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

文章插图
黄腹角雉黄腹角雉(学名:Tragopan caboti),别名角鸡、吐绶鸟,全长约50(雌)~65(雄)厘米 。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 。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 。飞羽黑褐带棕黄斑 。下体几纯棕黄,因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 。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 。雌鸟通体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白斑 。
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浙江,在福建、广东、湖南、江西亦有分布 。食物主要是蕨类植物的果实 。截止2013年,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地为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黄腹角雉】(黄腹角雉分布图来源)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黄腹角雉
拉丁学名:Tragopan caboti
别称:角鸡、吐绶鸟、寿鸡
二名法:Tragopan caboti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鸡形目
科:雉科
属:角雉属
种:黄腹角雉
分布区域:黄腹角雉为中国特产鸟 。栖息于浙江、江西广东等地
定名时间:1866
定名人:Geoffroy St. Hilaire,
英文名称:Yellow-bellied Tragopan
保护级别:易危(VU),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
外形特徵雄性成鸟(春羽):额和头顶均黑;头上羽冠前黑,后转为深橙红色,羽冠两侧 也为同色;后颈黑,此色经耳后向下延伸至肉裾的周围;颈的两侧亦深橙红色,向下几乎伸 到胸的中部;上体包括两翅的表面均黑,羽基具白色横斑,羽端具明显的皮黄色卵圆斑,各 羽两侧更杂以栗红色三角形斑,整体看像是栗红色,而满布以具有黑缘的皮黄色卵圆斑,特别华丽;尾上覆羽的皮黄色斑更形扩大,占着尾羽的大部;飞羽暗褐,杂以黄斑,尤其是 在外翈上;尾羽黑褐,密杂以黄斑,并具宽阔的黑端 。下体几乎纯皮黄色,仅两胁及覆腿羽 稍杂以与上体近似的羽色 。雌性成鸟:上体棕褐,而满杂以黑色和棕白色矢状斑;头顶黑色较多;尾上黑色成横斑状;下体较背淡皮黄色,胸多黑色粗斑,腹部杂以明显的大形白斑,肛周羽和尾下覆羽 灰白 。雄性幼鸟(1924年2月采自福建挂墩):酷似雌鸟,但头顶和喉多红色,上体无白色矢状斑,但散布有皮黄色卵圆斑,下体白斑也较少些 。一月龄的幼雏:头被以棕黄色绒羽;体褐色,具黄色斑纹,颈部斑纹较多,呈放射状;腹部土黄色 。嘴和跗跖等均黑褐色 。虹膜褐色,嘴角色,脚粉红色或肉色,具一短距 。雌鸟无距,亦不具肉裾,肉质角亦不发达 。大小度量:体重♂1400g;体长607~700mm;嘴峰♂14~16.5mm,♀14~16mm;翅♂225~233mm;♀192~213mm;尾♂207~230mm,♀151~171mm;跗跖♂67~70mm,♀58~62mm 。(注:♂雄性;♀雌性)栖息环境主要栖息于海拔800~1400m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栖息地内全年湿润温暖,年平均气温约15℃,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年降雨量约2000mm 。其中尤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 、冬青科、山矾科 、蔷薇科 、杜鹃花科和黄山松为建群树种,林下植被较发达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较为喜欢 。
黄腹角雉

文章插图
黄腹角雉分布範围黄腹角雉为中国特产鸟 。中国以外未见有分布 。产于浙江泰顺、文成、景宁、云和、丽水、遂昌、衢县、龙游;江西永新、三清山、井冈山、铅山、万年、上犹、崇义、大余;广东乳源、阳山、乐昌、曲江、连山、始兴、仁化、南雄、大埔、五华、潮州、怀集;福建武夷山;广西恭城、永福、灵川、兴安、富川、贺县、融安;湖南莽山 。生活习性性好隐蔽,善于奔走,常在茂密的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非迫不得已,一般不起飞 。常成5~9只的小群活动 。活动範围在0.02~0.3平方公里範围活动 。主要在地面活动和取食,白天常以鬆散形式在地面觅食,晚上则在树上栖息雨天或雪天亦栖于树上或在树上取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