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


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

文章插图
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是2006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素荣 。本书的创新主要在于,数学公式在教育信息化测度中的套用、教育信息化的保障体系 。
基本介绍书名: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
作者:王素荣
ISBN:9787802302389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基本信息出版时间: 2006-07-01版 次: 1页 数: 302装 帧: 平装开 本: 32开所属分类: 图书>教育与考试>教育理论内容简介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方法,共分为教育信息化概述、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方式、教育信息化测度理论、教育信息化保障体系、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等七章 。图书目录前言1 教育信息化概述1.1 信息化概述1.2 教育信息化概念及内涵1.2.1 教育信息化概念1.2.2 教育信息化内涵1.3 教育信息化的特点1.4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历史、现状和趋势1.5 国外教育信息化的历史、现状和趋势1.6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2 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方法2.1 信息素质定义2.2 信息素质的获取2.2.1 学生信息素质的获取2.2.2 教师信息素质的获取2.3 建设校园网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方法2.3.1 校园“信息化”为提高学生信息素质提供良好的环境2.3.2 建设校园网是校园“信息化”的基础2.4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要求2.4.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性2.4.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2.4.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2.5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2.5.1 多媒体课件的定义2.5.2 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3 教育信息化测度理论3.1 社会信息化测度理论3.1.1 经典的测度理论3.1.2 发展的测度理论3.2 网路经济测度方法3.2.1 网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3.2.2 网路经济测度公式3.3 教育信息化测度的指标体系3.3.1 教育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3.3.2 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内容3.4 教育信息化测度的数学公式3.4.1 係数法3.4.2 结构法3.4.3 Accurate-Fuzzy评价方法4 教育信息化的保障体系4.1 内层执行保障4.1.1 人件——教师资源保障4.1.2 硬体设施保障4.1.3 软体资源和服务保障4.1.4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準4.2 外层动力保障4.2.1 教育信息网路安全保障4.2.2 投资保障4.2.3 体制保障5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5.1 信息与信息资源5.1.1 信息资源的内涵5.1.2 信息资源的特徵5.1.3 信息资源建设5.2 信息资源与知识经济5.2.1 知识资源是广义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5.2.2 信息资源与知识经济5.2.3 教育、知识、人力资本与经济成长相关的数学模型5.3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实现的保证5.3.1 信息和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5.3.2 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理念5.3.3 网路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的主要方法6 教育信息系统建设6.1 信息系统6.1.1 系统的概念与特徵6.1.2 信息系统及其发展6.1.3 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6.2 信息系统建设6.2.1 国际上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6.2.2 我国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6.2.3 信息系统建设的机制问题6.3 教育信息系统建设6.3.1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6.3.2 社会知识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信息化6.3.3 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7 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策略7.1 信息化发展战略7.1.1 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7.1.2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形势7.1.3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7.2 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7.2.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及发展目标7.2.2 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7.3 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7.3.1 “十五”期间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7.3.2 教育信息化投入大幅增长7.3.3 湖北省打造教育现代化的基础网路平台7.3.4 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