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病预防

遗传病预防【遗传病预防】遗传病预防,就是防止患有严重遗传疾病的婴儿出生 。
基本介绍中文名:遗传病预防
外文名:无
概念:防止患有严重遗传疾病的婴儿出生
预防1:环境保护、遗传携带者的检出
出现原因:遗传病患者大量出现
防治2:新生儿筛选于婚前检查
定义所谓遗传病预防,就是防止患有严重遗传疾病的婴儿出生 。预防方法遗传病的预防主要注意下面几个环节:环境保护、遗传携带者的检出、遗传谘询、婚姻指导及选择性流产以及症状出现前的预防 。认识遗传病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 。涉及人体各系统和各个器官 。我国常见的遗传病有地中海贫血、先天性神经管畸形、先天愚型、白化病、血友病、先天性聋哑、色盲症、软骨发育不全、粘多糖贮积症等大约40余种 。人们容易把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混为一谈 。其实,先天性疾病一般是指宝宝出生时就表现出症状的疾病 。先天性疾病中有些是遗传因素引起的,属遗传病,如先天愚型(唐氏综合徵);而有些,却是孕期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引起胎儿发育异常,不属遗传病範畴,如先天性心脏病 。由此可知,先天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 。另一方面,遗传病也不一定是在出生时就有症状表现的 。有些遗传病,要在个体发育到一定年龄时才表现出来 。例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一般4~6岁才发病 。许多遗传性智力低下患者,在婴幼儿期亦不易发现 。由于这类疾病早在胚胎期间乃至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时候就埋下了病根,所以,责任自然落在患者的父母身上 。每一对準备当父母的夫妇都要想到如何预防遗传病,这也是实现优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环境保护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与日俱增 。大量废水、废气、废渣正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并已造成一定危害,因为环境污染不仅会直接引起一些严重的疾病(如砷、铅和汞中毒及其它职业病),而且会造成人类的遗传物质的损害而影响下一代,造成严重后果 。环境污染对人类遗传的危害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A、诱发基因突变 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称诱变因素或诱变剂(mutagen) 。除了电离辐射有强烈的诱变作用以外,食品工业中用以燻肉、熏鱼的着色剂、亚硝酸盐以及用于生产洗衣粉的乙烯亚胺类物质、农药中的除草剂,杀虫的砷製剂等都是一些诱变剂;B、诱发染色体畸变 可诱发染色体畸变的物质称染色体断裂剂(clastogen) 。如上述的乙烯亚胺;药物中的烷化剂如氮芥、环磷醯胺等,核酸类化合物如阿糖胞苷、5-氟脲嘧啶等;抗叶酸剂如氨甲蝶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C、放线菌素D、柔毛霉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如氯丙嗪、眠尔通等;食品中的佐剂如咖啡因、可可硷等都是染色体断裂剂 。一些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电离辐射除有诱变作用以外,也是强烈的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因素 。C、诱发先天畸形 作用于发育中个体体细胞能产生畸形的物质称为致畸因子或致畸剂(teratogen) 。致畸因子虽已提出过很多,但有足够证据而公认的致畸因子并不多 。一般在胚胎髮育的第20-60天是对致畸因子的高度敏感期,此期应特别注意避免与上述因子接触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造成的公害影响是严重而深远的 。因此,做好“三废”的妥善处理,避免超剂量接触电离辐射、诱变剂和致畸剂,宣传戒菸戒洒(已证明酒精和尼古丁对生殖细胞有损伤作用),对各种新化学产品在出厂前进行严格的诱变作用检测,并对其使用进行必要的限制,这种综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防止可能造成造成的遗传损伤是十分重要的 。携带者检出遗传携带者(genetic carrier)是指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遗传物质的个体 。一般包括:①隐生遗传杂合子;②显性遗传病的未显者;③表型尚正常的迟发外显者;④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个体 。遗传携带者的检出对遗传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为人群中,虽然许多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不高,但杂合子的比例却相当高 。例如苯酮尿症的纯合子在人群中如为1:1000,携带者(杂合子)的频率为2:50,为纯合子频率的200倍 。对发病率很低的遗传病,一般不做杂合子的群体筛查,仅对患者亲属及其对象进行筛查,也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对发病率高的遗传病,普查携带者效果显着 。例如我国南方各省的α及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特别高(共占人群8%-12%,有的省或地区更高),因此检出双方同为α或同为β地贫杂合子的机会很多,这时,进行婚姻及生育指导,配合产前诊断,就可以从第一胎起防止重型患儿出生,从而收到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降低了本病的发病率,而且防止了不良基因在群体中播散 。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生育死胎及染色体病患儿的机会很大.因此,对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亲属进行检查十分重要 。隐性致病基因杂合子检出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基因的剂量效应,即基因产物的剂量,杂合子介于纯合子与正常个体之间,约为正常个体的半量,但因机体内外环境各种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检测方法的不同(直接测定基因产物或测定基因间接产物),使测定值在正常与杂合子之间,杂合子与纯合子之间发生重叠,造成判断的困难 。杂合子携带者的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临床水平、细胞水平、酶和蛋白质水平及分子水平 。临床水平,一般只能提供线索,不能準确检出,故已基本弃用 。细胞水平,主要是染色体检查,多用于平衡易位携带者的检出 。酶和蛋白质水平的测定(包括代谢中间产物的测定),目前对于一些分子代谢病杂合子检测尚有一定的意义,但正逐渐被基因水平的方法所取代 。DNA 分子水平,即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可以从分子水平即利用DNA或RNA分析技术直接检出杂合子,而且準确,特别是对一些致病基因的性质和异常基因产物还不清楚的遗传病,或用一般生化方法不能準确检测的遗传病,例如慢性进行舞蹈病、甲型和乙型血友病、DMD、苯酮尿症等;最后,对一些迟发外显携带者还可作症状前诊断,因而有可能採取早期预防性措施,如成人多囊肾病等 。目前,用基因分析检测杂合子的方法日益增多,并逐步向简化、快速、準确的方向发展,比如一种基因检测服务,夫妇两人只需提供唾液样本接受简单的测试,便可以得悉自身是否带有变异的基因,容易令下一代患上致命的遗传病,这种检测方式可以验出逾100种遗传病,从而消除孕育带有遗传病基因婴儿的机会 。新生儿筛查新生儿筛查(neonatal screening)是出生后预防和治疗某些遗传病的有效方法 。一般採取脐血或足跟血的纸片进行 。选择的病种应考虑下列条件:①发病率较高;②有致死、致残、致愚的严重后果;③有较準确而实用的筛查方法;④筛出的疾病有办法防治;⑤符合经济效益 。有些国家已将此项措施列入优生的常规检查,筛查的病种达12种 。我国这项工作刚起步 。某些地区在进行,列入筛查的疾病有PKU、家族性甲状腺肿、G6PD缺乏症(南方) 。对检出的患儿进行了预防性治疗,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遗传谘询遗传谘询、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被认为目前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主要手段 。由于遗传谘询是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故本书第十二章进行阐述,以引起重视 。生育指导对遗传病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婚姻指导及生育指导,必要时选择结扎手术或终止妊娠,可防止患儿出生,减少群体中相应的致病基因 。婚姻指导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能致死、致残、致愚者,其下代患病风险达50%,不宜结婚是显而易见的 。隐性遗传病杂合子间的婚配,是生育重型遗传病患儿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必须劝阻两个杂合子间的结婚 。在尚无条件进行杂合子检测时,则应儘量避免近亲结婚,因为一种致病基因在亲属中的频率大大高于一般人群,故近亲结婚双方遗传病杂合子的机会大增 。例如苯酮尿症群体中的杂合子频率为1:/50,则非近亲婚配出生纯合子患儿的机率为1/50×1/50×1/4=1/10000,如为表兄妹结婚则出生患儿的机率为1/50×1/8×1/4=1/600,则非近亲婚配者相差约6倍 。发病率越低的隐性遗传病近亲结婚生育患儿的比率较非近亲结婚者越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非近亲婚配婴儿死亡率为24‰,而近亲婚配为81‰,约高3倍多 。因此,我国婚姻法第二章第6条规定“血缘亲属及第三代以内的旁系亲属间不能结婚”,这是符合优生原则的 。生育指导 对已婚的在优生法规中指定的遗传病患者,以及明确双方为同一隐性遗传病的携带者而又不能进行产前诊断时,最好动员一方进行绝育,如果母亲已怀孕则应进行产前诊断,确定胎儿的性别和疾病情况,进行选择性流产(selective abortion) 。例如已知孕妇为甲型血友病携带者,女胎表型应为正常(其中50%为杂合子),但男胎是患儿的机率为50% 。在无条件确定胎儿是否患儿时,最好仍进行男胎流产 。随着产前诊断方法不断改进,选择性流产的针对性将日益增强 。连续母亲发生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应进行染色体检查,确定是否与遗传因素有关,由医生决定是否再次受孕 。上一胎是畸胎的妇女,再次生育之前必须经过医生全面检查,弄清畸胎的原因,再决定是否妊娠 。预防有些遗传病常需在一定条件下才发病,例如家族性结肠息肉,在中年以前常无不适,但到40-50岁,则易发生癌变;大多数红细胞G6PD缺乏症患者在服用抗疟药、解热止痛剂或进食蚕豆等之后才发生溶血 。对诸如此类的遗传病,若能在其典型症状出现之前儘早诊断,及时採取预防措施,则常可使患者终生保持表型正常 。对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遗传病进行群体普查(population screening)是症状出现前预防的重要手段 。普查可以是全民性的,也可以是选择性的 。前者适用于基因频率高的疾病,如红细胞G6PD缺乏症、地中海贫血、家族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例如广东省蚕豆病研究协作组曾在兴宁县2个公社(乡)普查38000余人,查出G6PD缺乏者2000余人,于是把蚕豆病预防对象集中在这小部分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选择性普查常採用多种有关疾病联合进行检测,称为多病性普查技术(multidisease screening technique) 。这种普查多在新生儿中进行 。出生前预防是症状出现前预防的新进展,例如有人给临产前的孕妇服小量苯巴比妥以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给妊娠后期的母亲服维生素B2,防止隐性遗传型癫痫;对妊娠凌半乳糖血症患儿的孕妇禁食含有乳糖的食品,11例患儿中10例未出现半乳糖血症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