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有机化学上册


基础有机化学上册

文章插图
基础有机化学上册【基础有机化学上册】《基础有机化学上册》是2005年6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本书讲述了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影响化学键和基团特徵频率的因素等 。
基本介绍书名:基础有机化学上册
ISBN:9787040166378
页数:597页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6月1日
装帧:平装
开本:16
内容简介《基础有机化学》共27章,分上下两册,上册13章,下册14章 。与第二版相比,在书的框架结构和内容上有较大的变动 。全书分为基础知识和学章两部分 。在基础知识部分,体系上将採用按官能团分章和按基本反应机理分章相结合的编排方式 。在内容上,命名、四大光谱分别单独设章,立体化学将包括构象和构型两部分,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和卢一消除反应合併为一章,羟醛缩合和酯缩合併为一章 。其它按官能团和重点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分章,以便更加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更加合理处理个性和共性的关係及更加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专章部分将介绍有机化学和相关学科发展的新成就 。基础知识部分每章末附有习题、複习本章的指导提纲和英汉对照辞彙 。《基础有机化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院校有关专业和对有机化学有兴趣的凑者选用 。目录第1章 绪论1.1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1.2 结构概念和结构理论1.2.1 KekuleA(凯库勒)及CouperA(古柏尔)的两个重要基本规则(1857)1.2.2 BufferevA(布特列洛夫,l861)的化学结构理论1.3 化学键1.3.1 原子轨道1.3.2 原子的电子构型1.3.3 化学键1.3.4 价键理论1.3.5 分子轨道理论1.3.6 共价键的极性分子的偶极矩1.3.7 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键能1.4 酸硷的概念1.4.1 酸硷的电离理论1.4.2 酸硷的溶剂理论1.4.3 酸硷的质子理论1.4.4 酸硷的电子理论1.4.5 软硬酸硷概念複习本章 的指导提纲英汉对照辞彙第2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表示方式命名2.1 有机化舍物的分类2.2 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式2.2.1 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表示方式2.2.2 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的表示方式2.3 有机化舍物的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4 烷烃的命名2.4.1 链烷烃的命名2.4.2 单环烷烃的命名2.4.3 桥环烷烃的命名2.4.4 螺环烷烃的命名2.5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2.5.1 烯基、亚基和炔基的命名2.5.2 烯烃和炔烃的系统命名2.5.3 烯烃和炔烃的其它命名法2.6 芳香烃的命名2.6.1 含苯基的单环芳烃的命名2.6.2 多环芳烃的命名2.6.3 非苯芳烃2.7 烃衍生物的系统命名2.7.1 常见官能团的词头、词尾名称2.7.2 单官能团化合物的系统命名2.7.3 含多个相同官能团化合物的系统2.7.4 含多种官能团化合物的系统命名2.7.5 环氧化合物和冠醚的命名2.8 烃衍生物的普通命名法2.8.1 卤代烷的普通命名法2.8.2 醇的普通命名法2.8.3 醚的普通命名法-2.8.4 醛和酮的普通命名法2.8.5 羧酸的普通命名法2.8.6 羧酸衍生物的普通命名法2.8.7 胺的普通命名法複习本章 的指导提纲英汉对照辞彙第3章 立体化学3.1 轨道的杂化和碳原子价键的方向性3.1.1 甲烷sp3杂化o键3.1.2 乙烯sp2杂化x键3.1.3 乙炔sp杂化正交的x键构象、构象异构体3.2 链烷烃的构象3.2.1 乙烷的构象3.2.2 丙烷的构象3.2.3 正丁烷的构象构象分布3.2.4 其它链烷烃的构象3.2.5 乙烷衍生物的构象分布3.3 环烷烃的构象3.3.1 Baeyer张力学说3.3.2 环丙烷的构象3.3.3 环丁烷的构象3.3.4 环戊烷的构象3.3.5 环己烷的构象3.3.6 取代环己烷的构象3.3.7 十氢化萘的构象3.3.8 中环化合物的构象旋光异构体3.4 旋光性3.4.1 平面偏振光3.4.2 旋光仪旋光物质旋光度3.4.3 比旋光度分子比旋光度3.5 手性和分子结构的对称因素3.5.1 手性手性分子3.5.2 判别手性分子的依据3.6 含手性中心的手性分子3.6.1 手性中心和手性碳原子3.6.2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3.6.3 含两个或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3.6.4 含两个或多个相同(相像)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3.6.5 含手性碳原子的单环化合物3.6.6 含有其它不对称原子的光活性分子3.7 含手性轴的旋光异构体3.7.1 丙二烯型的旋光异构体3.7.2 联苯型的旋光异构体3.8 含手性面的旋光异构体3.9 消旋、拆分和不对称合成3.9.1 外消旋化3.9.2 差向异构化3.9.3 外消旋体的拆分3.9.4 不对称合成法複习本章 的指导提纲英汉对照辞彙第4章 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4.1 烷烃的分类4.2 烷烃、环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反应4.3 预备知识4.3.1 有机反应及分类4.3.2 有机反应机理4.3.3 有机反应中的热力学与动力学4.4 烷烃的结构和反应性分析4.5 自由基反应4.5.1 碳自由基的定义和结构4.5.2 键解离能和碳自由基的稳定性4.5.3 自由基反应的共性4.6 烷烃的卤化4.6.1 甲烷的氯化4.6.2 甲烷的卤化 4.6.3 高级烷烃的卤化4.7 烷烃的热裂4.8 烷烃的氧化4.8.1 自动氧化4.8.2 燃烧4.9 烷烃的硝化4.10 烷烃的磺化及氯磺化4.11 小环烷烃的开环反应烷烃的製备4.12 烷烃的来源複习本章 的指导提纲英汉对照辞彙第5章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一)紫外光谱5.1 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5.1.1 紫外光谱的产生5.1.2 电子跃迁的类型5.2 紫外光谱图5.3 各类化合物的电子跃迁5.3.1 饱和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5.3.2 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的电子跃迁5.3.3 芳香族化合物的电子跃迁5.4 影响紫外光谱的因素5.4.1 生色基和助色基5.4.2 红移现象与蓝(紫)移现象5.4.3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5.5 与化学结构的关係(二)红外光谱5.6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5.6.1 红外光谱的产生5.6.2 分子的振动形式和红外吸收频率5.6.3 振动自由度和红外吸收峰5.6.4 红外光谱仪及测定方法5.7 红外光谱图5.7.1 红外光谱图的组成5.7.2 官能团区和指纹区5.8 重要官能团的红外特徵吸收5.8.1 烷烃红外光谱的特徵5.8.2 烯烃红外光谱的特徵5.8.3 炔烃红外光谱的特徵5.8.4 芳烃红外光谱的特徵5.8.5 卤代烃红外光谱的特徵5.8.6 醇、酚、醚红外光谱的特徵5.8.7 醛、酮红外光谱的特徵5.8.8 羧酸红外光谱的特徵5.8.9 羧酸衍生物、腈红外光谱的特徵5.8.10 胺红外光谱的特徵5.9 影响化学键和基团特徵频率的因素(三)核磁共振5.10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5.10.1 原子核的自旋5.10.2 核磁共振现象5.10.3 H的核磁共振饱和与弛豫5.10.4 C的核磁共振丰度和灵敏度5.10.5 核磁共振仪氢谱5.11 化学位移5.11.1 化学位移5.11.2 禁止效应和化学位移的起因5.11.3 化学位移的表示5.11.4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5.12 特徵质子的化学位移5.12.1 烷烃5.12.2 烯烃5.12.3 炔烃5.12.4 芳烃5.12.5 卤代烃5.12.6 醇酚醚羧酸胺5.12.7 羧酸衍生物5.13 偶合常数5.13.1 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5.13.2 自旋偶合的起因5.13.3 偶合常数5.13.4 化学等价、磁等价、磁不等价性 5.13.5 偶合裂分的规律5.14 醇的核磁共振5.15 积分曲线和峰面积5.16 H-NMR图谱的剖析碳谱5.17 C-NMR谱的去偶处理5.18 C的化学位移5.19 C-NMR谱的偶合常数5.20 C-NMR谱的特点5.21 NMR谱提供的结构信息(四)质谱5.22 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质谱仪5.23 质谱图的表示5.24 离子的主要类型、形成及其套用5.24.1 分子离子5.24.2 同位素离子5.24.3 碎片离子和重排离子5.24.4 亚稳离子5.24.5 多电荷离子5.25影响离子形成的因素複习本章 的指导提纲英汉对照辞彙第6章 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6.1 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6.1.1 诱导效应6.1.2 共轭效应6.1.3 超共轭效应6.1.4 场效应6.2 碳正离子6.3 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保持和构型翻转Walden转换6.4 饱和碳原子上亲核取代反应的概述6.5 亲核取代反应的速率6.6 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6.6.1 SN2反应的定义、机理和反应势能图6.6.2 成环的SN2反应6.6.3 SN1反应的定义、机理和反应势能图6.6.4 溶剂解反应6.6.5 Winstein离子对机理6.7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6.7.1 烷基结构的影响6.7.2 离去基团的影响6.7.3 试剂亲核性的影响6.7.4 溶剂的影响β-消除反应6.8 消除反应的分类6.9 E2反应6.9.1 卤代烃失卤化氢E2反应6.9.2 E2反应和SN2反应的并存与竞争6.10 E1反应6.10.1 卤代烃失卤化氢E1反应6.10.2 E1反应和SN1反应的并存与竞争6.10.3 醇的失水E1反应6.11 邻二卤代烷失卤素E1cb反应複习本章 的指导提纲英汉对照辞彙第7章 卤代烃有机金属化合物7.1 卤代烃的分类7.2 卤代烃的结构7.2.1 卤代烷中碳卤键的特点7.2.2 卤代烷的构象7.3 卤代烷的物理性质卤代烃的反应7.4 亲核取代反应7.5 消除反应7.6 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共存与竞争7.7 卤代烷的还原7.8 卤仿的分解反应7.9 卤代烃与金属的反应7.9.1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命名7.9.2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7.9.3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7.9.4 格氏试剂和有机锂试剂的製备及性质卤代烃的製备7.10 一元卤代烷的製备7.11 多卤代烷的製法7.12 卤代烷的工业生产7.13 氟代烷的製法複习本章 的指导提纲英汉对照辞彙第8章 烯烃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共轭加成8.1 烯烃的分类8.2 烯烃的结构特徵8.2.1 单烯烃的结构特徵8.2.2 共轭双烯的结构特徵8.3 烯烃的物理性质8.3.1 单烯烃的物理性质8.3.2 共轭烯烃物理性质的特点烯烃的反应8.4 烯烃的亲电加成8.4.1 加成反应的定义和分类8.4.2 烯烃与卤素的加成8.4.3 烯烃与氢卤酸的加成碳正离子中间体机理8.4.4 烯烃与硫酸、水、有机酸、醇和酚的反应8.4.5 烯烃与次卤酸的加成8.5 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8.6 烯烃的氧化8.6.1 烯烃的环氧化反应第9章 炔烃第10章 醇和醚第11章 苯和芳香烃芳香亲电取代第12章 醛和酮亲核加成共轭加成第13章 羧酸推荐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