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

文章插图
流行唱法【流行唱法】流行唱法是“流行歌曲唱法”的简称 。流行唱法的风格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演唱风格追求自然、随意,强调用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歌唱,从而体现声音的个性化与特色,感情自然流露,表演有很强的即兴性和煽动性,主要利用话筒等音响设备扩大製造声音效果,并且经常藉助舞蹈、和声、电子乐队伴奏和一些高科技手段渲染舞台气氛 。是一门集音乐、形体、舞蹈、表演等于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 。也由于它的这些有别于美声、民族唱法的现代时尚、贴近人们生活的表演风格,使得流行唱法比起其他唱法具有更强的娱乐性和商业性,再加上流行唱法入门比较容易,一些简单的流行歌曲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也可以自如演唱,所以流行演唱受到大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喜爱,具有非常广泛的民众基础 。但这并不代表流行演唱就缺乏专业性和艺术性 。例如流行演唱中的真假声转换,连续跨越八度音区的声音展现,以及高音华彩部分的跳跃技巧,如果不进行系统的、专业的训练,是根本无法完成达到的 。流行唱法入门容易,使得它具有普及性和大众性的一面 。随着作品难度的增加,技巧难度的增加,又体现出了它很强的专业性和艺术性 。
基本介绍中文名:流行唱法
源于:欧美
性质:大众性、通俗性
代表:《绒花》
类型:唱法
特点:感染性最强、普及性最大
形成过程流行音乐起源于欧洲,后在美国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爵士、布鲁斯、摇滚、节奏布鲁斯、说唱、民谣、灵歌、舞曲等风格门类,又通过媒介直接把流行音乐推向整个世界,形成了庞大的流行音乐产业及流行音乐文化 。随着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一种新的演唱形式——流行唱法也应运而生 。在我国,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泛流传,习惯的把它称作“通俗唱法”,后为与国际接轨,改称流行歌曲唱法,简称流行唱法 。由于它具有大众化、生活化、创造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同时简单明了、直抒胸臆,旋律和节奏都非常鲜明,内容、题材多以爱情、亲情、励志为主题,以不同风格抒发当代人的自我感受和心理体验 。如今,流行唱法已经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等传统唱法一样,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立的发声体系,比如平衡唱法流行声乐教法等 。主要类型气声唱法气声唱法不仅是通俗唱法的一种重要的发声技巧,而且是流行唱法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 。气声唱法实质上是气与声不按正常的规律而组合的发声样式 。正常的发声规律,要求气息振动声带时,两片声带要闭合而发声,这种声音比较结实有力 。而气声唱法则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而让气流通过未完全振动的声带发声 。这种声音因为带有明显的气流声,因而略显暗淡、虚婉,甚至带有一些哑声 。这种声音更富有生活真实感,更显自然亲切,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例如李谷一在演唱流行歌曲《乡恋》(电视片《三峡传说》插曲)、《绒花》(电影《小花》的插曲)中,就成功地运用了气声唱法,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 。柔声唱法柔声唱法是流行唱法使用最多的一种发声方法和一种艺术手段 。它能创造出一种轻柔、低婉的声音形象,给听众带来一种柔润、轻憩的美感 。如同一杯淡淡的清茶,饮后余香宜人 。柔声唱法在发声时,声带振动要轻而细,并调节好气息 。例如毛宁演唱的流行歌曲《涛声依旧》,就成功地运用了柔声唱法,创造出夜色空濛、涛声依旧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直声唱法直声唱法就是运用直嗓子歌唱,也就是毫无修饰润色的自然人声歌唱,特别是在高声区,把声音 “拉直”发声,可以体现出刚劲、率直的气质 。例如刘欢演唱的流行歌曲《好汉歌》(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插曲),就成功地运用了直声唱法 。喊声唱法喊声唱法声带振动的幅度火,排气量也惊人,因此音量也大,声音发出时有极强的爆发力,对听觉器官的刺激也大,类似大喊,因此得名“喊声唱法” 。这种唱法以粗犷、刚劲的声音造型,充分体现出憨厚、质朴、真实、自然的乡土气息与生活本色,具有牵肠挂肚的艺术效果 。例如《妹妹你大胆往前走》(电影《红高粱》的插曲)中开始的一声 “哎……”便是典型的喊声唱法 。须要注意的是,喊声唱法在流行歌曲演唱中不可滥用,作为通俗唱法中的一种特殊的发声方法,一般应在歌曲的某些特殊的艺术处理时的某个乐句才可採用 。此外,流行唱法的发卢技巧,还有哑声唱法、轻声唱法、沙声唱法、哭声唱法等等,都强化了流行唱法的真实性、自然性、生活化 。演唱特点呼吸方法我国早在唐代的《乐府杂录》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说法,此言道出了呼吸和气息的运用的重要性 。歌唱中的常用的呼吸一般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联合式呼吸 。声乐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片面性,因而美声、民族唱法等传统唱法多主张胸腹联合呼吸法 。而对于流行唱法而言,单一的限定使用哪种呼吸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对于流行唱法来说,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呼吸量的大小,而是呼吸系统的灵活性,也就是要保持呼吸器官的兴奋状态并充满活力 。比如:人们的大笑、哭泣,小贩的叫卖声,操练的口令声等,这些都能捕捉到这种感觉 。而在气息运用方面,流行唱法一般分为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和快吸慢呼 。这三种换气方法是针对歌曲不同风格、节奏来交换使用的 。共鸣腔体共鸣腔体对于发声方法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共鸣腔使用的多少直接影响声音的音质和音量 。在传统唱法的发声体系中,头腔、口腔和胸腔这三大共鸣腔体会经常用到 。而针对不同音区的歌曲,这三大共鸣腔体运用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例如,唱低音时多使用胸腔共鸣,唱中音时口腔共使用较多,而唱高音时主要是靠头腔共鸣鸣发挥作用 。演唱时,我们如果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并相互协调配合好,解决不同音区声音的统一性,就能展示出优美动听的声音 。而流行唱法在使用共鸣腔体时则可以说是“必要时再用” 。一般在演唱流行歌曲时,低音区和中音区儘量使用自然声,也就是俗话说的“大白嗓子”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光用嗓子乾唱 。气息与声音的结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唱到高音时,由于音高已经超过自然音域,必要的使用共鸣腔体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这时用到的共鸣只有头腔共鸣的鼻腔、额窦等靠前的区域 。这样,唱出来的声音不会像美声、民族唱法听起来过于立体,但同样又不乏精彩 。声音位置流行唱法与美声、民族唱法在声音位置上也有所不同 。简单说来,流行唱法讲究“高音低唱”,而美声、民族唱法则多运用“低音高唱” 。演唱流行歌曲,往往採用以真声为主的演唱方式,从而表达出歌曲内容的真实感,更贴切我们生活的现实 。所谓“高音低唱”,越高的音越往下边唱,与气息结合起来 。这样的声音听起来更实,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而美声、民族唱法则多以假声或混声为主要演唱技巧,以抒发内心丰富的情绪变化 。其所谓“低音高唱”就是指无论中音还是低音,都儘量与高音的声音位置统一起来,达到优雅的和谐 。艺术特徵大众性的传播流行歌曲的演唱对声音的运用最重要的特徵就是用最自然真实的音色来演唱,很多未经过专业声乐训练的人也可以用自己真实质朴的演唱表达歌曲的内容和自己的情感 。先不论歌曲唱得好坏,很多人都可以接触流行演唱,相比美声和民族唱法如果不经过专业训练一般是演唱不了的 。所以流行演唱相比之下普及程度要高很多,也更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学习 。个性时尚的表演风格流行唱法最注重的就是个性化,歌手的演唱最忌讳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点 。一定要凸显出个性化的声音和表演 。所以流行演唱当中有很多独特的声音技巧,例如,假音、气声、哑音、喊唱、高音华彩等 。表演强调本色与自然的风格,可以非常自由即兴,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去演唱,不需要太多的约束,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独特韵味 。同时在表演中歌手的语言、舞蹈、时装以及电子技术的运用等也很具时尚性,很受年轻人的青睐与追捧,代表着当下的时尚潮流,引领着社会的流行趋势 。多元化的音乐元素流行唱法的风格多样,包括爵士、摇滚、音乐歌舞、拉丁、说唱等 。编曲配乐形式多样,包括管弦乐、电声乐、民乐以及它们的结合等各种形式,包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 。例如《北京一夜》这首歌里有京剧的唱腔元素,还有古诗词的韵律又结合了摇滚的节奏旋律和演唱风格,伴奏乐器有民族乐器,也有电声乐器,还包括电脑製作出的音乐,包容结合了非常多的音乐元素 。鲜明独特的风格韵味流行歌曲有很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流行歌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演唱特点和风格 。例如,摇滚类型歌曲的演唱风格是粗犷豪放,可以用吶喊的方式去演唱来体现风格;乡村民谣类型歌曲的演唱风格是清新自然,可以用自然真实的音色演唱来体现风格;布鲁斯类型歌曲演唱风格是即兴自由,可以用即兴的哼唱加花演唱来体现风格 。不同类型的流行歌曲在演唱时的声音色彩的选择、情感表达方式等都显示出了鲜明独特的风格特色 。独特的韵味,一个是指歌曲本身包含的特有的韵味,另一个是指演唱者把这首歌唱得很有韵味 。流行唱法最注重的就是唱出韵味,比声音和技巧都更重要 。特殊技巧流行唱法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唱法,还在于它有一些特殊的演唱技巧 。正是这些技巧体现了流行唱法的特殊性和创新性 。我们下边就谈一谈流行唱法的这些特殊技巧 。气声技巧所谓气声技巧,是一种气息与声音不按常规发声状态组合的形式 。在传统唱法中,最讲究气息与声音的完整结合 。它要求气息冲击声带时,声带要完全闭合发声,这种声音出来响亮而结实,具有穿透力 。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发声术语——“关闭” 。而流行唱法中,由于歌曲感情或风格的需要,有意使气息与声音不完全的结合,造成一种“漏气’的状态 。这种声音唱出来,夹杂着气息,不像正常发声状态下的声音那样具有结实的力量,反而听起来有一些像小号吹奏时的“沙沙声”,给人一种的忧郁又带些伤感的感觉 。例如,在克里斯蒂娜的《The voice Within》中,歌曲的第一部分和结束部分都大量使用了气声技巧,使得演唱在体现力量的同时又展现出柔美、深情的一面,歌曲被演唱者诠释的淋漓尽致 。虽然这种“漏气”的演唱在美声唱法中偶尔也会用到,但像流行唱法这样上升到一种决定歌曲情感走向的高度,还是有所区别的 。混声的运用说到混声,可能研究美声、民族等传统唱法的人会问,混声不是传统唱法才会使用的技巧吗?其实,流行唱法一样也需要混声技巧的套用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会了解到,人的声音存在一个换声区 。在演唱自然音域以上的音时,往往会出现“唱不上去”“卡住”的情况 。这时,就需要混声技巧的帮助了 。声音通过头腔的一个特定区域,使真声与假声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的融合 。这种声音听起来不会像撕扯声带那样难以接受,又能够达到歌曲要求的音量和音高 。传统唱法的混声多调动头腔整个的共鸣腔体,声音出来位置较高,比较接近于“假声”状态,而流行唱法的混声只结合头腔较靠前的区域,声音较接近于真声,不会像传统唱法给人“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感觉,声音听起来真实、贴切 。话筒运用流行唱法与其他唱法的一个最明确的不同,就是运用话筒进行演唱 。话筒的作用有三:其一是对声音进行修饰、润色、化妆,流行唱法的许多发声技巧,例如气声唱法、柔声唱法、沙声唱法等,都必须依靠话筒才能早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话筒实际上参与了发声运动,它是歌唱者的 “第二张嘴”;其二是歌唱者持话筒演唱,边唱边做各种表演动作,话筒的倒手、转动等,成为演唱中的道具 。从这个意义上说,话筒又是歌唱者的“第三只手 ”;其三是话筒作为现代化高科技的电子器件,从而使演唱者的歌声更富现代感、时尚感、新潮感,从这个意义上看,话筒又成为演唱者的 “翅膀 ”,它可以弥补流行唱法因为採用自然声而在音量、音色、咬字吐字的力度等方面明显的不足 。运用话筒有很多方法与技巧,流行唱法的歌手必须学会正确地运用话筒,要善于调整好嘴唇与话筒的距离、角度,以适应各种发声技巧与演唱技巧 。例如当採用柔声唱法时,须把话筒调整到距嘴唇较近,这样可以使歌声通过扩人后更加柔润悦耳;而当採用喊声唱法时,则要把话筒调整到距嘴唇远一些,以避免产生噪音而难听;当採用直声唱法时,应灵活地把话筒随音量的强弱、音色的明日音变化,不断地调整到不同的距离和不同的角度,这样不仅可以创造歌声多变的奇蹟,而且可以弥补发声技巧上的某些欠缺 。总之,话筒的运用不可小视,要在不断地演唱实践中摸索出一条规律,形成为自己所适用的一整套使用方法与使用技巧 。发展展望21世纪,欧美国家流行音乐唱法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而我国的流行唱法在多年的演唱实践中,也从最初的模仿逐渐走向成熟,但是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必须更深地了解、研究流行唱法的艺术特徵,才能使得我国流行演唱更快、更好地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 。流行唱法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与美声、民族共同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蓬勃发展 。与“通俗唱法”的区别由于流行唱法的快速发展,现代流行唱法已经逐渐区别于通俗唱法,流行唱法逐渐自成一派 。由于通俗唱法产生时间较早,受到舞台设备、录音设备、演唱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唱法和听觉效果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唱法上更多借鉴美声、民族,然而流行唱法在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作为源自爵士音乐简化而来的音乐体系,流行音乐与通俗音乐逐渐区分开来 。所以,依然把流行唱法与通俗唱法混于一谈,已经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虽然具有一些相同的性质,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区别于通俗音乐的一种独立的音乐体系,其唱法也应区别对待,明确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