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巨甸镇后箐村 后箐村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巨甸镇后箐村 后箐村

文章插图
后箐村(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巨甸镇后箐村)【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巨甸镇后箐村 后箐村】后箐村 , 村庄名称 , 以此命名的村子有: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巨甸镇后箐村、云南省富民县散旦乡甸头村委会后箐村、云南省云县后箐彝族乡后箐村、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华镇兴龙村委会后箐村、云南省大理市双廊镇伙山村委会后箐村、云南省元谋县羊街镇羊街村委会后箐村等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后箐村
行政区类别:行政村
所属地区: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面积:58.747平方公里
人口:1646人
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3℃ , 年降水量860毫米
村情概况该村隶属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巨甸镇 , 地处巨甸镇西南边 , 东邻武侯村 , 南邻金庄 , 西邻鲁甸乡 , 北邻古渡村 , 到镇道路为土路 , 交通不方便 。据有关资料显示 , 该村距巨甸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 , 距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县城138公里 。该村辖叶枝古、落马花、各增达等8个村民小组 , 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12人 。全村国土面积58.747平方公里 , 海拔1900米 , 年平均气温13℃ , 年降水量860毫米 , 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烤菸等农作物 。该村不属于贫困村 , 农民收入来源以种植烤菸、芸豆为主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 , 该村已通水 , 通电 , 通路 , 无路灯 。全村有319户通自来水 , 有5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有319户通电 , 有129户通电视(均使用卫星地面接收器) , 拥有电视机农户129户 , 分别占农户总数的84.39%、34.14%和34.13%;拥有行动电话的农户数106户 , 占总数的28.04% 。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巨甸镇后箐村 后箐村

文章插图
云南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巨甸镇后箐村进村道路该村到巨甸镇道路为土路 , 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 , 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 。据有关资料显示 , 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18公里 , 无集贸市场 。全村共拥有汽车17辆 , 拖拉机33辆 , 机车1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991.0亩 , 有效灌溉率为71.64% ,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991亩 , 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1亩 。到2006年底 , 全村有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 , 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 , 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 , 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 , 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均为行动电话) , 无自然村通路灯 , 有1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 。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 , 有29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还有88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自然资源资料显示 ,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2779亩(其中:水田188亩 , 旱地2591亩) , 人均耕地1.67亩 ,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烤菸等作物;拥有林地71671.5亩 , 其中经济林果地1981亩 , 人均经济林果地1.204亩 , 主要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918.3亩;草地4980亩;荒山、荒地3583.58亩 , 其他面积4188.13亩 。人口卫生资料显示 , 该村有农户378户 , 共有乡村人口1646人 , 其中男性886人 , 女性760人 。其中农业人口1646人 , 劳动力1043人 。该村以纳西族、彝族为主 , 是纳西族、彝族的混居地 , 其中纳西族1250人 , 彝族285人 , 其他民族111人 。到2006年底 , 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609人 , 参合率97.75%;享受低保137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巨甸镇卫生院 , 卫生所面积为35平方米 , 有乡村医生1人 , 该村距离巨甸镇卫生院18公里 。该村无公厕 , 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 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 人畜混居的农户378户 , 占农户总数的100% 。村务公开该村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 , 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 , 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 定期开展村务公开 , 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各类补贴和各类补助收入 , 主要以贴上公告、黑板报、会议的方式公开财务 。到2006年底 , 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契约378份 , 承包面积2779亩 , 其中土地流转面积246亩 , 一事一议筹劳340个(劳均0.33个) , 集体总收入12.7万元 。基层组织据有显示 ,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 , 下设3个党小组 , 共有党员37人 , 少数民族党员37人 , 其中男党员32人、女党员5人 。2001年 , 该村党支部被评为巨甸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村委会由村主任兼村支书、副主任、副书记组成 。该村建有团支部1个 , 共有团员22人 。文化教育据有关资料显示 , 该村建有国小2所(包含叶支古校点) , 校舍建筑面积2839平方米 , 拥有教师12人 , 在校学生205人 , 距离玉龙县五中18公里 , 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05人 , 其中小学生205人 , 中学生100人 。全村有业余文娱宣传队1个 。农村经济2006年 , 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333.90万元 , 其中:种植业收入238.20万元 , 占总收入的71.34%;畜牧业收入70.6万元 , 占总收入的21.14%(其中出栏肉猪840头 , 肉牛91头 , 肉羊132头 , 鸡1110只);林业收入1.90万元 , 占总收入的0.55%;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23.20万元 , 占总收入的6.67%;工资性收入13.80万元 , 占总收入的3.97% 。农民人均纯收入1396元 。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70万元 , 其中 , 常年外出务工人数71人(占劳动力的4.68%) , 在省内务工69人 , 到省外务工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