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豹


远东豹

文章插图
远东豹远东豹(学名: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是豹的一个亚种,是北方寒带地区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大型猫科动物,头小尾长,四肢短健;毛被黄色,满布黑色环斑;头部的斑点小而密,背部的斑点密而较大,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 。前足5趾,后足4趾,爪灰白色,能伸缩 。
【远东豹】生活于森林、灌丛、湿地、荒漠等环境,其巢穴多筑于浓密树丛、灌丛或岩洞中 。营独居生活,常夜间活动,白天在树上或岩洞休息 。捕食各种有蹄类动物,也捕食猴、兔、鼠类、鸟类和鱼类,秋季也採食甜味的浆果 。食物缺乏时,也于夜晚潜入村屯盗食家禽家畜 。曾经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森林中 。已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受到俄罗斯、朝鲜和中国政府的严格保护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远东豹
拉丁学名: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
别称:东北豹、满洲豹、阿穆尔豹、金钱豹
界:动物界
门:索脊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食肉目
科:猫科
亚科:豹亚科
属:豹属
种:豹
亚种:远东豹
命名者及年代:Schlegel, 1857
英文名称:Amur Leopard
形态特徵远东豹体长0.8-1.4米,尾长1米左右,体重60-100公斤,最大个体130公斤,雄性比雌性略大,毛色较浅,春夏季节漂亮的金黄色体毛长约2.5厘米,冬季长出7厘米长的淡灰色长毛御寒 。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 。视、听、嗅觉均很发达 。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 。皮毛柔软,常具显着花纹 。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 。尾发达 。头小而圆,耳短,耳背黑色,耳尖黄色,基部也是黄色,并具有稀疏的小黑点 。虹膜为黄色,在强光照射下瞳孔收缩为圆形,在黑夜则发出闪耀的磷光 。犬齿髮达,舌头的表面长着许多角质化的倒生小刺 。嘴的侧上方各有5排斜形的鬍鬚 。额部、眼睛之间和下方以及颊部都布满了黑色的小斑点 。身体的毛色鲜艳,体背为杏黄色,颈下、胸、腹和四肢内侧为白色,耳背黑色,有一块显着的白斑,尾尖黑色,全身都布满了黑色的斑点,头部的斑点小而密,背部的斑点密而较大 。栖息环境远东豹栖息于寒温带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地区,从平原到海拔3600米的高山都有分布 。它的巢穴比较固定,多筑于浓密树丛、灌丛或岩洞中 。生活习性营独居生活,常夜间活动,在食物丰富的地方,活动範围较固定;食物缺乏时,则游蕩数十公里觅食 。雄性的领域比雌性者大 。白天潜伏在巢穴或树丛中睡觉 。阳光透过森林,洒在它布满花斑的皮毛上,即使在几米之外,也难以发现它的存在 。傍晚出来游窜觅食,直到天明才休息 。领地意识强,但几只豹的领地有可能相互重叠 。远东豹的感官发达,动作敏捷,善于爬树,但不喜欢游泳 。性情异常兇猛,犬齿大而锋利,裂齿也特别发达,有利于擒获和撕扯猎物 。捕食梅花鹿、麝、狍子、驯鹿、野猪、兔子等食草动物,身体强健,可以越过6米宽的沟渠、跳上3米高的峭壁 。有时也吃鱼、鸟类,以及袭击家禽、家畜等 。捕猎时有两种主要的进攻方式,一种是隐蔽在树上,这样可以居高临下发现猎物,同时气味也会随风飘散,不易被猎物发现,但需要等待猎物从树下经过;另一种是偷袭,先潜行接近猎物,然后突然跃出,将其捕获 。当时吃不完的猎物则悬挂在高高的树枝上,这样既不易腐烂,又不易被别的动物吃掉,等食物馈乏时,再回来慢慢吃掉 。它的力量大得惊人,可以将一只比其自身重一半的猎物抓到树上去 。找不到食物时,也可以忍受数天的饥饿 。繁殖方式远东豹每年1-2月交配繁殖,母豹的妊娠期95-105天,每胎2-3仔,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多达6仔,哺乳期4-6个月,小家伙跟随母亲生活1年后独立,3-4岁性成熟,寿命15-20年 。分布範围截至2012年4月,仅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的吉林和黑龙江两省部分地区以及朝鲜北部的部分地区 。曾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 。现仅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的吉林和黑龙江两省部分地区以及朝鲜北部的部分地区 。种群现状数量中国和俄罗斯野生生物专家宣布,远东豹在世界上的野生数量分布已仅剩40只左右,濒临灭绝 。至1980年前,仅吉林省境内就有近50只远东豹活动 。中俄专家认为,在一些传统栖息地远东豹已经基本绝迹 。更糟糕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範围的日益扩大,现存的远东豹已被分割在数个“孤岛”上,相互间的通婚交配受到限制,因此,它们繁衍生息所必需的野生种群也已非常稀少 。栖息地的破坏、偷猎、以及大量捕杀食草动物威胁了野生远东豹的生存,1970-1983年间,有大量远东豹被捕杀 。俄罗斯远东地区(1998年估计)有40只野生远东豹,朝鲜(1998年估计)有大约10头野生远东豹保留在森林里,中国野生远东豹的数量估计为10到15只,韩国的最后一头野生远东豹在1969 年被射杀了 。1999年统计,有223只远东豹被饲养在71个动物园,其中有95头在北美洲的动物园 。中国约有10只左右,在俄罗斯大概有30多只 。2013年,在中国吉林兰家林场曾拍摄到1只东北豹带着2只6个月大的幼豹影像 。2015年12月9日,远红外相机在兰家林场捕捉到豹家族活动的画面,成年雌豹带一只1岁左右的小豹,小豹为雄性 。2016年7月29日的视频拍摄地点和2013年发现一豹带两崽的家族地点,距离有10公里左右,距俄罗斯有40公里左右 。汪清自然保护区保护处处长王福有说:“经与2013年的豹家族比对,不是同一只母豹,是新的个体和新的家族 。时隔两年再次拍摄到豹家族活动,足以证明汪清已经是东北豹真正的栖息地 。”央广网哈尔滨7月1日讯息(采访人员迟嵩)近日,《中国东北豹种群和栖息地研究》由中国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是基于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近15年的东北豹、东北虎及猎物分布信息资料库出版的研究报告,由东北林业大学马建章院士主审、姜广顺教授等着作 。恢复东北豹是全球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其种群一直未超过100只,仅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其濒危状况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 。该报告基于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的近15年的东北豹、东北虎及猎物分布信息资料库,并收集了大量的栖息地数据,建立物种分布预测模型,发现中国东北地区拥有4.8万平方公里的东北豹当前栖息地,是俄罗斯当前栖息地面积5200平方公里的9倍,且通过评估识别出2.1万km2的东北豹适宜栖息地斑块,这些适宜栖息地斑块约能承载195只东北豹个体的生存和分布,并发现东北豹种群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到猎物种群分布的驱动,而对东北虎分布存在竞争,且现有最大栖息地斑块与俄罗斯东北豹现有栖息地相连线,表明全球极度濒危的东北豹种群恢复的希望在中国,迫切需要开展保护行动计画的有效实施和国际联合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保护级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注:远东豹图册网址