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性胸膜炎

小儿结核性胸膜炎【小儿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炎指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渗出性炎症 , 常伴有胸腔积液 。可为原发灶直接侵入或血行播散性结核引起 。积液少量至中等量 , 由于结核性胸膜炎渗液中的蛋白质较高 , 易引起胸膜粘连及肥厚 。
基本介绍英文名称:tuberculous pleuritis
就诊科室:儿科
常见病因:由结核菌感染引起
常见症状:发热 , 胸痛、疲乏、咳嗽和气促等
病因原发性结核病是结核桿菌首次侵入机体所引起的疾病 。结核桿菌有4型: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 。对人体有致病力为人型结核桿菌和牛型结核桿菌 。我国小儿结核病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引起 。结核桿菌的抵抗力较强 , 除有耐酸、耐硷、耐酒精的特性外 , 对于冷、热、乾燥、光线及化学物质等都有较强的耐受力 。湿热对结核菌的杀菌力较强 , 在65℃30分钟 , 70℃10分钟 , 80℃5分钟即可杀死 。乾热杀菌力较差 , 乾热100℃需20分钟以上才能杀死 , 因此乾热杀菌 , 温度需高、时间需长 。痰内的结核菌在直接太阳光下2小时内被杀死 , 而紫外线仅需10分钟 。相反在阴暗处可存活数月之久 。痰液内的结核菌如用5%的石炭酸(苯酚)或20%漂白粉液消毒 , 则需24小时方能生效 。临床表现渗出性胸膜炎多见于较大儿童 , 3岁以上占大多数 。多发生在原发感染头六个月内 。1.症状起病可急可缓 , 多较急 , 起病多有发热 , 开始高热 , 1~2周后渐退为低热 。同时患侧有胸痛、疲乏、咳嗽和气促等 。咳嗽时积液侧胸痛加剧 , 如针刺样 。待积液增多后胸痛即可减轻或消失 。呼吸困难和发憋的有无与积液的多少有关 , 大量积液时可有呼吸困难、胸闷 。2.体徵积液少时可无明显体徵 。早期纤维素渗出阶段可有胸膜摩擦音 。积液较多时 , 患侧胸廓饱满 , 肋间隙消失 , 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语颤减低 , 叩诊浊音 , 听诊呼吸音明显低于健侧 , 偶可闻少许水泡音 。大量积液时气管移向健侧 。慢性期广泛胸膜增厚、粘连、包裹 , 可出现病侧胸廓凹陷、呼吸运动及呼吸音减弱 。3.查体可见患侧胸廓较健侧膨隆 , 肋间隙变宽或较饱满 。病例胸廓呼吸动度减弱 , 叩诊浊或实音 , 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 当渗出液刚出现或消退时可听到胸膜摩擦音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 , 结核性胸膜炎一般可确诊 。临床表现主要为中度发热、初起胸痛以后减轻、呼吸困难 。体格检查、X线检查及超音波检查可作出胸液的诊断 。诊断性胸腔穿刺、胸液的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和细菌培养等为诊断的必要措施 , 这些措施可对75%的胸液病因作出诊断 。检查结核性胸膜炎初期 , 血中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或正常 , 中性粒细胞占优势 , 尔后白细胞计数正常 , 并转为淋巴细胞为主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胸液外观多呈草黄色 , 透明或微浊 , 或呈毛玻璃状 。少数胸液可呈黄色、深黄色、浆液血性乃至血性 。比重1.018以上 , Rivalta试验阳性 。pH7.00~7.30 。有核细胞数(0.1~2.0)×10/L , 急性期以中性粒细胞占优势 , 而后以淋巴细胞占优势 。蛋白定量30g/L以上 , 如大于50g/L , 更支持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 。葡萄糖含量<3.4mmol/L , 乳酸脱氢酶(LDH)>200U/L , 腺苷脱氨酶(ADA)>45U/L , 干扰素-γ>3.7μ/ml 。癌胚抗原(CEA)<20μg/L , 流式细胞术细胞呈多倍体 。目前有报导测定胸腔积液的结核性抗原和抗体 , 虽然结核性胸膜炎者其胸腔积液的浓度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者 , 但特异性不高 , 限制其临床套用 。胸腔积液的结核桿菌阳性率低于25% , 如採用胸腔积液离心沉澱后涂片、胸腔积液或胸膜组织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 可以提高阳性率 。胸腔积液间皮细胞计数<5% 。1.胸膜活检针刺胸膜活检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手段 。活检的胸膜组织除了可行病理检查外 , 还可行结核菌的培养 。如壁层胸膜肉芽肿改变提示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 , 虽然其他的疾病如真菌性疾病、结节病、土拉菌病和风湿性胸膜炎均可有肉芽肿病变 , 但95%以上的胸膜肉芽肿病变繫结核性胸膜炎 。如胸膜活检未能发现肉芽肿病变 , 活检标本应该做抗酸染色 , 因为偶然在标本中可发现结核桿菌 。第1次胸膜活检可发现60%的结核肉芽肿改变 , 活检3次则为80%左右 。如活检标本培养加上显微镜检查 , 结核的诊断阳性率为90% 。也可用胸腔镜行直视下胸膜活检 , 阳性率更高 。2.X线检查胸腔积液在300ml以下时 , 后前位X线胸片可能无阳性发现 。少量积液时肋膈角变钝 , 积液量多在500ml以上 , 仰卧位透视观察 , 由于积聚于胸腔下部的液体散开 , 复见锐利的肋膈角 。也可患侧卧位摄片 , 可见肺外侧密度增高的条状影 。中等量积液表现为胸腔下部均匀的密度增高阴影 , 膈影被遮盖 , 积液呈上缘外侧高 , 内侧低的弧形阴影 。大量胸腔积液时 , 肺野大部呈均匀浓密阴影 , 膈影被遮盖 , 纵隔向健侧移位 。3.超音波检查超声探测胸腔积液的灵敏度高 , 定位準确 , 可估计胸腔积液的深度和积液量 , 提示穿刺部位 。亦可和胸膜增厚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不典型的结核性胸膜炎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细菌性肺炎合併脓胸患儿年龄较小 , 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 。而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5岁以上的少年儿童 。肺部体徵及X线检查 , 胸腔穿刺液检查可助鉴别 。2.病毒性肺炎合併胸腔积液多见于婴幼儿 , 临床表现较重 , 咳嗽、喘憋明显 , 严重者合併心衰竭 。3.风湿性胸膜炎多见于年长儿 , 且发生在风湿热极期 。血沉往往较高 。4.恶性肿瘤合併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多为漏出液或为血性 , 抽出积液后胸腔积液增长较快 。胸腔积液病理检查找到肿瘤细胞的阳性率较高 , 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5.支原体肺炎合併胸膜炎近年也不少见 , 如及时作冷凝集试验及支原体抗体测定可鉴别 。併发症可形成叶间胸膜炎、纵隔胸膜炎 , 包裹性积液和肺底积液等 。治疗首选链霉素及异烟肼治疗 , 2~3个月后停用链霉素 , 异烟肼持续至1年 。按肺结核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套用可减轻中毒症状 , 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 , 防止或减少胸膜粘连肥厚 。可用泼尼松(强的松) , 待临床症状好转 , 体温下降 , 胸腔积液减少或吸收 , 一般2~3周后开始递减 , 疗程以4~6周为宜 。如在减量过程中或停激素后 , 胸腔积液增多同时又伴有发热等症状 , 可将激素加回到反跳前的剂量 , 1~2周后再逐渐递减 。2.胸腔穿刺治疗病初 , 应作诊断性胸腔穿刺 , 作胸腔积液常规及细菌学检查 。在套用抗结核药物加激素后 , 一般不需反覆胸腔穿刺抽液 。但胸腔积液量较大 , 出现呼吸困难时 , 可作胸腔穿刺减压治疗 , 如胸膜炎转为结核性脓胸 , 宜反覆抽脓并以1%碳酸氢钠液沖洗后注入异烟肼0.1g 。3.外科治疗经过内科治疗 , 临床症状消失 , 胸膜明显增厚 , 影响病儿的发育及呼吸功能 , 宜作胸膜剥脱术 。此外包裹性结核性脓胸 , 内科治疗疗效不佳 , 及早手术治疗 。预后及时正确治疗愈后多良好 , 如病程迁延常至胸膜粘连、包裹 , 造成营养不良等 , 影响愈后 。预防1.控制传染源 , 减少传染机会结核菌涂片阳性患者是小儿结核主要传染源 , 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患者 , 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根本措施 。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 , 其家庭成员应作详细检查(摄胸片、PPD等) 。对国小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 , 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 , 能有效地减少小儿感染结核的机会 。2.普及卡介苗接种实践证明 ,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3.预防性化疗主要用于下列对象:①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素试验阳性者 。②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多系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 。③结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 。④结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者 。⑤结素试验阳性小儿需较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