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问题


pm2.5问题

文章插图
pm2.5问题【pm2.5问题】PM2.5 (PM two point five)又称大气污染物 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与其他污染物相比,它直接进入肺泡,直接进入肺泡,危害人类健康 。
基本介绍中文名:pm2.5
外文名:PM two point five
特点: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
特徵:直接进入肺泡
影响:颗粒度较小,可随空气进入肺部
简介细颗粒物(Particulate)泛指悬浮在气体当中的微细固体或液体 。在城市空气品质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和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悬浮粒子特指空气中那些微细污染物,它们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 。当中小于10微米直径的悬浮粒子,被定义为可吸入悬浮粒子,它们能够聚积在肺部,危害人类健康 。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对人体危害最大,因为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 。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命名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品质标準》增加了细颗粒物监测指标 。2013年2月2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称PM2.5拟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刘青表示,换名是“针对PM2.5的特殊个案而设立的” 。命名建议:粉尘(TSP)→飘尘(PM10)→微尘(PM2.5)→霾尘(PM1)在环境科学领域,根据大气污染物存在状态,将其分为气溶胶态污染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 。根据央视新闻【PM2.5中文名字尘埃落定!】,在徵询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后,PM2.5的中文名字在2013年4月19日尘埃落定了——“细颗粒物” 。成分细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十分複杂,不同时间和空间,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不同化学组分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亦不相同,这些影响还与化学成分在颗粒物内部和表面存在状态有关 。此外,不同来源的颗粒物,其化学组成有所不同,因此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可用来进行颗粒物的来源分析 。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包括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微量金属元素、元素碳(EC)、生物物质(细菌、病菌、霉菌等)等 。大气中的含碳粒子是由有机碳(OC)和吸光的元素碳(EC)组成,元素碳的化学结构类似于不纯的石墨,有机碳是细颗粒物中含量最高的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