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3


维生素K3

文章插图
维生素K3【维生素K3】维生素K3属于促凝血药,可以用于治疗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新生儿出血、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及低凝血酶原血症等 。维生素K3多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吸湿后结块 。
基本介绍中文名:维生素K3
CAS号:58-27-5
EINECS号:200-372-6
分子式:C11H9NaO5S·3H2O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维生素K3中文别名:甲萘醌;亚硫酸氢钠甲萘醌;2-甲基-1,4-萘醌;亚硫酸氢钠甲萘醌(MSB),二甲基嘧啶醇亚硫酸甲萘醌(亚硫酸二甲嘧啶甲萘醌MPB);亚硫酸烟醯胺甲萘醌(MNB);亚硫酸氢钠甲萘醌複合物(MSBC);抗出血维生素
维生素K3

文章插图
英文别名:Menadione (1.05793);Vitamin K2(0);Vitamin K3;menaphthone;Menadione; Vitamin K_3;2-Methyl-1,4-dihydronaphthalene-1,4-dione分子量:330.30类别:促凝血药理化特性:易溶于水和热乙醇,难溶于冰乙醇,不溶于苯和乙醚,水溶液PH4.7-7 。常温下稳定,遇光易分解 。高温分解为甲萘醌后对皮肤有强刺激,对酸性物质敏感,易吸湿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吸湿后结块 。市场行情VK3的生产需要用到重金属铬(红矾钠),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中国产业洞察网《维生素K3市场调查报告》资料显示2008年以后,产品价格持续在低位,约为60元/千克,多数小企业停产 。兄弟科技VK3与铬鞣剂联产,减少了排污,降低了成本,拥有较大的技术优势 。自2011年以来,VK3的原材料红矾钠(约占30%的成本比例)价格大幅上涨,由1.2万元/吨上涨至1.8万/吨,涨价幅度高达50% 。在成本推动下,VK3也跟着涨价,12年以来价格已经有所回落 。VK3也属于小品种维生素,其中60%以上用作饲料添加剂,因此受饲料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影响较大 。饲料级维生素K3的全球需求量为5500吨,预计未来5年小品种维生素VK3的需求量将以每年4~6%的速度增长 。维生素K3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乌拉圭Dirox公司、土耳其Oxyvit公司 。其中浙江兄弟科技是行业的龙头,2010年以2000吨的产量占据37.9%的市场份额 。公司上市融资后,将VK3的产能扩展到3000吨/年 。药物信息功能疗效维生素营养补充剂 。维生素K为肝脏合成原酶(因子B)的必需物质,并参与凝血因子VII,IX和X的合成,维持动物的血液凝固生理过程 。缺乏维生素K可致上述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影响凝血过程而引起出血 。维生素K也为动物机体内(主要指存在于肝脏、骨骼、睪丸、皮肤和肾脏等组织器官)的维生素K依赖羧化作用体系所必需,是骨骼素(BGP)合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子 。此外,在高能化合物代谢和氧化磷酸化过程中,以及与其他脂溶性维生素代谢的方面均起重要作用,并具有利尿、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参与膜的结构,降低血压的功能 。基本信息【拼音名】:YALIUSUANQINGNA JIANAIKUN ZHUSHEYE 。【性状】: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为无色的澄明液,遇光易分解 。【贮藏】:遮光,于乾燥低温处密闭保存 。注意事项1、维生素K有过敏反应的危险 。2、当患者因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而发生严重出血时,短期套用常不足以即刻生效,可先静脉输注凝血酶原複合物、血浆或新鲜血 。3、用于纠正口服抗凝剂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时,应先试用最小有效剂量,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再予以调整;过量的维生素K可给以后持续的抗凝治疗带来困难 。4、肝硬化或晚期肝病患者出血,以及肝素所至出血使用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无效 。用法用量1、止血:肌内注射 一次2~4mg,一日4~8mg;防止新生儿出血可在产前1周给孕妇肌内注射,一日2~4mg 。2、解痉止痛:肌内注射,每次8~16mg 。儿童用药:较大剂量维生素K3可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引起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核黄疸症,但维生素K1则较少见 。药理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为维生素类药 。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因子Ⅱ、Ⅶ、Ⅸ、Ⅹ所必须的物质 。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这些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临床可见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动力学肌注吸收后,随β脂蛋白转运,约8-24小时作用才开始明显,并在肝内被利用,需数日才能使凝血酶原恢复至正常水平 。以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物形式经肾及胆道排泄 。不良反应1、局部可见红肿和疼痛 。2、较大剂量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 。在红细胞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3、大剂量使用可致肝损害 。肝功不全患者可改用维生素K1 。相互作用1、口服抗凝剂如双香豆素类可干扰维生素K代谢,两药同用,作用相互抵消 。2、较大剂量水杨酸类、磺胺药、奎宁、奎尼丁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效应 。维生素K3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在pH8.7~9.5的弱硷性介质中,维生素K3(VK3)能使甲基绿髮生褪色反应,其最大褪色波长为630nm,并在紫外区出现两个新的吸收峰,其褪色程度(ΔA)与VK3浓度在0.11~2.40mg/L的範围呈正比,可用于VK3的分光光度测定 。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其表观摩尔吸光係数ε630=2.13×105L·mol-1·cm-1;对VK3的检出限(3σ)为32.0 μg/L 。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可用于某些药物製剂及血药中VK3含量的测定 。萃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维生素K3(vitaminK3,VK3)与硷性染料丁基罗丹明B(butyl rhodamine B,BRB)、乙基紫(ethyl violet,EV)和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形成离子对缔合物的反应,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 。建立了测定VK3含量的简单、快速、选择性好和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 。VK3与BRB、EV及MB反应生成可被有机溶剂萃取的离子对缔合物,离子对缔合物分别在568、613和658nm处有最大吸收,其表观摩尔係数分别为2.92×104、6.96×104和4.85×104L·mol-1·cm-1;离子对缔合物的组成均为1:1,稳定常数分别是9.5×105、1.9×106和7.8×105;药物浓度分别在0.0083~13、0.029~6.6和0.015~9.6 mg/L範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回收率为96%~103% 。该法可成功地用于药物製剂中VK3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複合多维添加剂或预混饲料含有较多维生素E和维生素K3,其中由于维生素E易被氧化,主要以其醋酸酯形式存在 。对维生素E醋酸酯含量测定,通常採用高效液相法,或是比色法、萤光法等,样品均需经皂化、提取、洗涤、浓缩等前处理,操作繁琐,时间长,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及时监测产品的质量,使生产与检测脱节 。製备方法维生素K3的製备方法:以邻甲基萘醌为原料,经氧化、加成而得产品 。甲基萘用铬酐氧化将2-甲基萘溶解于冰醋酸中,搅拌冷却到40℃以下,缓缓加入铬酐与等量水的混和液,使温度维持在35-40℃ 。加毕,在40℃保温0.5h,升温到70℃保温45min,再升温到85℃保温15min,将反应物倾入大量水中,不断搅拌下沉澱出2-甲萘醌 。过滤,滤饼反覆用水洗,至水溶液无酸味,滤干得2-甲萘醌 。收率51% 。2-甲基萘也可用重铬酸钠、重铬酸钾氧化收率大致相同 。化合再经铬酸氧化由甲苯醌与丁二烯环合得到2-甲基萘氢醌,再经铬酸氧化而得将甲苯醌加入冰醋酸中溶解,通入丁二烯,在20℃以下通至所需量 。密闭静置20h后,加热使剩余的丁二烯逸出,继续加热至110℃左右回流3h,再减压蒸馏回收冰醋酸约30% 。然后冷却至40℃以下,缓缓加入铬酸与等量水的混合液,使温度保持在65-70℃,加毕,在70-80保温1h而生成甲萘醌 。最佳化后的工艺最佳化维生素K3的生产工艺 。可通过比较反应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化的反应条件 。实验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2-甲基-1,4-荼醌(2-MNQ)与NaHSO3的物质的量比为1:1.5;m(2-MNQ):V水/(g/ml)=1.5;m(2-MNQ):V乙醇/(g/ml)=4.0;反应温度为52~55℃;反应时间为1h),维生素K3的收率稳定在75%以上 。结论:本研究为维生素K3生产工艺的最佳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知识拓展维生素P(生物类黄酮)功能: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坏,增强维生素功效;增加毛细血管壁强度,防止瘀伤 。有助于牙龈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因内耳疾病引起的浮肿或头晕的治疗等 。缺乏症:与维生素C缺乏症类似 。主要食物来源:橙、柠檬、杏、樱桃、玫瑰果实以及荞麦粉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力,预防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乾眼病 。维生素D:调节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进吸收利用,促进骨骼成长 。维生素E: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谢;维持中枢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完整 。维生素K:止血 。它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还能促使肝脏製造凝血酶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