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通航

苏伊士运河通航苏伊士运河通航,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的东北部,联接地中海和红海,是从大西洋、地中海到红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 。1859年4月开始开凿,1859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 。全长172.5公里,河面宽180—200米,有效深度11.5米,可航行6.5万吨级油轮 。运河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从欧洲到印度洋、太平洋西岸各国的航程 。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千至8千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千至1万公里;对黑海沿岸各国来说,则足足缩短了1.2万公里 。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垄断了运河公司96%的股份 。从1882开始,英国还在运河区建立了庞大的军事基地,驻扎军达10万人 。此后,埃及经过艰苦斗争,于1954年10月迫使英国同意在1956年6月13日前撤出全部占领军 。1956年7月26日,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并引起了英、法、以的武装干涉 。1967年“六·五战争”中,以色列在西方国家支持下一度侵占了运河东岸的西奈半岛等地,在此情况下,埃及决定停止运河航运 。在1973年10月4日的战争中,埃及收复了东岸的部分领土 。1975年6月5日,关闭8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并开了扩建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