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远明


赖远明

文章插图
赖远明赖远明,男,江西龙南人,中国寒区工程、土木工程专家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
赖远明1962年8月生于江西龙南 。1983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1986年在兰州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赖远明】他长期从事寒区工程理论和数值分析的研究工作 。提出了冻土的强度準则,建立了冻土的多屈服面、非关联的广义弹塑性本构模型和冻土蠕变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研究了块碎石层的降温效果及降温机理,建立了块碎石类路基流体-固体耦合传热温度特性分析的数学模型,研发了具有多级降温机制的U形块碎石路基和通风管-块碎石複合路基等“主动冷却路基”的结构新形式,提出了寒区工程的冻害预报方法和综合防治技术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
基本介绍中文名:赖远明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西省龙南县
出生日期:1962年8月
职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寒区工程、土木工程专家
毕业院校:江西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东南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第29届奥运火炬手 全国先进工作者201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代表作品:《寒区工程理论与套用》 
个人经历1979.9-1983.6,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矿山机械专业,1983.9-1986.7,兰州交通大学土木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86.8-2000.6,兰州交通大学土木系任教,讲授《工程力学》,给研究生讲授《有限元及程式设计》和《高等结构理论》,历任讲师(1988.12-1993.3)、副教授(1993.4-1998.6)、教授(1998.7-2000.7),1996.9—1999.10,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寒区岩土工程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1998.8月—1999.8,国家公派在加拿大 Laval University留学 。2000年1月—2002年12月,主持并完成中国科学院“百人计画”资助项目:西部寒区道路及隧道工程的设计计算理论研究(编号:200019),2000.10,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12月4日被任命为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0-2003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3.11被任命为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室主任,2002.1-2004.12主持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西部寒区隧道工程的计算理论研(No.40171019),2003年1月—2006年12月主持并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结构的设计理论研究(No.40225001),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主持并完成铁道部科技项目:青藏铁路片石通风路基在长期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及其维护措施研究(2003G022),2005年6月—2008年6月主持并完成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高温高含冰量冻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kzcx3-sw-351),2008年1月—2011年12月参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高温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热力学稳定性研究(No.40730736),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主持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863计画)项目:季节冻土区路基稳定控制技术(2008AA11Z103),2010年10月—2011年12月主持英国London Mining Greenland科技项目,Rheology and Stability Analyses on Excavated Ice Slopein Isua Iron Ore Project (No.5424040),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科研成果1、寒区隧道计算理论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冻土工程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三场耦合问题的数学力学模型,导出了这一问题的有限元计算公式,给出了其数值分析方法 。并对寒区隧道在渗流体积力和冻土蠕变及体积冻胀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和围岩的应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建立了寒区隧道气-固-水分迁移耦合问题的对流换热与围岩相变传热模型,较好地解决了沿隧道不同进深洞内气温及围岩冻融变化特徵的计算难题 。提出了寒区隧道防冻害的综合技术措施,消除了冻胀和融化对寒区隧道的破坏作用,实践证明该措施防冻害效果良好,为同类工程的修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成功範例,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在寒区隧道计算理论方面的空白 。2、折板结构研究在折板结构研究方面,提出了平顶四坡折板屋盖、组合抛物面薄壳屋盖、交叉 V形折板屋盖等几种结构新颖、力学性能良好的折板结构,套用扁壳非线性弯曲理论对这些结构的内力,挠度和非线性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计算发现套用这些结构能大量地节省工程材料 。3、岩土与结构工程教研从事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专业研究方向为:岩土力学、岩土工程数值方法、冻土与寒区工程、冻土力学、冻土物理等4、自然地理研究赖远明长期从事寒区工程理论和数值分析的研究工作 。提出了冻土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空间破坏曲面和能反映冻土压力融化的强度準则 。建立了冻土的多屈服面、非关联的广义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能準确描述冻土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应变软化、硬化和剪胀、体缩等複杂变形 。自然地理专业研究方向为:冻土环境与全球变化、冻土与寒区工程、冻土热力学、天然气水合物等5、青藏铁路冻土工程赖远明在国内外率先建立了研究冻土地区开放边界块碎石路基温度场和流场特性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分析块碎石路基对流换热降温规律的计算方法,解决了青藏铁路块碎石路基这类含有流体-固体耦合传热温度计算的关键科学难题 。研发了U形块碎石路基和通风管-块碎石複合路基等“主动冷却路基”的结构新形式,解决了铁路部门非常关心的气候变暖2.6℃对青藏铁路的影响问题,为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路基结构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研究了阴阳坡温度差对路基温度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在阴阳坡分别增加80厘米和160厘米厚的块碎石护坡的新型路基结构,解决了由于阴阳坡温度差作用,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形成纵向裂缝这一长期困扰冻土工程界的难题 。为了解决青藏铁路路基温度场的计算问题,根据多孔介质中流体热对流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套用伽辽金法导出了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的有限元计算公式,对在未来50年青藏高原气温上升2.0℃情况下抛石路基温度变化进行了预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年平均气温大于-3.5℃或天然地表温度大于-1℃的地区,抛石路基除了能抵消气候变暖的影响外,还能对路基下的冻土製冷,保证冻土路基的热稳定,不至于使冻土融化 。以该种路基作为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的路基结构,将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冻土路基 。代表论着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9篇,EI收录153篇)1、赖远明,张明义,李双洋 。《寒区工程理论与套用》,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 。(Lai Yuanming, Zhang Mingyi and Li shuangyang. 2009.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Cold Regions Engineering, Sicence Press, Beijing).2、Yuanming Lai, Weidong Ma, Mingyi Zhang, Wenbing Yu and Zhihua Gao.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influence of boundary conditions on cooling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crushed-rock layers,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 2006,Vol.45, No.2, 114-1213、Lai Yuanming, Zhang Mingyi, Liu Zhiqiang & Yu Wenbing. Numerical analysis for cooling effect of open boundary ripped-rock embankment on Qinghai-Tibetan Railway, Sciences in China(SCI), D, 2006, Vol.49, No.7, 764-7724、赖远明,张明义,刘志强, 喻文兵. 开放边界条件下青藏铁路抛石路基的降温效果分析,《中国科学》,D辑, 2005年,Vol.35,No.6,578-5855、Lai Yuanming, Zhang Xuefu, Yu Wenbing, Zhang Shujuan, Liu Zhiqiang, Xiao Jianzhang. 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analysis for the coupled problem of the heat transfer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heat convection between the air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in cold-region tunnel,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SCI), Vol.20, No.4, 2005, 323-3326、Lai Yuanming, Zhang Xuefu, Xiao Jianzhang, Zhang Shujuan and Liu Zhiqiang,Nonlinear analysis for frost-heaving force of land bridges on Qing-Tibet railway in cold regions,Journal of Thermal Stresses(SCI), Vol.38, No.3, 2005, 317-332 7、Lai Yuanming, Zhang Shujuan, Zhang Luxin and Xiao Jianzhang. Adjusting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under the South and North slopes of Embankment in Permafrost Regions by the Ripped-rock Revetment,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 2004, Vol.39, No.1, 67-798、Lai Yuanming, Wang Qiusheng, Niu Fujun and Zhang Kehua. 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Analysis for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 of Ventilated Embankment in Permafrost Regions,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 Vol.38, No.2, 2004, 165-184 。9、Lai Yuanming, Wu Ziwang, zhang shujuan, Yu Wenbing and Den Yousheng,Study of methods to control frost action in cold regions tunnels,ASCE Journal of Cold Regions Engineering(SCI), Vol.17, No.4, 2003, 144-15210、Lai Yuanming,Zhang Shujuan,Mi Long. The effect of climatic warm up on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embankments in cold regions and countermeasure,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A(SCI),Vol.45, No.2, 2004,191-210.11、Lai Yuanming, Li Jianjun, Niu Fujun and Yu Wenbing. Nonlinear thermal analysis of Qing-Tibet railway embankments in cold regions, ASCE Journal of Cold Regions Engineering(SCI), Vol.17, No.4, 2003, 171-18412、Lai Yuanming, Zhang Luxin, Zhang Shujuan and Mi Long.The cooling effect of ripped-stone embankments on Qing-Tibet railway under climatic warm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SCI), 2003年,Vol.48, No.6,598-60413、YU Wenbing, LAI Yuanming, NIU Fujun, ZHANG Xuefu, ZHANG Shujuan ,Temperature Field Features in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of the Ventilated Railway Embankment in Permafrost Regions,《Journal of Glaciolgy and Geocryology》 2002-05 14、赖远明,吴紫汪,刘松玉,邓学钧. Nonlinear Analyses for the Coupled Problem of Temperature and Seepage Fields in Cold Regions Retaining Walls, ASCE Journal of Cold Regions Engineering(SCI), Vol.16, No.3, 2002, 156-16615、赖远明,喻文兵.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forced vibration of a simply-supported V-shaped folded plate roof,Thin-walled Structures (SCI), Vol.40, No.3, 2002, 215-223.16、赖远明,刘松玉,吴紫汪,喻文兵. Approximate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emperature fields in cold regions circular tunnels,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 Vol.34, No.1, 2002, 43-49.17、赖远明,吴紫汪,刘松玉,邓学钧. Nonlinear analyses for the semi-coupled problem of temperature, seepage and stress fields in cold regions retaining walls,Journal of Thermal Stresses(SCI), Vol.24, No.12, 2001,1199-1216.18、赖远明,刘松玉,吴紫汪,朱元林等.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 coupled problem of temperature and seepage fields in cold region da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 (SCI), Vol.40, No.5, 2002,631-63519、赖远明,吴辉,吴紫汪,刘松玉,邓学钧. Analytical viscoelastic solution for frost force in cold region tunnels,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 Vol.31, No.3, 2000,227-234.20、赖远明, 吴紫汪,孙爱良. Geometrical nonlinear analysis of a simply? supported Cross V?shaped folded plate roof, Thin-walled Structures (SCI), Vol.27, No.3, 2000. 259-275.21、赖远明,吴紫汪, 朱元林, 朱林楠. Elastic Visco-Plastic Analysis for Earthquake Response of Tunnels in Cold Regions,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 Vol.31, No.3, 2000,175-188. 22、赖远明,吴紫汪, 朱元林, 朱林楠. Nonlinear analysis for the coupled problem of temperature and seepage fields in cold regions tunnels,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 Vol.29, No.1,1999. 89-9623、赖远明,孙爱良, 朱元林,吴紫汪. Geometric nonlinear analysis of a simply-supported hip-truncated combined parabolical cylinder ro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SCI),Vol.21, No.1, 1999. 267-27624、赖远明,吴紫汪, 朱元林,朱林楠. Nonlinear Analysis for the Coupled Problem of Temperature, Seepage and Stress Fields in Cold-Region Tunnel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SCI),Vol.13, No.4, 1998. 435-44025、赖远明. Geometrical nonlinear analysis of a simply-supported truncated hip ro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SCI),Vol.18, No.8, 1996. 628-63426、赖远明,吴亚平. Linear & nonlinear analysis of a combined parabolical cylinder roof, Computers & Structures (SCI),Vol.53, No.5, 1994. 1067-107227、赖远明,吴亚平. Exact solution for the response of laminated orthotropic plates to applied heating, J. of Composites Technology & Research (美国,SCI),Vol.18, No.2, 1996.135-139社会兼职2008.01至2012.12,《岩土工程学报》编委2008.12至2012.12,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执行副主编2008.12至2012.12,The Open Geology Journal编委2010.05至2013.05,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2010.06至 2014.06,Journal of Engineering 编委2010.11至 2015.11, ISRN Civil Engineering编委国际土力学和岩土工程学会土冻结分会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工程分会理事甘肃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岩土工程学报》编委荣誉及奖励■个人荣誉1991年获甘肃省教委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硕士获得者”荣誉称号 。1996年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方树泉”奖学金 。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画” 。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2003年获“甘肃省优秀专家”荣誉称号 。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5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 。2006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 。2008年被选拔为第29届奥运火炬手 。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201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1年11月10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获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项目奖励“电除尘器壳体结构最佳化设计”,获1988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获奖人 。“机车通过小半径曲线时轮轨动力学研究”,获1991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获奖人 。“缓凝砂浆研究及其在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套用”,获1997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获奖人 。“空腹箱梁的设计及计算理论研究”,获1998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获奖人 。“建筑及桥樑新型结构的分析”,获1998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工程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获2001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获奖人 。博士论文“寒区隧道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问题的非线性分析”,获2002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新型複合材料在市政工程结构中的理论与套用研究”,获2003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二获奖人 。“高原冻土道路隧道冻害预报和综合防治关键技术”,获2004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获奖人 。“寒区公路与隧道冻害预报和综合防治关键技术”,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获奖人 。“青藏铁路工程冻土路基筑路技术与示範工程建设”,获2005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第六获奖人 。“青藏铁路工程”,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主要得奖人“冻土路基地温调控及冻融灾害防治新技术”,获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二获奖人 。个人评价赖远明长期从事寒区工程理论和数值分析的研究工作,其科研成果已套用于青藏铁路等寒区工程中,解决了青藏铁路块碎石路基这类含有流体—固体耦合传热温度计算的关键科学难题,为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路基结构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同类工程的修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成功範例,为改善西部交通条件做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