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期名将 杨业( 三 )


北宋初期名将 杨业

文章插图
雁门关雕塑雍熙三年(986年) , 宋军分三路攻契丹 , 杨业任云应路行营副都部署 , 与都部署潘美、监军王侁率军出雁门关 , 连克寰、朔、应、云等州 。后因东路军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溃败 , 契丹军乘胜西进复占寰州 , 奉命与潘美掩护四州民众南撤 。力主避敌锋锐 , 分兵诱其向东 , 设伏阻扼契丹军南下 , 保障民众转移 。潘美、王侁不纳其策 , 强令趋朔州迎战契丹军 。杨业知此战必败 , 临行前约潘美在陈家谷口(今山西宁武北)接应 。遂挥军奋进 , 陷入重围 , 苦战终日 , 无援绝食而死 。在山西省代县城 , 有一座古老的钟鼓楼上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 。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 , 流传至今的一处珍贵遗蹟 。人物评价赵光义:执干戈而卫社稷 , 闻鼓鼙而思将帅 。尽力死敌 , 立节迈伦 , 不有追崇 , 曷彰义烈!故云州观察使杨业诚坚金石 , 气激风云 。挺陇上之雄才 , 本山西之茂族 。自委戎乘 , 式资战功 。方提貔虎之师 , 以效边陲之用 。而群帅败约 , 援兵不前 。独以孤军 , 陷于沙漠;劲果猋厉 , 有死不回 。求之古人 , 何以加此!是用特举徽典 , 以旌遗忠 。魂而有灵 , 知我深意 。欧阳修:父子皆名将 , 其智勇号称无敌 , 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 , 皆能道之 。
北宋初期名将 杨业

文章插图
杨业苏颂:汉家飞将领熊罴 , 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来 , 至今遗祠雁门关 。脱脱:昔许子卒于师 , 葬之加等 。《春秋》书之 , 所以褒臣节而儆官守也 。业、罕儒、光实鹹当捍城之寄 , 临戎力战 , 殁于敌境 。虽罕儒恃勇不戒 , 光实甘贼迁之言 , 失在轻敌 , 然其忘躯徇节 , 诚可嘉也 。业本太原骁将 , 感太宗宠遇 , 思有以报 。常胜之家 , 千虑一失 。然其素得士心 。部卒不忍离去 , 从之以殁 , 则忠义之风概可见矣 。嗣与延昭并克绍勛伐 。延昭久居边阃 , 总戎训士 , 威名方略 , 闻于敌人 , 于嗣为优 。晖于危时则有陷阵之功 , 平日则献息戎之谏 。超频战以清淮海 , 其忠诚勇果 , 率有可尚者焉 。《杨家将演义》:矢尽兵亡战力摧 , 陈家谷口马难回 。李陵碑下成大节 , 千古行人为感悲 。王夫之:杨业 , 太原之降将也 , 父子握兵 , 死士为用 , 威震于契丹;谤书迭至 , 且任以边圉而亡猜 。蔡东藩:杨业骁将也 , 久历行阵 , 匪惟勇号无敌 , 即料事度势 , 亦有先见之明 , 美乃不信其言 , 反误信一忮刻之王侁 , 卒至孤军应敌 , 力竭身亡 。家庭成员父亲杨信 , 本名杨弘信 , 麟州刺史 。
妻子折氏
子嗣杨延昭(杨延朗) , 官任防御使 。
杨延玉 , 与辽国作战中阵亡 。
杨延浦 , 官任供奉官 。
杨延训 , 官任供奉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