被发现的那3天里 , 我抱着希望期盼着 , 最终确定下来时 , 不知道是已经料到还是不敢相信 , 整个人都懵了 , 没有流泪 , 没有说话 。在追悼会上 , 我扶好姨妈 , 拉着阿乾姐 , 又照顾外甥阿云 , 从灵堂里绕了一圈出来 , 感觉像是梦游 , 被震天撼地的哭声和哀伤推着向前 , 连哪个是姐姐的灵柩也没有看清 。一个下午我都耿耿于怀 , 为什幺我那幺亲的姐姐 , 就这样走了 。北京的清晨 , 北风凛冽 , 这是属于我们一家人的寂静和悲痛 。从八宝山开往机场的路上 , 我和阿乾姐姐把从云南丽江带来的米粒和茶叶洒了一路 , 轻轻地呼唤着:“阿虹姐姐回家吧 , 大家都来接你了 , 你的儿子阿云也来接你了……”天亮起来 , 我也慢慢地找到了平静 , 那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我相信我们的祖先都在玉龙雪山那片美丽祥和的地方快乐地生活 , 我相信姐姐最终也会到那里去和他们一起 , 将来有一天我和我爱的人也会到那里去 。我与姐姐已经3年多没有见面了 。我在北京上学的那几年 , 每次回家在昆明中转 , 都是住在姐姐家 。她总是给我买衣服、鞋子 , 念叨着让我回昆明工作 , 若是我也回去 , 我妈和她妈两姐妹就可以一起来昆明常住了 。记得最后一次见到她 , 我陪她去街口的报刊亭买了一本很小很老旧的英语杂誌 , 像是给高中生看的 。当时我还嘲笑说姐姐英语那幺好 , 还看这种书 。她说这本杂誌她看了很多年了 , 总是看不完 , 英语要不断地学 , 不然就生疏了 。她鼓励我好好珍惜在北京读书的机会 , 不管在北京还是回云南 , 都要自立自强 , 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 。现在想起这最后一次见面 , 五味杂陈 , 充满了遗憾 。没想到我们就这样诀别了 , 我们总以为大家都还有走不完的路 , 儘管不能经常见面 , 但还要一起经历那些重要的时刻 , 还要一起走过每个人都要走过的路 。她还能来参加我的婚礼 , 还能抱我的孩子;还可以带着阿云到处去玩 , 照顾他长大 , 做一个最好的妈妈 , 给他最好的教育 。阿云总是骄傲地说:“妈妈在帮助黑人小朋友 。”他还说长大要当将军 , 可是现在 , 他却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 。姐姐是我们家的第一个大学生 , 她一直是一个很优秀的人 , 努力、勤奋、要强、执着 。她的所有成绩都是她一点一滴刻苦努力得来的 , 读书要读得最好 , 工作也要表现得最好 。当年她抱着当老师的心愿考入云南师範大学英语专业 , 那些年我们总是听到她的好讯息 , 考试总是考得最好 , 还是为数不多的过了英语专业八级的毕业生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 , 英语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坎 , 而姐姐却能学得很好 。在昆明读了四年大学 , 姐姐却并不熟悉昆明城 , 每天除了读书 , 她总是喜欢去找外国同学交流 。术业有专攻 , 姐姐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大学毕业刚当兵的时候 , 姐姐被分在了云南省瑞丽市 , 虽然工作并不需要 , 但她也没有把英语扔掉 , 一直保持了极高的学习热情 。她的书架上、枕头边 , 总是放着大大小小的英语辞典和英语书 , 姐夫给她买过的辞典都有几十本了 。她凭藉勤奋和对事业的热爱 , 从一个平凡的边检战士 , 成长为走出国门的维和战士 。她的翻译水平 , 在联合国也是受到讚许的 。但姐姐并没有满足 , 还在一直努力地学习法语 , 姨妈告诉我 , 就在出事前不久 , 她还欣喜地告诉姨妈说 , 现在对自己的法语也很有自信了 。“可是现在 , 她学那幺多都没有地方去用了!”姨妈哭诉道 。我只能劝慰她 , 人的一生也许没有一个真正的结局存在 , 姐姐走过的这段路非常精彩 , 她一直都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 她走的时候也是轰轰烈烈的 , 我们应该为她感到骄傲 。话虽然那幺说 , 可是我的内心却和姨妈一样不甘心 。姐姐正是风华正茂 , 前途无量 , 却要与我们诀别 。军人荣光背后的苦与泪有谁能知道 。小时候读语文课本上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 , 我并不能理解 , 现在却一次次地感受到 , 没有人比他们更需要勇气 , 更值得敬佩 。我一直觉得 , 姐姐放弃一直憧憬的教师职业而最终选择去当兵 , 是因为纳西人身上都具有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情怀 , 还有她胜似男儿的勇气和坚韧的品格 。刚进军营的训练是非常辛苦的 , 她和所有的武警一样 , 没有因为学历或者因为女儿身而受到特殊对待 。为了练习直立卧倒的动作 , 她还落下了病根 。可是她从来不叫苦、不掉队 , 一直以优异的成绩坚持下来 。第一次她申请去海地维和之前 , 家里也掀起过一阵波澜 , 那时候她刚生下阿云才一年 , 正是阿云嗷嗷待哺需要妈妈的时候 , 而且海地的局势混乱 , 危险丛生 。可是对于姐姐而言 , 这是一个更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遇 , 多年在边检一线工作的她抓过毒贩 , 立过三等功 , 而这次能够入选维和警察 , 对于她是一个更高的平台 , 更大的挑战 , 也更能发挥特长 。家人最终支持了她的决定 , 作为她最坚固的后盾 , 姨爹姨妈把阿云领到丽江照顾 , 姨爹要每晚3次起床给阿云餵奶粉 , 并在阿云成宿哭闹的时候起来哄他 。每天两次接到姐姐的电话 , 大家都告诉她阿云多聪明 , 又做了什幺趣事 , 却绝口不提那些难处 。她第二次去海地维和时 , 阿云已经上幼稚园了 。姐夫在银行的工作也很辛苦 , 她的公公身体也并不是太好 , 但是仍然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 , 让姐姐放心去远方战斗 。家人的支持和无私的爱是她在前方安心工作的最大动力 。姐姐其实是一个很顾家的人 , 除了努力工作 , 她不喜欢到处去玩 , 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家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她总是给妈妈和姐妹们买漂亮的衣服 , 而自己却长年穿着军装 。她总念叨着要用攒的钱给妈妈请最好的医生治病 , 还说要带着阿云去海南玩 。她跟姐夫商量过 , 阿云上学之前 , 她就从一线退下来 , 全心全意带阿云 , 给他最好的教育 。她愧疚地跟父亲说 , 让她再奋斗几年 , 她就来弥补这一切 。姐姐是带着奋斗的激情走的 , 是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走的 。姐姐是一个平凡的人 , 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 , 为生活而奋斗 , 为爱而奋斗 。同时姐姐又是一个伟大的人 , 她的勤奋 , 她的坚毅 , 她的情怀 , 将永远是我最珍贵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