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肝癌

小肝癌【小肝癌】小肝癌又称为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临床上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徵 。小肝癌一般指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称为小肝癌 。患者常无临床症状 。瘤结节多呈球形,边界清楚,切面均匀一致,无出血及坏死 。我国的小肝癌标準是: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多个癌结节数目不超过两个,其最大直径总和应小于3厘米 。
基本介绍就诊科室:肿瘤科
常见发病部位:肝
常见病因: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黄麴霉毒素,水污染,过度劳累等相关因素
常见症状:腹胀,发热,乏力,消瘦,肝区疼痛,消化道症状
传染性:无
病因 1.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研究表明,HBV与小肝癌有密切关係,两者相关率高达80% 。人群HBV感染率与小肝癌地理分布一致 。全球範围内的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肝癌多发的地区,发病率一般在30/10万以上,这些地区正好也是HBV感染高流行区 。有数据表明中国台湾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儿童普遍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后,小肝癌发病率也随之下降 。所以说小肝癌的形成因素是病毒性肝炎 。2.黄麴霉毒素进食黄麴霉毒素,也会引发肝癌 。黄麴霉毒素是因穀类和豆类食物在炎热环境下霉变而产生,人通过进食被黄麴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或者黄麴霉毒素污染穀物餵养的动物製品而摄人该毒素 。黄麴霉毒素致小肝癌机制可能与影响正常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免疫系统等有关 。所以说黄麴霉毒素是小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水污染饮水污染一直是小肝癌的致病因素之一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已发现饮水污染与小肝癌密切相关 。有调查显示:饮用宅沟水、塘水者其小肝癌死亡率明显高于饮用井水者,饮用深井水者小肝癌死亡率最低 。水中的致癌物质,目前尚未完全弄清 。饮水中的有机致癌物有六氯苯、苯并芘、多氯联苯、氯仿、二溴乙烷、二溴乙烯等 。4.过度劳累等相关因素现代人的生活中,由于繁重的工作,上班一族和年轻的人们经常会熬夜,这就导致肝脏正常代谢的紊乱 。夜晚10~11点是肝脏进行代谢的主要时间 。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肝脏功能的紊乱,再加上每日繁重的工作,会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这也就是小肝癌的形成原因 。临床表现 1.腹胀多见于左叶增大,压迫胃部所致,表现上腹部胀满及消化不良症状,肝硬化明显者可因门脉高压导致胃肠道血液循环淤滞,从而出现腹胀,若出现腹水,可导致全腹膨胀 。2.发热肝癌发热为自发性发热,大都在37.5℃~38℃之间,少数可以更高,患者常认为是感冒发热而就诊 。体温高,但痛苦不明显 。发热原因可能癌瘤内部缺血坏死,坏死产物被吸收,或肝功能不良,代谢紊乱产生致热原,抗生素治疗无效 。3.乏力消瘦是小肝癌早期症状的临床表现之一 。肝癌细胞进行增殖的消耗,癌组织代谢产物的刺激,饮食少进,导致营养不良都可引起消瘦 。4.肝区疼痛肝区疼痛是小肝癌的首发症状,表现为右上腹部肝区间歇性、持续性钝痛或刺痛,不经治疗可自行缓解,有时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部分患者肝区紧绷或胀感 。当位于包膜下的小肝癌破裂时,可突然出现疼痛,并伴有腹胀,血压降低,进而出现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 。5.消化道症状是小肝癌早期症状中常见的一种,主要是消化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胃肿大,肝脏受压迫,食慾下降等 。由于消化吸收障碍,肠道感染,腹水导致肠功能紊乱而常引起腹胀、腹泻 。检查1.甲胎蛋白(AFP)检测AFP检测对于小肝癌检查的意义非常大,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可以定期进行AFP做筛选检查,检查的结果如果是AFP呈现阳性并且不断升高,需要警惕小肝癌存在的可能 。尚有30%~4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呈阴性,AFP均可不增高 。因此,仅靠AFP不能诊断所有的肝癌 。2.CT扫描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目前是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非常準确的发现小肝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小肝癌的首选方法 。3.超声检查现在越来越多的亚临床小肝癌在超声检查中被发现,超声在普查中担任很重要的角色 。超声检查无创伤,价格便宜,可反覆检查,有经验的医师可检查出<1cm的小肝癌 。超声影像上小肝癌多为低回声声像,彩色都卜勒上多数肿瘤可测到动脉血流 。诊断小肝癌的诊断可通过病理学诊断或临床诊断获得,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检查加上动态影像检查,如CT或MRI进行诊断 。治疗小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手术切除、消融术、TACE(经皮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首选根治性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或消融术 。但是单一的治疗,如手术治疗,肝癌的复发率仍然很高,一般採用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1.手术治疗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手术切除都是可以实现治癒的主要手段 。手术切除是小肝癌最好的选择,切除的预后与切除时的大小有关 。2厘米小肝癌切除后的5年存活率为81.5%;而4.1~5.0厘米的肝癌,5年存活率降至59.5% 。因此,对肝功能代偿者(总胆红素<34微摩尔/每升,白蛋白/球蛋白未倒置,即A/G比值>0.6,凝血酶原时间为正常值的50%以上)都应该力争彻底切除 。肝癌患者多合併肝硬化,因此肝切除的範围有缩小趋势,现多採用局部切除或肝段切除 。一般认为,切除缘距肿瘤包膜2厘米,就是小肝癌的根治术 。虽然手术是治疗小肝癌的最好选择,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手术治疗所谓的治癒即是生存期达到五年 。且手术会给身体带了加大创伤,有可能发生转移,应注意手术的适应症 。2.非手术疗法对于不能或不接受外科手术的小肝癌患者,可採用非手术治疗 。小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既包括影像学引导(常用CT或B超)下经皮穿刺消融治疗,如PEI/RF,也包括肝动脉血管栓塞化疗术(TACE)以及中药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等 。射频消融术,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微创治疗,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于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远期疗效可达到与手术类似的效果,因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越来越广泛 。射频消融治疗术包括以下几种形式:①外科术中射频消融;②影像学引导(常用CT或B超)下经皮穿刺消融治疗 。前一种常由外科医生在术中完成,后一种大多由介入科医生在影像引导下进行 。具体採用哪种方式,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及在肝内的解剖学位置来确定 。TACE肝癌的诊断也可以用于肝癌的治疗,尤其是怀疑多发肿瘤时,宜先行TACE治疗 。由于化疗效果有限,早期小肝癌很少採用化疗 。中药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可作为消融治疗、TACE治疗等的补充手段 。另外,小肝癌的放疗也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治疗得当能够实现根治 。对于有些小肝癌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较为虚弱,这时放射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像射波刀立体放射治疗,精準度有所提高,治疗时间缩短,能够有效缩小肿瘤的体积,缓解症状,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