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5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文章插图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5版)【第5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5版)是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科电子类专业本科生学习“微型计算机原理与系统”课程编写的教材,是作者在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吸取各家之长,并结合多年教学和套用研究的经验,精心组织编写而成的 。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讲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附有大量的实例和习题,部分习题还给出了解题提示,既可用作教材,也适合于自学,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中国科学院指定考研参考书” 。
基本介绍书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5版)
作者:周荷琴 冯焕清(编着)
ISBN:ISBN:978-7-312-03191-5
页数:514
定价:42.00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4
装帧:平装
开本:16
前言本书是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科电子类本科生学习“微型计算机原理与系统”课程编写的教材,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中国科学院指定考研参考书” 。自1996年出版以来,本书被很多高校选用,得到了广大读者和同行老师的热情支持,并反馈回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谨表示感谢!为适应微型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我们再次对原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自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微型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涌现了数十个品种几百个型号的微处理器,数据宽度从8位、16位、32位发展到了64位,处理器晶片的CPU核心发展到了双核乃至4核、6核和8核,当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智慧型多核时代 。希望通过这次修订,本书能更系统归纳和清晰展示已经发展了40多年的计算机高新技术,能更深入浅出地讲清楚那些看似深奥的计算机知识,从而真正有助于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和学生们的课后阅读 。通过努力我们顺利完成了修订工作,新版将以全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 。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3部分:第1~5章是基础部分,仍以8086为主要对象,包括绪论、8086 CPU、定址方式、指令系统、彙编语言程式设计和存储器 。第6~12章讨论了接口和汇流排技术,包括中断、DMA和I/O接口以及8255A、8253/8254、8259A、8251A、8237A等典型的可程式接口晶片,A/D和D/A以及汇流排技术也被纳入其中 。第13~15章介绍了高档微型机的原理,包括32位微型机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与程式设计以及64位CPU和智慧型多核处理器,也包括16位、32位和64位机的系统结构和技术特点 。吴秀清教授为本书此前的版本做出了重要贡献,特此感谢!在本书撰写过程中,青年教师李峰、何力以及研究生潘剑锋、刘冰啸、乔赫元、袁非牛、王鹏、刘勃、刘学亮、王恆良、郭永刚、赵何、黄庆华、卢胜、陈立群、梅涛、武海澄、陈功等在资料的收集、例题的验证、程式的调试、插图的绘製、多媒体课件的製作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对书中的内容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查阅、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以及网上资料,在此特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深切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日后再版时予以修正 。目录前言(I)第1章 绪论(1)1.1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1)1.2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6)1.3 微型计算机结构和系统(11)1.4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17)第2章 8086 CPU(22)2.1 8086 CPU的内部结构(22)2.2 8086/8088 CPU的引脚功能(27)2.3 8086的存储器组织(31)2.4 8086的工作模式和汇流排操作(36)第3章 8086的定址方式和指令系统(48)3.1 8086的定址方式(48)3.2 指令的机器码錶示方法(56)3.3 8086的指令系统(61)第4章 彙编语言程式设计(113)4.1 彙编语言程式格式和伪指令(114)4.2 DOS系统功能调用和BIOS中断调用(128)4.3 彙编语言程式设计方法与实例(138)第5章 存储器(155)5.1 存储器分类(155)5.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60)5.3 唯读存储器ROM(169)5.4 存储器与CPU的连线(176)5.5 高速缓冲存储器(184)第6章 I/O接口和并行接口晶片8255A(195)6.1 I/O接口(195)6.2 8255A的工作原理(208)6.3 8255A的套用举例(220)第7章 可程式计数器/定时器8253/8254及其套用(232)7.1 8253的工作原理(233)7.2 8253/8254的套用举例(242)第8章 中断和可程式中断控制器8259A(254)8.1 中断(254)8.2 8259A的工作原理(262)8.3 8259A套用举例(273)第9章 串列通信和可程式接口晶片8251A(283)9.1 串列通信的基本概念和EIA RS232C 串列口(283)9.2 可程式串列通信接口晶片8251A(289)第10章 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306)10.1 概述(306)10.2 D/A转换器(311)10.3 A/D转换(321)第11章 DMA控制器8237A(336)11.1 8237A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37)11.2 8237A的时序(348)11.3 8237A的编程和套用举例(350)第12章 汇流排技术(356)12.1 汇流排概述(356)12.2 PCI汇流排(362)12.3 PCI Express汇流排(367)12.4 USB汇流排(371)12.5 IEEE-1394汇流排(381)第13章 32位微型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88)13.1 32位微处理器的结构与工作模式(389)13.2 暂存器(395)13.3 保护模式下的记忆体管理(405)13.4 保护模式下的中断和异常(417)13.5 任务切换(429)第14章 32位机的指令系统和程式设计(440)14.1 80386新增指令和程式设计(440)14.2 浮点数的表示方法和奔腾处理器的SIMD技术(455)14.3 SIMD指令系统(462)14.4 利用SIMD指令进行程式设计(478)第15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486)15.1 PC/XT机的系统板(486)15.2 32位微型机的典型结构(491)15.3 64位微型机(499)15.4 多核处理器技术(504)附录A 8086/8088 指令系统一览表(509)附录B ASCII码编码表(513)附录C 彙编语言上机过程(51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