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自金山放船至焦山》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篇首极言金山楼观壮伟深沉 , 钟鼓声响亮清远 , 以见僧徒之众、香火之盛 , 并用此对比写出焦山的清静冷落 。诗人对那些不愿前往冷寂焦山的同游者 , 进行了隐约的嘲讽 , 实际上也就是对名利场中俗子的鄙视 。然后他又以自傲的口吻写到诗人以穷薄之命不畏江潭之险 , 独自遨游 , 饮酒歌啸的超然之乐 。又写到焦山老僧惊见客至 , 迎笑交谈得知竟是同乡 , 于是诗人在观赏山水景色之外 , 得到了他乡遇故人的分外之乐 。老僧简朴宁静的生活 , 引起了诗人对山林的嚮往 。他慨叹自身不能见容于朝廷 , 刚直的生性也很难适应险恶的官场 , 因此在篇末表露出想要辞官归隐的意愿 。全诗于纪游中多抒感慨 , 语言自然流利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作者:苏轼
作品原文自金山放船至焦山⑴金山楼观何眈眈⑵ , 撞钟击鼓闻淮南⑶ 。焦山何有有修竹 , 採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⑷ , 时有沙户祈春蚕⑸ 。我来金山更留宿 , 而此不到心怀惭⑹ 。同游尽返决独往⑺ , 赋命穷薄轻江潭⑻ 。清晨无风浪自涌 , 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 , 迎笑喜作巴人谈 。自言久客忘乡井 , 只有弥勒为同龛⑼ 。困眠得就纸帐暖⑽ , 饱食未厌山蔬甘 。山林饥卧古亦有 , 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⑾ , 叔夜自知七不堪⑿ 。行当投劾谢簪组⒀ , 为我佳处留茅庵⒁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焦山:在长江中 , 因汉末焦先隐居于此 , 故名 , 与金山对峙 , 并称“金、焦” 。⑵眈(dān)眈:深邃貌 。左思《魏都赋》:“翼翼京室 , 眈眈帝宇 。”⑶淮南:指扬州 。⑷云霾(mái):阴云 , 形容翻卷的浪涛 。⑸沙户:沙洲上的人家 。⑹此:指焦山 。⑺尽返:一本作“兴尽” 。⑻赋命:天生的命运 。⑼弥勒:佛名 。弥勒是姓 , 为慈氏;字阿逸多 , 义为无胜 。同龛(kān):意为同室相伴 。龛 , 盛着佛像或神主的小阁 。⑽纸帐:纸作的帐子 。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 , 以索缠紧 , 勒作皱纹 , 不用糊 , 以绵拆缝 , 以稀布为顶 , 取其透气 。唐诗僧齐己《夏日草堂作》诗:“沙泉带草堂 , 纸帐卷空床 。”⑾“展禽”句:展禽 , 春秋时鲁大夫 , 鲁僖公时人 , 又字秀 。因食邑柳下 , 謚惠 , 故称柳下惠 。任士师时 , 三次被免官 。此诗人藉以自况仕途不得志 。黜(chù) , 废免 。⑿“叔夜”句:三国时魏人嵇康(字叔夜)反对当时执政的司马师、司马昭等 。山涛推荐他做选曹郎 , 他在给山涛的绝交书里列陈不能出仕的原因有“必不堪者七 , 甚不可者二” 。后以“七不堪”作为才能不称的典故 。⒀投劾(hé):指自劾 。劾 , 检举过失 , 古代官员检举某官过失 , 向上司或朝廷打报告 , 称“劾状” 。凡是被劾或自劾的 , 视其过失大小 , 予以不同的处分 。谢簪(zān)组:辞去官职 。谢 , 辞谢 。簪 , 固冠的签子 。组 , 系印的带子 。簪组犹言冠带 , 指有官职的人 。⒁茅庵:草舍 。白话译文金山的寺院楼阁多幺壮伟深邃 , 撞钟击鼓的宏亮声音一直传到淮南 。焦山到底有什幺?只有茂密长竹 , 打柴汲水的僧侣不过二三 。翻卷的波涛汹涌人迹罕到 , 时有沙田农户前去祈求春蚕 。我来金山还在此地留宿 , 不去焦山让我心中自惭 。同游的人都已返回 , 我决然独自前往 , 天生命穷运薄不惧怕险恶的江潭 。清晨无风波浪兀自腾涌 , 舟行中流我高歌长啸趁着饮酒半酣 。老僧下山惊异我这远客来到 , 笑着迎接知是同乡 , 欣喜地亲切交谈 。老僧说久客异地已忘怀故里 , 终年只是跟弥勒佛相随相伴 。困眠时纸帐中十分温暖 , 饱食从来没嫌弃山中菜蔬味道不甘 。居住在山林从古以来就会有饥饿 , 未置田产因此不肯退隐岂不太贪?我虽然没像展禽那样三次被罢 , 却如嵇康般自知出仕有七种不堪 。我就要自己请求辞去官职 , 请为我在山水佳处留一茅屋且把身安 。创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 , 苏轼在京城任殿中丞直馆判官告院 , 权开封判官 。当时王安石秉政 , 大力推行新法 。苏拭写了《上神宗皇帝书》、《拟进士对御试策》等文 , 直言不讳批评新法 , 自然引起当道的不满 。苏轼深感仕途险恶 , 主动请求外任 。熙宁四年(1071) , 乃有通判杭州的任命 , 苏轼当时三十六岁 。途经镇江 , 欣赏了金山美景而作此诗 , 从诗篇内容即可见其与《游金山寺》为同时之作 。作品鉴赏文学赏析一、二两句略写游金山寺之情形 。“金山楼观何耽耽” , 金山楼寺耽耽而立 , 突兀江中 , “中泠南畔石盘沱”(《游金山寺》)者是也 。“撞钟击鼓闻淮南” , 写寺院晨钟暮鼓 , 其声远播淮南之地 , 此二句 , 总写金山形制规模之盛 。金山言毕 , 笔锋转入与之对峙之焦山 。“焦山何有有修竹 , 採薪汲水僧两三” , 与金山之崇阁险石 , 洪钟大鼓相比 , 焦山仅有落落修竹 , 寂寂寺僧 。“云霾浪打人迹绝 , 时有沙户祈春蚕” , 沙田由江水沖积而成 , 肥沃非常 , 故有农户亦于其上经营农桑 。焦山云霾在空 , 长浪逐空 , 拍岸击石 , 环境如此之劣 , 故而绝少人迹 , 偶有江上沙户 , 于此祈求春蚕无灾而已 。关于焦山之险 , 苏辙有《和子瞻》诗 , 所言甚备 。其云:“金山游遍人焦山 , 舟轻帆急须臾间 。涉江已远风浪阔 , 游人到此皆争还 。山头冉冉万竿竹 , 楼阁不见门长关 。”同行诸人登览金山之后皆已迴转行程 , 而诗人留宿金山而不访焦山 , 心下有惭 , 故决意独自前往 。“赋命穷薄轻江潭” , 诗人不惧江潭之险 , 只自独往 , 本是豪情所致 , 反言“赋命穷独” , 云己身本贱 , 不足怜惜 。其时诗人直言批评新法 , 遭毁非议 , 请求外任 , 因成此行 。诗人深感仕途兇险 , 故有此一句 。“清晨无风浪自涌” , 焦山之险若此 , 诗人却仅以此七字托出 。虽则浪险如此 , 诗人反而“中流歌啸倚半酣” 。舟至中流 , 正是浪急之所 , 诗人反而吟啸自若 , 倚楫半酣 。至此 , 非有如是之豪情 , 即无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之苏词也 。已而舟至焦山 , 诗人弃舟登岸 , 老僧惊而下山相迎:实是惊险之地 , 施主如何来此?惊罢即喜 , 而相与畅谈 。此“老僧” , 诗人自注“中江人也” , 中江在四川 , 故此云僧作“巴人谈” 。巴即蜀之代称 。以下数语即是诗人记老僧所谈内容 。老僧久客于此 , 乡井何方 , 已然相忘 , 惟有此青灯古寺相与为伴 。“同龛”语出《法帖·褚遂良书》“久弃尘滓 , 与弥勒同龛” 。睏倦之时 , 就眠纸帐 , 亦感暖意;三餐若饱 , 食有山蔬亦甘 。虽宿简食陋 , 亦是安之若素 。山林之寺 , 忍饥而卧古亦有之 , 此虽无田 , 我亦能饱 , 故长居此地 , 并非我心存贪念 , 实是慕此山林雅趣 , 有心归隐所致 。末四句是诗人抒其决不弃直以从枉 , 屈身以事人之志 。“展禽虽未三见黜 , 叔夜自知七不堪”二句用典 。《论语》中记载展禽任士师时遭到“二三黜” , 有人劝其离开鲁国另觅新君 。他回答说:“直道而事人 , 焉往而不黜?枉道而事人 , 何必去父母之邦?展禽既已三次见黜 , 而诗人此云“虽未” , 是以反其事而用 , 言下之意为:即便展禽未见黜罢 , 其正直光明之志亦未有丝毫相异罢 。嵇康与山涛同为“竹林七贤”之一 , 因恶乱世而归隐不仕 。后山涛依附司马氏得获高禄 , 欲举荐嵇康 。嵇康因此作了闻名于世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其信中以戏谑之笔言其于官场有“必不堪者七” 。诗人用此典亦明其归隐之意 。末二句即云:我愿谢却簪组 , 弃官而去 。愿此焦山佳处 , 为我留庵以宿 , 然诗人终其一生 , 皆为民请命 , 直谏不止 , 故亦仕途艰辛 , 天地飘零 。但其心存高远 , 出入儒释道之间 , 故于此浊世存真 。全诗于纪游中多抒感慨 , 自然流利 。名家评价清·爱新觉罗·弘曆《唐宋诗醇》:《金山》作已极登高望远之胜 , 故《焦山》作只写见闻歌啸之景 。彼以雄放称奇 , 此以闲寂入妙 。结处“无田不退宁非贪”则又为前篇“有田不归如江水”之句进一解矣 。清·纪昀《纪评苏诗》:布局有波折 , 语亦脱洒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此正锋 , 可以为作诗之法 。清·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以金山之壮丽 , 形焦山之荒僻 , 翻转前篇之意 , 是进一步法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后半用意平常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 , 字子瞻 , 一字和仲 , 号东坡居士 ,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之子 。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 , 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 , 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 , 曾出知杭州、颖州 , 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在各地均有惠政 。卒后追谥文忠 。学识渊博 , 喜好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 ,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 , 清新豪健 , 善用夸张比喻 , 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 ,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
- 贵州自助游
- 毛线球3.来自冰岛的温暖编织
- 阿含正义自序
- 自製萝蔔乾辣酱
- 松桃苗族自治县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试行办法
- 本田i-ACC智慧型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 八宿县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才资源开发条例
- 关爱生命:中小学生安全预防与自救
- 孜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